從周水機場下飛機後,我們壹行28人當晚住進了大連市郊山坡上的“百度賓館”,這裏很是僻靜,沒有都市的喧囂,幾幢遙遙相望的高大建築燈火闌珊,只有極少的窗戶透射出朦朧的燈光,給夜色增添了壹份靜謐和閑適。想到壹年前到張家界武陵源度假村的“遭遇”,我和同伴反復傳喚服務員來看房間,對於壹丁點兒的破損都不放過。好在這位中年婦女態度總是那麽耐心和溫和:“妳們就不要聽信導遊的告誡了,放心的睡吧,大連不會難為賓客的。”
從賓館出來已經是晚上10點30多分,我們沿“山”而下,路燈迷離中,壹株株丁香樹花朵怒放,或紅,或白,或紫......在夜色中吐放馨香,隨著海風拂拂吹來,沁人心脾。這裏的綠化很舍的土地,也很節約土地,壹句話,就是很會利用土地,街道兩邊的壹坡壹坎都整修成皮帶田,壹層層的,植滿了刺柏和油松,壹排排的。環繞松柏、面向街道的,有丁香樹,有榕樹,有芙蓉樹,有銀杏樹,有梧桐樹......或高或低,或綠或紅,或濃或淡,或百花齊放或綠葉掩映,或花香襲人或暗香浮動......樹與燈光交相輝映,幻化成美麗的城市夜景,凝練著、表現著大連的“內涵”。
夜深了,馬路上行人寥寥,只有的哥駕車呼嘯著穿梭著,全然沒有望峰息心的疲勞。經過白日的喧囂,馬路上仍然沒有壹絲絲的塵埃。微雨淅瀝後,倒是濕漉漉的,空氣中充滿了花朵馥郁的幽香。街道整潔,建築別致,綠草如茵,氛圍寧靜。行走在大連的街道上,壹種清新的感覺油然而生。
倘若這種感覺只是在“百度賓館”的周圍這壹帶,在夜深人靜、在飄著零星小雨的這壹刻,那倒也罷了,在大連,這種環境無處不在,大連的“素質”就是這樣,體現在對每壹個細節的用心上。在接下來的三天裏,我們乘車遊覽濱海路、五彩城,漫步星海公園、星海灣廣場、俄羅斯風情街,參觀世紀腳印、百年城雕、群虎雕塑,領略金石灘、狩獵場,感受大連獨有的廣場文化中山音樂廣場,體會西部高爾夫球場。我曾經留意過城郊和小巷,留意過正在改造的環境和設施,耳聞目睹到的同樣是清潔寧靜,壹點兒不像有的城市那樣,顯眼的地方維護得幹凈美觀,可謂綠化、凈化、美化、硬化、亮化,以便供人參觀“欣賞”,至於僻靜的地方,就不是這麽回事了。記得2005年5月縣工會組織我們赴蘇杭旅遊的那次,從西安坐上火車壹路東進南下,沿途所見城市的“背景”,不是蚊蠅叮咬的成堆垃圾,就是蕩不起壹絲漣漪的臭水塘子。當時我在想,城市建設帶給郊區和周邊的,什麽時候能夠是壹片山清水秀的景象,象江南的洞庭湖壹帶,什麽時候能夠恢復到範仲淹筆下“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壯觀。這次在大連的城市背面,我看到了希望!
大連的綠地沒有人踩,大連的鴿子沒有人捉。大連的公交車,多數擦得幹幹凈凈,不像有的城市那樣,總是臟兮兮的,像壹頭頭灰駱駝穿過城市的大街。大連的公***設施,包括電話亭、垃圾箱、宣傳牌,總是嶄新的,足見大連人對公***設施的保護。在大連星海灣廣場到處都有方便遊客的“飲食儲存窗”,隔著玻璃,便可以看到方便面、冷飲什麽的,遊客只需要投幣便會立等可取。在壹面面“窗”前,我在想,這要是放在我所身處的小縣城,命運會怎樣呢?我很清楚:不是被剜了眼睛,就是被割了鼻子。記得2006年吧,為辦好第二個“中國-.環縣道情皮影藝術節”,城建局購置了壹批綠色環保的垃圾桶,安放在街道兩側,到了第二天,不想這批垃圾桶幾乎個個或缺了鼻子或短了眼睛,幾天後,連著身子骨兒都被“銷售”給了幾家收廢站。此後,我電話告訴了朋友這件事,遠在蘭州的朋友“彼此彼此”地笑了壹場。即使到了今天,我們還能隨處看到濱河路邊的霓虹燈被敲碎了防護罩,被抽調了管線,被扭曲了身架......總之被逐個肢解;河邊堅實的石欄上,更是被點註滿了庸俗下流的蜚語流言。可見人們的文明程度還是很低。這與大連比較何其迥異乃爾!
大連街頭的綠草地很多,壹塊壹塊的,如同壹條條絨毯鋪在四處,用綠色浸染著這座鋼鐵建築的城市。大連人熱愛綠色,把對綠色的愛心傳遞給小孩。那天我們在虎雕廣場參觀群虎雕塑,由於拍照的需要,自己踩進了草地的壹點邊兒,被壹位小女孩發現了,她悄悄走過來,用小手輕輕地拉了拉我的褲子,用眼睛告訴我,腳下留“青”,這綠色是不能踩的。小女孩的行為令我感動。我頓時浮想聯翩,這場景猶如壹幅小小的“公益廣告”或風情畫卷,美極了,好極了,讓我在心靈深處激起了壹種莫名的情感,揮之而不去。
(二)
從整整齊齊擺放在百度賓館客廳壹角的《大連晚報》上得知,山坡上的這條“勝利路”,是壹條上世紀九十年代鑿通山體建的公路。幾千米長的道路上,九十年代以來建了許多高樓。因為地角好,距大連最熱鬧的旅遊景點星海灣比較近。所以,這些高樓的建築風格都還算好。加上便捷的交通,從星海灣沿勝利路的公交車恐怕是最好的公交線路。因為是沿山而開的道路,橫道很少,公交車沿著山路迅捷而行,少有紅燈的阻礙,壹路風馳電掣,窗外風景如畫,乘坐這樣的公交車心情是不錯的。
從《大連晚報》上讀到這樣壹篇文章:《大連,處處留有名人的印記》,其中寫道高爾基路。這條街道我們坐旅遊車穿行過,導遊輕車熟路,喋喋不休地向我們介紹這條街道厚重的文化底蘊。這裏轉摘《大連》雜誌上的壹段文字:“這裏是國際建築風格和日式建築風格相結合的壹個特殊區域,是大連城市建設從東向西發展的重要見證。這是壹條獨特的街道,法國梧桐矗立在道路兩邊,極具古韻。這裏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紅色基地和民族精英聚居區。”據介紹,民族精英聚居區是指解放初期,很多高級幹部住在這裏。高爾基路上有許多日本建築,雖然壹幢幢不高大也不華麗,只是精致而優雅,大概因為這份精致和優雅,建房的人,住房的人,則常常是歷史上的名人。因為大連的特殊環境,許多軍閥,清朝遺老遺少,都曾在大連有私宅。
大連是壹個殖民文化的城市,大連的建築受俄羅斯和日本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俄羅斯風格的,現在這些建築已經多數無處可尋了,只有高爾基路兩側還有壹些日本風格的小樓。從壹本刊物翻閱到郭沫若先生的日本妻子安娜和他的兒子及孫子的資料。人們都知道郭沫若有壹個日本妻子,卻不知道,這個日本女人安娜,據說新中國成立前夕,她沖破重重阻力來到中國尋夫,可惜郭另有妻室,於是她留在了大連,留在了高爾基路的這幢日本小樓裏。她在這幢樓裏生活了45年,和她生活在壹起的是她的兒子郭和夫。據有關資料記載,那時候,民間的流行版本是安娜和兒子住在大連,郭的兒子並不認父親郭沫若。說有壹次,郭到大連視察,當到他兒子所在工作單位視察的時候,領導故意將郭領到他兒子工作的房間,郭和夫卻不和父親說壹句話。“當然,這都是道聽途說,並沒有證據。”這位作者前面用“民間流行的版本”,後面又如此強調,顯然是為了避嫌起見。
資料介紹,郭和夫曾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壹直與母親安娜生活在壹起,並且也娶了壹位日本妻子上田喜代子。平靜的生活在1994年發生了變化,1994年8月15日安娜去世,享年101歲。這是壹個心態安祥、有大智慧的女人。她跨海過洋地來尋夫,卻被冷漠在遠離北京的大連,但她仍然堅強地撫養兒子,把兒子培養成科研人才,並安享晚年。但是,她的離去,對兒子卻是巨大的打擊。漫漫歲月中,他已經習慣母親的存在,母親是郭和夫的靈魂,母親走了,他的靈魂也與之飛去。相隔不到壹個月,1994年9月13日,78歲的郭和夫追隨母親而去,只留下夫人上田喜代子壹人獨守空房。
在這之前,他們的兒子郭昂已經移居日本。年邁的郭夫人只好去日本與兒子壹同生活,郭昂也娶了壹位日本女醫生做妻子。郭家三代人的妻子都是日本女人,這大概是郭沫若所沒有想到的。他們住了近半個世紀的家從此人去樓空。
這幢樓永遠是靜悄悄的。這次第壹次來大連經過高爾基路,徐導就告訴我們,它不像有的樓房因無人居住而破敗雕零,或成為收購廢品的所在。徐導邊介紹邊指給我們看,但見幹凈、整齊、沈靜而氣度不凡,這是主人和樓房***同在歲月長河中沈澱的獨特氣質。
歷史就這樣刁鉆古怪,恍惚間,好像曾經的人還住在裏面。當然,壹切都不存在了,壹切卻依然存在。歲月是有痕跡的,看到它,人們自然會想起郭沫若。且不論學術界人們對他有多少議論,他的壹個兒子曾經在文革中被槍斃,而與日本妻子生的兒子卻與他老死不相往來。作為壹個父親,他的心壹定是蒼涼的。
坐旅遊車穿過高爾基路,還可以看到小樓前的梧桐樹。幾乎每棵梧桐樹都要兩人合抱才能抱的過來。導遊說,這些梧桐樹的年齡都在百年左右。現在是5月中旬,道路兩旁蓬蓬勃勃的梧桐樹葉在道路中間會合,樹葉、樹枝交叉,將壹條幾千米的大道遮得嚴嚴實實。從樹葉間撒下的太陽光輝變得溫柔而細膩。無論驕陽似火,還是酷暑炎炎,高爾基路的梧桐樹下永遠是涼風習習。導遊告訴我們,梧桐樹葉綠的時間特別長,即使立冬後,更多的依然是滿樹的葉子,展示著冬日裏樹與葉***存的風采。
(三)
藍色的天空和寬闊的大海,讓人對大連無限眷念和感懷。在大連海邊,我撿了47塊彩色河卵石,算是對自己47歲生日的壹個紀念。我曾在自己的QQ留言中寫道:“讓我們看看大海。”“看看大海”,最早是我從壹幅書法作品上看到的四個字,富於哲理,像壹壇陳年老酒壹樣飽蘊張力,意味深長。2009年國慶前夕,當我們壹行來到北戴河海邊時,我的心願算是了了。這次在大連海邊,看天天藍,望水水清。坐在海邊,海風吹來,整個的壹個我都要被海風吹化成海水了。遙想1984年秋天我被分配到山後壹所初中教學,走進深山,心想大海。大海在我心裏是壹個寬闊的世界,代表著壹種境界和胸懷。此後多年來,每遇挫折,我都想到大海邊_望。我深信,大海能帶給我們勇氣,能撫慰我們在喧囂塵寰中疲憊消沈的心靈,能蕩滌我們飽經世俗蒙塵落垢的心境。
我們來到壹塊凸向大海的巨巖上遼望,但見海鷗翺翔,時而掠過水面;而腳下,浪花激蕩,浪聲滔滔。頓時想起曹操的詩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聳峙。”大海,不僅能凈化心空,也能帶給我們大氣魄,大胸懷,只有妳親臨海邊,站在礁石上,妳才能有迎擊海浪沖擊的體會。
此後有兩個晚上,大家三、五壹簇地去海邊聽浪,靜靜地坐在礁石上聽:時而海浪拍岸,時而波濤撞擊,時而海風帶來海腥......凡塵中再多的追逐、計較、盤算、煩惱,在大海的浪聲中,可以被化解、消融、粉碎......
我們脫到鞋襪,挽起褲管,行走在海邊的沙灘上,任海浪舔舐腳板。大連的海邊,彩石光怪陸離,被海浪沖刷得光滑油亮。不少彩石的自然紋理與漢字筆畫偶合,如“豐”、“壽”、“年”、“大”等等,遊客撿此壹枚,福由石生,貴自石來,安從石出,寓意吉祥,富於紀念意義。導遊告訴我們,去年的時候,有壹對中年夫婦踏浪中發現了壹塊彩石。彩石雙手才能捧得起來,滾瓜溜圓,質地鮮亮,綠中透黃,紋理清晰。加之從紋理中分辨,似有“人壽豐安”四字,遂成無價之寶。後有遊客以1萬元的價格收存,也被婉言拒絕。聽了導遊的話,大家認真起來,但撿到的河卵彩石大都雞蛋般大小,從紋理上至大只能形容出壹個字來。看來寶物實在也是難得。
當晚躺在床上,我將白天撿到的彩石壹壹涼在床上和同伴鑒定。有清澈溫潤的,宛如少女肌膚;有借光泛藍的,像似藍天裁就;有血色浸染的,應該叫雞血石吧;有綠紅相間的,泛出波浪壹般的紋理;有圓中見方的,可以刻制印章......壹枚枚彩石,無不透射出大連海水的氣質:幹凈、清澈、幽藍、包容......我還算認真,重騰騰的河卵彩石用銅版紙裹成兩包,放在旅遊包裏,壹路盡管上上下下,顛顛簸簸,也還是不離不棄地帶回家來。這也是我對大海和大連最好的眷念。
已故作家三毛在自己作品中常常提到海邊淘石的情形。三毛到海邊撿取模樣合意的壹籃子石頭,回家補上顏料和線條,壹個個不會說話的石頭剎那間神情活現,或笑或泣,或坐活立,有憨乎乎的,有傻兮兮的,有的安靜可笑,有的調皮搗蛋......完成這些藝術作品,三毛最初得意洋洋,親朋好友也以能得到三毛的“作品”引以為豪,或伸手討要,或偷偷摸摸。可是有壹天三毛發現,原來有靈氣的河卵石都成了呆子,於是她將撿到的石頭壹古腦兒放回了海裏。
現在我讀懂了“三毛撿石”的故事。就在我用壹盆清水滋潤著撿回來的河卵石後,我發現這些彩石並沒有撿拾時那麽漂亮和生動。我想,三毛應該是發現這每壹顆石子都是海的孩子才將石子放回大海的。孩子離開母親,石子離開大海,神情也會變得呆板,沒有靈氣。只有再度回到海中,接受海水的年復壹年、日復壹日的漫長洗禮,才真正算是完成了它們壹生的旅程。對照三毛,我將河卵石放在包裏帶到這缺水世界,看來是做下了錯事。我只能在心中說壹聲對不起了,不知大海可曾聽到否?!
大連的故事,讓我們浮想聯翩。
大連,留給我們太多的感動。
大連,有做不完的夢。
大連,永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