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之所以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我認為有壹大半都是吃出來的。老話又說“不幹不凈吃了沒病”,雖然有些想當然的意思,但也說明了壹個道理,農村小孩子比較“皮實”,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比較強。
但說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裏爬很少得病這壹說法,我是不贊成的。而且兩者也沒有必然的內外聯系,從“地上滾土裏爬”是推不出來和“很少得病”的。如果是壹個很臟的環境,別說在地上滾土裏爬了,從那裏走就有可能染病。比如農村小孩子吃了含有病菌的泥土,或者從菜園子裏吃了剛潑過糞便的蔬菜,極有可能會感染疾病。
只能對比說,農村小孩子得病的幾率要低於城裏小孩子罷了。我看過壹個說辭,農村小孩子的家長,很少有“給孩子消毒”的概念,但也會在小孩子瘋玩以後,給孩子洗臉洗手的,可是城裏的家長不壹樣,當小孩子在外面瘋玩以後,回來是要“消毒”的。當然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但消毒也有壹個弊端,殺死了病菌,同時也把有益菌給殺死了。
我倒是認為,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的加強,靠自身的適應和抵禦,遠遠比外界因素介入要好的多。“人自己適應環境,才能更頑強”。野外的的花草遠比溫室裏的花草活的更久,開的花也更鮮艷。同樣道理,人也是壹樣的。農村老俗話說“浩然正氣”,經常在外面地上滾土裏爬的農村小孩子,必然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醫很講究這個正氣邪氣之說的。
但千萬不要認為講衛生不好。只有講究衛生,人才能少生病, 健康 的活著。農村小孩子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強是不假,但病死率,致殘率也不少,是不能忽視的事實。有些時候,農村人也不過是“小病拖,大病扛,抗不過去見閻王”罷了。我有壹個親戚,有個女兒,小時候也是很可愛的,後來發燒,被當做壹般的毛病大人沒有過多在意,後來成為小兒麻痹癥,落下了病根,現在連走路和說話都不利索,看著心疼人。
因此,農村家長,壹定要消除小孩子皮實不得病的錯誤觀念。人吃五谷雜糧,怎麽不會生病。只不過“散養”的農村小孩子,很多小的疾病,被大人忽視了。
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裏爬,為什麽很少得病呢?
我們村裏有壹個村民,人家從小到大只去過兩次醫院,第壹次是不小心撞破了腦袋,到村裏小藥鋪包紮,第二次是被村裏壹個小夥子騎摩托車撞斷了腿,然後到縣城醫院治療。
這人是我們村裏的傻子,他從小到大都是土裏爬土裏滾,每天臟的不像樣子,甚至有時候還撿垃圾箱裏的東西吃,如今六十多歲了,除了瘦小,就連感冒都不會。
現在哪還有農村看孩子,讓孩子在地上滾土裏爬的啊,我們村裏大多數年輕人在城市買了樓房,城市上班,所以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奶奶需要到城市給他們看孩子。
不過要是論起來,當年那些土裏爬地上滾的孩子,和如今不讓沾地皮的孩子,這會兒的孩子體質真是太弱了,很多農村孩子過年回老家,壹不小心就能得瑟感冒了,嬌貴的很,真是成了溫室裏的花朵。
二十年前悠然看孩子,總是舍不得讓孩子下地玩,不準玩泥巴,不準抓沙子和石頭,各種保護,結果還不是三天兩頭跑衛生所打針啊,別人感冒,他就跟著感冒,別人不感冒,他也感冒,總之體質很是讓悠然上火。
和兒子同歲的小夥伴,鄰居有個叫冬的孩子,冬的爺爺奶奶種果園,父母上班,冬打小就在果園裏挖土,整天跟個知了猴似的臟兮兮,天熱時光脊梁,天冷時也不會穿很多衣服,真是舍著舍著就長大了,關鍵是人家孩子不生病啊,越是沒人管,越是土裏爬的孩子越是 健康 。
現在看孩子,即使農村有幾個小孩摘了奶以後被奶奶帶回老家,孩子每天上街也是在他們的小車裏推著走,幾乎是不下地玩的,想玩泥巴,村裏到處都是水泥地,也沒泥巴可玩啊,有些奶奶給孫子孫女準備些沙粒和石頭,都是提前用水洗過,然後放在幹凈的盆裏,孩子只能接觸到這樣的沙子。
其實就是土裏爬的孩子天天在室外玩耍,他們不喜歡待在家裏,室外空氣清新,玩耍時還能適應室外忽冷忽熱的溫度,無形中增強的抵抗能力,並不是因為不講衛生才不生病的。
建議看孩子的家長們,還是把孩子放到大自然中,讓孩子們每天呼吸新鮮空氣,別再養在家裏,溫室裏的花朵太嬌弱了。
記得小時候剛上學那會便和爺爺奶奶壹起在農村的老家生活,那個時候爺爺在家做豆腐特別的忙,奶奶不僅僅需要做家務而且手裏的農活也不能放下,所以我小時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壹個人摸爬滾打過來的。每天晚上放學回家的時候我很少會在家裏寫作業,很多時候都是幾個小夥伴壹起在別人家門前的稻草堆上趴著寫。
那個時候家裏沒有什麽玩具,爺爺奶奶每天晚上回來的也很晚,所以寫完作業後的第壹件事便是下河摸魚,其實那也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之壹了。由於我天生就比較頑皮,所以小時候隔三差五的不是這裏被瞌破了皮就是那裏被摔的青壹塊紫壹塊的,最關鍵的是如果晚上洗澡的時候被奶奶發現不僅僅得不到任何的安慰,而且還不可避免的會被狠狠地責罵壹頓。
從小在農村的土地上摸爬滾打的孩子,為什麽都很少得病?
壹、 農村的孩子從小就在地裏摸爬滾打,所以相對來說我們農村出生的孩子體質都比較的健壯。我小時候家裏的大人都非常的忙,所以根本就沒有時間在家裏帶小孩,而且那個時候農村也沒有什麽可以玩的東西。記得當時我最喜歡的事情便是下河摸魚或上山撿松果了,反正整天都不待在家裏,從村的東頭跑到西頭,再從村的西頭跑到東頭,對於我們小孩來說這壹天下來的運動量真的也不是很小。
二、 以前偶爾生病感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需要去醫院,每當感冒咳嗽的那幾天晚上奶奶都會在家裏熬壹大鍋艾水,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泡壹個多小時的腳。妳還別說這樣的方法確實挺管用,壹般三四天就可以見效屢試不爽。
三、 相對於城市的生態環境來說我們農村的生態環境要好的多。首先我們這裏不會有很多來來往往嘈雜的車聲而且很大的霧霾天氣幾乎是沒有。其次我們農村人壹般都很少出去買菜買米吃,平日裏我們吃的菜和米幾乎都是自己家裏種的,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汙染成分,吃起來都非常的放心。
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裏爬,為什麽很少得病呢?
二胎政策放開了以後,農村不少家庭也加入了“拼二胎”的隊伍中。孩子壹出生,那就牽動了壹家人的神經。在平時是捧在手裏怕摔著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可是再怎麽細心客戶,感冒生病也是無法避免的。而在過去的農村裏,孩子都基本是放養模式:父母每天是早出晚歸,天天要幹不少的農活,根本沒多少時間來細心照顧小孩子。更多的時候是讓孩子自己玩耍,所以那個時候的小孩子經常都是臟兮兮的。那為什麽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裏爬,但卻很少得病呢?
以前農村裏還有著“無傻不成村”的說法,意思是說每個村裏都會有壹個傻子。在農夫的村裏以前就有幾個傻子,他們整天樂呵呵的,壹年四季都是臟兮兮的。無論是在酷熱的夏天,還是在寒冷的冬天,基本都是那幾件衣服來回穿。並且還不註意衛生,經常在地上撿壹些東西吃,可是他們的身體卻出奇的好,比很多愛幹凈的小孩的身體更棒,基本上壹年都不會感冒生病。就算是生病了,要麽是拖幾天就好了,嚴重的也是吃點藥就差不多了,很少見到去輸液打針的,這是為什麽呢?
現在孩子壹出生,父母、老師就會三番五次的提醒他們要註意衛生:吃飯之前要洗手,不能吮吸手指,更不能去壹些臟的地方玩耍等等。可是在過去,由於孩子比較多,父母也比較忙,多數的家長也沒有這方面的意思,都是任由孩子玩耍,實在是臟了,也是給他們洗洗就差不多了。而且過去農村的環境也沒有今天好,出門就是土路,壹到下雨天到處就是泥巴。而小孩子有比較貪玩,經常在地上打滾、泥地裏玩泥巴,可即便是這樣,身體卻並不會因此而生病。其實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泥巴,雖然泥巴中下旬的,並且其中也有不少的細菌和病菌,但是小孩子在和泥巴玩耍的時候,也是在相互進行較量。在此過程中,孩子的抵抗力也就得到了提升,普通的病菌和細菌根本不在話下。而城裏人因為很少接觸到這些,抵抗力自然就要差壹些,稍有細菌侵襲就可能生病感冒。
另外,小孩子在地上玩耍,身體壹直在運動,這樣其實也是壹種鍛煉的方式。運動量大了,小孩子的食量也就大了,吃的東西也多了,所以身體也會更加 健康 。同時還有壹點,那就是農村的環境更好,空氣更加清新,也沒有受到汙染,而小孩子在玩耍中還會心情愉悅。老話說得好:笑壹笑十年少,心情好,情緒好了,那就不容易生病了。
農村有句俗語“不幹不凈,不得雜病”,用這句俗語來解釋“農村小孩臟兮兮,卻很少得病”這種現象,最恰當了。再舉個例子,溫室大棚與農村露地種植的蔬菜瓜果,無論從品質還是口感,同樣的品種農村露地種植的蔬菜瓜果明顯比大棚蔬菜更好吃,只是露地種植的蔬菜品相不好。農村小孩在地裏滾土裏爬,雖然身上臟兮兮的(看相差),但農村小孩的身體素質,抵抗力明顯比城裏孩子更好。
我是80後,從小生活在農村。小時候最喜歡玩的 遊戲 就是打四腳板、彈彈珠、跳太陽房,還喜歡在農村的稻草堆裏玩耍。每天都是臟兮兮的,經常被父母訓斥和打罵。那時身上的傷疤、爛瘡比較多,但是很少感冒發燒。壹年難得有壹兩次感冒,壹般的咳嗽只要不發燒,藥都不買挺幾天就痊愈了。那時的農村小孩,長期灰頭土臉,無形中大幅提高了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很少有小感冒,體質反而更好。
現在的農村小孩,飯前飯後洗手,身上也幹幹凈凈的,反而小感冒特別多。並不是說飯前飯後勤洗手不是好習慣,只是說“在溫室長大的花兒經不起風吹雨打”。現在的農村小孩抵抗力明顯更差,每年都有很多次感冒發燒。小孩在地上打滾土裏爬,泥土的確含有病菌,但這些病菌,小孩長期接觸,反而能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
“不幹不凈,不得雜病”特別適用於在農村生活長大的孩子。還有個比較鮮明的例子,乞丐天天臟兮兮,以剩菜剩飯為食,甚至在垃圾堆找食物。他們過著“三分暖七分飽”的生活,卻很少得病,身體的抵抗力明顯比常人更好。“不幹不凈,不得雜病”說的就是這個理,是農村老人的經驗總結。
農村小孩子在地裏滾土裏爬,為什麽很少得得病呢?
做為壹個農村80後的父親我覺得這就是我小時候和我的孩子們的真實寫照。
7080後的童年時光就是在地裏滾土裏爬的時候,不能說不得病只是很少得病。
我們家裏是三個兒子我是老大。在我的記憶中給我的感覺爸爸媽媽養育我們就是放養的模式。記得小時候只要不到吃飯的時候基本是沒有回過家,特別喜歡去北大坑裏挖膠泥打“哇兀”,這個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泥土 遊戲 ,既把膠泥用手和泥和的軟軟的,做成壹個四方形然後把中間挖成壹個圓的,但是不能挖透氣了。然後拿起來把挖好的那面用力摔到地上,由於它是空的所以摔的時候會很響!上面就會有壹個大窟窿,兩個比賽妳妳用妳的膠泥給他不他用他的給妳補,誰摔的窟窿越大誰就贏的多。這樣的 遊戲 能夠玩壹天都還樂此不疲!那時候真是“土孩子”! 再大壹點的話就得幫父母下地幹活了,比如說收麥子的時候拾麥穗,夏季莊稼的時候由於當時沒有除草劑,所以就得去玉米和花生地裏割草。在地裏幹活本身就是土地所以真是地上滾土地裏爬。 我的兩個孩子的出生以後基本上都趕上了我在家裏搞種地的年景。所以我也是經常帶孩子下地幹活,就是給他們在地裏的樹蔭下或者給他們拿壹個大的遮陽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