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先生通過《水滸傳》全書六百多場(次)飲酒,描寫相關的酒業狀況、歲時飲酒習俗、飲酒禮儀、宴飲時尚、飲酒器具、酒令、酒的種類品牌等等,通過這些環境、背景描寫,顯示了那個時代酒文化的特點,向讀者展現了壹幅豐富的宋代酒文化全卷。
壹、展現了繁榮昌盛的宋代酤酒業景象
1、酒業繁盛,酒店遍布。唐宋時期,從京城鬧市到山村僻壤,到處有酒店,人煙罕至之處,也不例外。
⑴、州府所在地大型酒店林立:大名府的“翠雲樓,樓上樓下,大小有百十個閣子。”閣子:即雅間。有上百個雅間的酒樓,放到現在,也是超大規模飯店了。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寫道“這快活林離東門,去有十四五裏田地,算來賣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出城到“市井”快活林,沿途尚且有這許多酒店,城裏可想而知。
⑵、縣城裏有規模不等的酒店酒樓:如寫陽谷縣,有武大郎叫鄆哥隨去的小酒店、紫石街轉角頭的酒店,何九叔家出門巷口酒店,獅子橋下的獅子樓酒店等,隨處可見。
⑶、村鎮酒店相當多:如魯智深到五臺山下壹個市井,約有五七百人家,酒店稠密,離鐵匠人家“行不到三二十步”,有壹家酒店;“行了幾步”,就又是壹家酒店;起身從這裏出來,連走了三五家酒店,都不肯賣給魯智深酒,“遠遠地杏花深處,市稍盡頭,壹家挑出了草帚兒來”,走到那裏看時,卻是個傍村小酒店。
⑷、極小的居民聚居地有酒店:“(林沖)又行了壹回,望見壹簇人家,林沖住腳看時,見籬笆中,挑著壹個草帚兒在露天裏。”
⑸、山野之中有酒店:武松“又行不得壹裏多路,來到壹處,不村不郭,卻早又望見壹個酒旗兒,高挑出在樹林裏。來到樹木叢中看時,卻是壹座賣村醪小酒店。”
“林沖踏著雪只顧走,看看天色冷得緊切,漸漸晚了,遠遠望見枕溪靠湖,壹個酒店,被雪漫漫地壓著。”
武松“上的壹條土岡,早望見前面有壹座高山,生的十分險峻。武行者下土岡子來,走得三五裏路,早見壹個酒店,門前壹道清溪,屋後都是顛石亂山。”
⑹、虎狼出沒的山野也有酒店:如景陽岡下不遠“有壹個酒店,挑著壹個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⑺、官道邊隔不遠就有酒店:書中多處提及。“出的孟州東門外來,行過得三五百步,只見官道旁邊,早望見壹座酒肆。”“又行不到壹二裏,路上又見個酒店。”
2、宋代酒店強調名牌的文化個性
給酒店酒樓冠以名號始盛自宋代。《水滸傳》中有名號的酒樓:獅子樓、鴛鴦樓、潯陽江樓、快活林酒店、琵琶亭、樊樓、翠雲樓等等。潯陽江酒樓“旁邊豎著壹根望桿,懸掛著壹個青布酒旆子,上寫道‘潯陽江正庫’。雕檐外壹面牌額,上有蘇東坡大書‘潯陽樓’三字。”
3、酒店註意宣傳廣告策劃:
大小酒店,以不同形式宣傳昭示,招徠顧客。
潯陽樓“門邊朱紅華表柱上,兩面白粉牌,各有五個大字,寫道:‘世間無比酒,天下有名樓’。”此酒樓請當時的文化大名人蘇東坡題寫牌匾,提高酒店的文化品位。
快活林酒店:“檐前立著望桿,上面掛著壹個酒望子,寫著四個大字道:‘河陽風月’。轉過來看時,門前壹帶綠油欄桿,插著兩把銷金旗,每把上五個金字,寫道:‘醉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二、描寫了服務完善的宋代酤酒業狀況
1、提供舒適宜人的飲酒場所及設施
⑴、為適應顧客需要,有檔次不同的酒樓酒店,各設有不同的飲酒場所,如“閣兒”(單間雅座),隱秘性飲宴有保證。
⑵、為顧客提供抒發感情的條件
酒店四壁白墻,酒店備有筆墨,食客可以自由題詩題字。在潯陽江樓,宋江“起身觀玩,見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題詠”,“乘著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便寫……”。
⑶、有不同檔次的各種酒類
書中寫到的壹般酒有:酒漿、素酒、葷酒、色酒,社酒、社醞、村酒、村醪、茅柴白酒、村醪水白酒、渾白酒、葷清白酒、白酒;高檔酒有:“藍橋風月”、“玉壺春”、“透瓶香(出門倒)”、老酒、青花瓷酒、瓊漿玉液、黃封禦酒、官酒、葡萄酒等。
⑷、飲酒設施齊備,酒具豪華
宋代豪門貴族和大型酒店的酒具講究奢華,金銀酒器較前代多,多用金銀制酒具,常以“兩”計算。
皇宮筵宴酒具豪奢:“筵開玳瑁,七寶器黃金嵌就;爐列麒麟,百和香龍腦修成。玻璃盞間琥珀鐘,瑪瑙杯騰珊瑚。赤瑛盤內,高堆麟脯鸞肝,紫玉碟中,……”
東京名妓李師師招待宋江等,“希奇按酒,甘美肴饌,盡用錠器,擺壹春臺。勸罷酒,叫奶子將小小金杯巡篩。”
書中提到的盛酒具有:酒海,銀酒海、酒缸、銀壺、酒葫蘆等。
飲酒器有:嵌寶金花鐘、玻璃盞、琥珀鐘、瑪瑙杯、珊瑚,黃金盞、臺盞、盞子、紫霞杯、金杯、酒杯、勸杯、賞鐘、椰瓢等。“勸杯”,敬酒用的杯子,較壹般飲酒杯大些;“勸盤”,敬酒、勸酒用的盤子;“賞鐘”,“知府看了大喜,叫取酒來,壹連賞了十大賞鐘。”
溫酒具有:“旋杓”,“鏇子”,“註子”等。
2、為顧客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務
⑴、服務人員態度熱情、服務周到。“酒保應了,下去取只碗來放在李逵面前,壹面篩酒,壹面鋪下肴饌……酒保斟酒,連篩了五七遍。”
⑵、顧客可以自帶食品,只買酒吃。李逵在市鎮上買了壹包棗糕。湯隆“跟了李逵,直到酒店裏來見公孫勝。……李逵取出棗糕,叫過賣將去整理。三個壹同飲了幾杯酒,吃了棗糕,算還了酒錢。”
⑶、顧客可以自帶原料,酒店代做;或客店兼賣酒肉糧米,客人可以自己動手。如楊雄、石秀、時遷投奔梁山路上,天晚時宿壹客店。店小二問是否吃飯,時遷道:“我們自理會。”然後自己做菜。
店主人道:“青花瓷酒和雞肉,都是那二郎家裏自將來的,只借我店裏坐地吃酒。”
宋江、張順等在琵琶亭酒館。張順拿的鮮活魚,“吩咐酒保,把壹尾魚做辣湯,用酒蒸壹尾,叫酒保切鲙。”
⑷、顧客喝剩下的酒,酒店代保管。如坐地吃酒,即把自己的酒食寄放在酒店裏,隨去隨取隨吃。武松在孟州殺了張都監等,奔青州去,路上壹座高山下,逢“門前壹道清溪,屋後都是顛石亂山”的酒店,孔明、孔亮便寄放了“青花瓷酒”和雞肉,請店家做好,然後來吃。
3、完善酒店功能和服務內容
⑴、歌舞助興
宋江、柴進等“正打從樊樓前過,聽得樓上笙簧聒耳,鼓樂喧天,燈火凝眸,遊人似蟻。宋江、柴進也上樊樓,尋個閣子坐下,取些酒食肴饌,也在樓上賞燈飲酒。”
有“綽酒座兒”、“趕座”的,串酒樓賣唱,以求得顧客賞賜。
⑵、歌妓陪飲
宋江、柴進和李師師對坐飲酒:“但是李師師說些街市俊俏的話,皆是柴進回答,燕青立在邊頭和哄取笑。……李師師低唱蘇東坡大江東去詞。……”
“李師師叫燕青吹簫,伏侍聖上飲酒,少刻又撥壹回阮,然後叫燕青唱曲。”
“敘禮已畢,請入後殿,大設華筵,水陸具備。番官進酒,戎將傳杯,歌舞滿筵,胡笳聒耳,燕姬美女,各奏戎樂,羯鼓塤篪,胡旋曼舞。”
三、描寫了酒在節慶民俗中的地位
中華民族到秦漢時期,節日風俗基本定型,逢年節人們團圓宴飲,尤其是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飲酒的禮節、酒的品種、飲宴的地點及內容、形式等各不相同,已成定式。
1、註重形式和禮儀的元旦公筵。如宣和五年宋江軍營中的元旦和宋江領軍剿滅了王慶,班師回京的元旦筵宴等。
2、註重於遊樂的元宵節,壹般為家宴。如宋江在花榮寨裏度民間元宵節和描寫京師元宵節,刻畫的令人如臨其境。
3、歡聚慶賀的端陽節。分別寫了梁中書那樣豪門貴族的端陽節家宴和宋江軍營中的端陽節。
4、賞月宴飲的中秋節。如史進莊園的民間中秋節和官宦張都監府中的中秋節。
5、傳統歲時特色的重陽節。詳細的描寫了梁山寨中的重陽節。
四、細致描述了傳統飲酒禮儀習俗
1、以禮排定宴席座位,座次分明。對上下級之間、賓主之間、朋友之間、家人之間以及君臣之間的筵宴座次排位描寫準確周詳。
2、記敘中國習俗禮節十分詳細。如結盟、祭奠、接風、送行、甚至犯人臨刑前,與壹碗長休飯、永別酒的習俗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壹、茶學的深入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樹。由於茶業的南移,貢茶以建安北苑為最,所以不少的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於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後,為當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在宋代茶葉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
在宋代茶學作者中,有作為壹國之主的宋徽宗趙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學家丁謂、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沈括,更有鄉儒、進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隱士"審安老人"。從這些作者的身份來看,宋代茶學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層次都很豐富。在研究內容上包括茶葉產地的比較、烹茶技藝、茶葉型制、原料與成茶的關系、飲茶器具、鬥茶過程及欣賞、茶葉質量檢評、北苑貢茶名實等等。
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註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
二、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壹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範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壹,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通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壹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同分到壹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為"繡茶"。
三、各種茶飲方式活動的興盛
宋代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以貢茶壹路衍生出來的有"繡茶"、"鬥茶";作為文人自娛自樂的有"分茶";作為民間的茶樓、飯館中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宋代民間飲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時期的臨安(今杭州)。南宋建都臨安之時,由於南北飲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為中心的茶館文化嶄露頭角。現在的茶館在南宋時被稱為茶肆。據吳自牧《夢粱錄》卷16中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調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張掛名人書畫、陳列花架、插上四季鮮花。壹年四季"賣奇茶異湯,冬月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到晚上,還推出流動的車鋪,作應遊客的點茶之需。當時的臨安城,茶飲買賣晝夜不絕,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後也還有人來提瓶賣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層次,以適應不同的消費者,壹般作為飲茶之所的茶樓茶店,顧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當時稱此為"掛牌兒"。有的茶肆,"本非以茶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時稱"人情茶肆",有的"專是五好打聚處,亦有諸行借工賣會人會聚行老",時稱"市買"。再有壹些茶肆,專門是士大夫期朋會友的約會場所,著名的如"蹴球茶坊"、"蔣檢閱茶肆"等。還有壹種稱為"花茶坊"的茶樓,樓上專門安置妓女誘客,這些茶肆名為茶坊,實為色情場所。
"繡茶"的藝術是宮廷內的秘玩。據南宋周密的《乾淳風時記》中記載,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貢的第壹綱茶就列到了宮中,這種茶的包裝很精美,***有百誇,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據說壹只可沖泡幾盞。大概是太珍貴的緣故,壹般舍不得飲用,於是壹種只供觀賞的玩茶藝術就產生了。這種繡茶方法,據周密記載為:"禁中大慶會,則用大鍍金,以五色韻果簇龍鳳,謂之繡茶,不過悅目。亦有專其工者,外人罕見"。
另壹種稱為"漏影春"的玩茶藝術,是先觀賞,後品嘗。"漏影春"的玩法大約出現於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時,已作為壹種較為時髦的茶飲方式。宋代陶谷《清異錄》中,比較詳細地記錄了這種做法:"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繡茶"和"漏影春"是以幹茶為主的造型藝術,相對於此,"鬥茶"和"分茶"則是壹種茶葉沖泡藝術。
"鬥茶"是壹種茶葉品質的相互比較方法,有著極強的功利性,它最早是應用於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壹個"鬥"字,已經概括了這種活動的激烈程度,因而"鬥茶"也被稱為"茗戰"。
如果說"鬥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的話,那麽"分茶"就有壹種淡雅的文人氣息。"分茶"亦稱"茶百戲"、"湯戲"。善於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脈,創造許多善於變化的書畫來,從這些碗中圖案裏,觀賞者和創作者能得到許多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