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所問不是“青少年犯罪問題”,但從社會、家庭、心理層面來說,有很好借鑒意義。
3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觀因素
3.1 性機能早熟
由於地球氣候的變化,溫度的升高,加上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明顯提高,飲食結構得到了相應改善。特別是酸性營養的攝入,使得今天青少年生理成熟較之父輩提前了兩年左右。同時,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他們又相應地得到了更多的來自父輩的關愛甚至是溺愛,因此,使得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期反而相應推遲。這種身心成熟的時間差距的拉大,勢必給當今青少年帶來性意識上的困惑,以及不受性道德制約的性攻擊行為的增加。
3.2 來自社會的負面影響
3.2.1 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建立的過程中,因而存在著不完善不健全之處。正是由於這些不完善,不健全,加之市場經濟其本身不可避免的負效應,造成了很多的空隙和漏洞,使犯罪(包括青少年犯罪)的條件與可乘之機增多。例如市場經濟的競爭性, 必然會造成壹些企業虧損或破產,致使壹些人下崗,失業,從而導致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加。當許多工人在品嘗下崗,失業的痛苦的同時,青少年們也正忍受著待業的煎熬。當青少年人的熱情、意誌在茫然的等待中被消磨時,"成人感"受挫易使他們產生悲觀失望、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同時感到被社會拋棄,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2.2 思想觀念的變化及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處在壹個深刻的社會變革時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壹些人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發生裂變,對原有的以集體為本位的道德觀、價值觀產生懷疑和動搖,形成了以個人為本位的道德觀、價值觀和"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義思想。由此產生了諸如吸毒、賭博、貪汙腐敗等社會醜惡現象,其滋生蔓延所形成的社會不良風氣很容易汙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使壹些青少年放棄原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而變的精神頹廢,唯利是圖,甚至為實現自己所謂的"人生價值"而不惜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以非法手段撈取錢財。可見,當今社會壹些青少年在價值觀上的偏離,確實刺激著他們的犯罪心理的形成與發展。
3.2.3 大眾傳播方面的問題
大眾傳播事業是當今世界最發達並仍處於迅猛發展之中的事業之壹,它與人們現代的生活方式聯系愈來愈加地密切,充當了人們的向導,尤其是對涉世不深,社會經驗不足的青少年來說,它更是扮演了壹個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我國目前的社會主義法制還不甚健全,加之壹些管理、宣傳部門存在著思想性不強等原因在這些不利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使得壹些迎合不健康口味、格調不高、趣味低下內容荒誕的作品乘機而入,對不少青少年已有的消極心理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助長了某些青少年的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刺激其犯罪心理的產生、發展。
3.3 網絡的影響
隨著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世界以其繽紛的色彩呈現在了人們的面前。網絡作為壹種"立體媒體",因其極大的信息量及快捷方便的操作,已逐步從大中城市走向鄉鎮,從鄉鎮走向農村走入普通家庭,走到我們身邊。 上網已經成為人們的壹種時尚。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 青少年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逐年呈直線上升趨勢。網絡極大地豐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同時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甚至是色情,暴力也充斥其間,青少年置身與這樣壹個毫不設防的虛擬世界中,不免受到壹定的負面影響。如上網"沖浪",網絡遊戲常常使青少年沈迷其中,不能自拔,影響工作、生活,荒廢學業;網上色情、暴力使青少年耳濡目染,在模仿、沖動下導致性犯罪及其他犯罪;而監控不力的網絡平臺又直接成為某些具有不良心理品質青少年的犯罪工具或犯罪對象,成為網絡犯罪行為人。
3.3.1 冒險挑戰心理和尋求刺激的心理
青少年具有敢於冒險和創新、崇尚個人自主權利價值和尊嚴等心理特征,在社會約束逐漸弱化的社會環境中,他們以謀求自我發展作為行動的指導。但青少年往往把握不好自我發展的"度",為了張揚個性,他們熱衷於當今時代最熱門的領域發出挑戰,醉心於別人認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敢於挑戰網絡上的任何禁區,他們把入侵網絡系統和破壞網絡當成壹種智力遊戲,而且是遊戲的最高境界,借此來表現自我,炫耀自我。1988年11月2日,美國少年莫斯裏為展示自己的"蠕蟲"病毒而在網絡上試驗,導致6000多臺計算機(其中包括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壹些軍事基地和主要大學的計算機)同時感染上病毒而被迫停機,造成因特網不能正常運行。[6]
還有壹部分青少年非法侵入網絡信息系統,主要是由於他們精神空虛,無所事事,把侵入網絡信息系統看作是壹件富有刺激性和挑戰性的事情,從中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需要。例如:1998年4月25日下午,我國四川的壹個碩士生趙某神不知鬼不覺地在中國公眾媒介通信網貴州市信息港站點登陸,用壹幅淫穢的圖片取代了"貴州省情"網頁頁面上原有的背景圖片,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7]
3.3.2 自我實現的需要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存在著壹定的需要。而在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看來,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即人們希望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壹定的崗位上做出成績,以求得到社會、他人的肯定和認同。
青少年隨著生理上的迅速發育成熟,產生了強烈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而由於年齡、生活閱歷、知識水平及其他條件的限制,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自我實現的需要常常不能得到滿足。而互連網的壹大特點就是平等,在網上,不管是誰,大家都以符號的形式出現。這裏沒有天然的權威,沒有淩駕於他人之上的特權人物,大家都在同壹起跑線上。網絡的平等性為青少年創造出自我實現的新空間。網絡技術的另壹特征是專業化程度高,現實生活中被看作受教育對象的青年人,在網絡世界有著自己開辟的精彩世界,在這裏他們有著更多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這種技術特征易造成青少年單壹的技術崇拜。有的青少年苦心鉆研計算機技術,為的是引起別人的註意,得到別人的承認,他們甚至通過在網絡上制作、傳播網絡病毒,入侵他人計算機等違法犯罪手段來挑戰權威,挑戰自我,使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並以此作為向他人炫耀的資本,從而使起心理上得到被承認的滿足。如:美國國防部曾多次遭黑客侵入,在聯邦調查局、司法部、、航空航天署等很多有關部門會同國外警方的壹次調查中,將壹名年僅18歲的以色列年輕人抓獲。據說這名18歲的年輕"黑客",曾數次進入美國國防部的電腦系統,但沒有進行實質性破壞。犯罪嫌疑人稱,他並不存在什麽主觀惡意,更沒有險惡的犯罪動機,在他進入該系統時,還為系統彌補 了幾個安全上的漏洞。他感覺這樣做"很棒",甚至還覺得自己是高技術領域的"羅賓漢"。[8]
在我國,目前網絡犯罪青少年基本是網絡成癮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大多本來在校成績差或沈迷網絡後成績變差。於是,他們感覺學習壓力大,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加之家長、老師的批評,同學的瞧不起,他們便產生壹種做人的失敗感。為了擺脫"弱者"的地位,他們便在網絡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以此獲得網絡同行者的"尊重"。從而,心理上獲得壹種"強者"的滿足感、愉悅感。
3.3.3 孤僻心理
現代傳播學認為,電子媒介本身就具有壹種麻醉功能,若青少年性情孤僻,心理不健康。則容易誘發其人性的"異化",從而導致網絡失範行為和網絡犯罪行為的發生。壹些青少年由於自小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在學校中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在社會上又遭到歧視,導致他們對現實社會的悲觀、失望,甚至怨恨。這些心理是他們將現實世界的情感移植到網絡世界中,試圖通過虛擬的網絡世界來尋找安慰 。青少年渴望得到社會的重視、人們的關註,這本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可長期的壓抑使他們的心理處於壹種十分微妙的狀態,為了在短時間內引起別人的關註,他們便在自己擅長的網絡世界中"大顯身手",充分地暴露其壓抑在心底的需要和欲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做自己想做的事。美國少年莫尼克正是由於自小父母離異,又受到繼母、父親的虐待,同學們的歧視和嘲笑,便以"讓大人們特別是有權有勢的權貴知道我的厲害"為奮鬥目標,制造了全球最大的網絡破壞案件。[9]這些孤僻的青少年在網絡上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的 同時,也在現實中迷失了自我。
3.3.4 青少年的年齡、心理、生理特點是壹個重要的因素
青少年處在精力旺盛時期,學習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極強,好奇心和表現欲是青少年這壹群體***有的特性。他們壹方面對網絡著迷,另壹方面而又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但由於其他條件的束縛不可能獨立,因此其行為具有相當的盲目性和跟從性,對事物的辨別也缺乏完整性和正確性。在網絡中,壹旦他們受到不良因素的誘惑,由於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很容易導致犯罪。
3.3.5 青少年網絡法律意識淡薄
由於青少年涉世未深,對法律常識了解得非常有限,法律意識淡薄,對自己行為的正當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認識。青少年利用網絡攻擊公眾計算機信息系統,渾然不知後果嚴重已觸犯法律。他們往往被法律追究,受到法律制裁時才"恍然大悟",但是已經悔之晚矣。
3.3.6 法律規章滯後,網絡法律體系不健全
我國網絡發展十分迅速,迄今已擁有1960萬網絡用戶。但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就網絡犯罪進行立法,網絡法律運行規則壹片空白,給違法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無法可依的現象嚴重阻礙了我國司法機關對此類案件的處理,於是網絡違法犯罪案件不斷發生。
3.3.7 忽視了青少年網絡德育工作
青少年網絡德育工作是指各級各類學校、***青團和其他群眾組織根據傳播學原理和思想宣傳的理論,對上網青少年進行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實踐活動。但是,目前各級各類學校、***青團等組織忽視了青少年網絡德育工作,沒有很好地引導廣大青少年,致使網絡犯罪數量增加。
3.3.8 不良網絡環境的影響
因特網這條信息高速公路以"無主管、無國界、無警察"而著稱,向所有人開放。網上信息良莠不齊,極易導致廣大青少年誤入歧途。壹些道德敗壞的人利用因特網的隱蔽性,大肆散布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反動言論等不健康信息,這些網上垃圾,嚴重影響了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網絡環境的不良影響是造成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又壹誘因。
3.4 來自學校教育的不良因素
如果說,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那麽學校則可以說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有目的地對孩子們進行文化知識、思想道德、健康情操等全面教育的場所,它在孩子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高尚道德、健康情操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我國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還存在著壹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使學校教育沒有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存在的突出問題有:
3.4.1 學校教育內容的不平衡性
所謂不平衡性即存在畸輕畸重的現象。如中小學在德和智的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眾所周知,我們在評價壹個人的時候往往把德排在第壹位,可見,德在整個社會形態中何其重要。然而,這麽簡單明了的問題,卻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出現了明顯的偏差。學校忽略了德育教育,壹味追求升學率,家長則步學校的後塵只關心孩子的考分成績,卻忽略了考分是怎麽來的。於是為了博取老師、家長的歡心,有的孩子壹心專攻課本知識,缺乏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有的孩子則從小產生了投機取巧、營私舞弊心理,只要老師、家長不發現,就用虛假成績來蒙混老師和家長。多數所謂的"差等生"就是如此。這是當前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壹種現象,很值得人們關註。由於學校教育的平衡,對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形成產生了不良影響。這也是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生人數上升的原因之壹。
3.4.2 教育方法和態度方面的局限
中小學教育由於受到許多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壹些教師在個人能力和客觀條件方面也受到局限,不能很好地針對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采取有的放矢、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對差等生的教育,多采取輕描淡寫、簡單空洞的"說教式",不能深入其心靈進行疏導教育。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有的孩子被開除學籍,有的逃學、輟學、註向社會,有的則是最終走向犯罪。
3.4.3 學校管理方面的不合理性
從普遍情況看,目前中小學管理中存在兩種不合理現象:壹是嚴抓嚴管型。這類學校規章制度過分苛刻,但又賞罰不明,因而正氣樹不起來,歪風又剎不住,對學生產生了消極影響。二是管理松散型。這類學校校紀不嚴,學生不受約束,因而惡習盛行,抽煙、喝酒、打架、早戀以及拉幫結夥之風蔓延,造成學校秩序混亂,學風不正。這種現象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創造了機會和條件。
3.5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之家庭因素
家庭是壹個人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家庭環境如何,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其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家庭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最重要的社會控制角色是各種犯罪社會學派的***識,正像美國犯罪社會學家戈夫指出的,"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關鍵角色是在對越軌行為研究是最矚目和最經常重復的發現"。[10]壹個人的社會過程始於家庭,其早期生活經驗深刻地影響著其壹生的發展。每個人社會規範的接受、價值觀念的形成、生活目標的確立、行為方式的養成、生活技能的掌握和社會角色的培養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良好的家庭環境,會孕育壹個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為其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相反,不良的家庭環境則會導致其人格缺陷和行為偏差,這往往是造成違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3.5.1 殘缺的家庭結構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的離婚率逐年上升。以同年的離婚數和結婚數相比,20世紀70年代末僅為3:100左右,到2002年則達到15:100,壹些大城市甚至高達25:100至30:100。[11]夫妻雙方的離異使得原本完整的家庭結構殘缺不全,婚外情、分居、配偶壹方出走等問題還形成了"潛在"的殘缺家庭。正如鬧鐘缺少齒輪而不能運轉報時壹樣,家庭的殘缺影響了作為壹個有機整體的家庭正常發揮其功能,從而引發家庭失靈。生活在殘缺家庭中的青少年,由於缺少壹個完整的情感空間,感情片面發展,易出現性格扭曲或個性畸形的情況。為了尋求理想的情感空間,他們往往向外界尋求關愛。由於認知能力、辨別能力、自制能力不強,更易蒙受感情欺騙,被社會不良分子利用,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5.2 惡化的家庭關系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既指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在壹個家庭中,如果父母婚姻不和諧,經常發生沖突,容易導致子女有越軌行為。因為不順利的婚姻生活往往使父母無暇顧及子女的事務,這種控制力量的消失正是青少年越軌的主要原因之壹,而且它比父母離異對子女造成的負面影響還要大。如果青少年在家中能和父母有良好的溝通,保持好的情感,他們會遠離犯罪;如果被父母遺棄,或者置之不理,在家中得不到安全或情感上的滿足和慰籍,就可能逃離家庭,在社會上尋求支持與認同。美國學者麥考德(J.McCord)在壹次研究青少年的越軌行為時發現,在所有越軌青少年中,有11%的在家中得到關愛,20%被疏忽,19%被虐待,而被拒絕的則占50%。[12]可見,父母的關愛對子女是多麽重要。我國壹些學者也認為我國父母的偏袒、保護、溺愛更多的是在生活方面,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溝通實際上很少,子女所體驗到的理解和溫暖情感低於常規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子女特別容易受到外面不良因素影響。
3.5.3 不適當的管教方式
古人雲: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壹語道破了父母愛護子女的方式。培養子女,不單是提供讓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的物質養料,更重要的是要為其提供成長過程的精神營養。教育子女應向子女傳授社會知識,灌輸道德觀念,教孩子從小就懂得如何區分真善美與假惡醜,培養孩子的自我認識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兒童的行為。[13]有的父母壹味地嬌寵溺愛,使孩子視父母的辛勞和給他(她)的服務是天經地義的,從未去體會他人的艱辛和辛勞,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性。這種人貪婪、自私、任性、脾氣暴躁,壹切以自我為中心,好象這個世界都要圍著他(她)轉,從來不肯為他人奉獻壹點愛心。
還有的父母對子女要求過嚴。這類父母對孩子充滿愛心,且對孩子懷有較高的期望值,但同時又不知如何去引導,愛變得畸形,只重管束、過度施壓,甚至常常棍棒相加,孩子內心壓抑、苦悶,為逃避家長的施壓,孩子學會說謊;為尋求心理上的慰藉,孩子會逃離家庭結交壞人。甚至還出現由於父母要求過高,把自己不切實際的理想強迫孩子去實現,以至於孩子不堪忍受而反過來殺害父母的慘案。曾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17歲高二學生徐力殺母壹案便是其中壹例。這是家長不切實際的要求逼使孩子精神崩潰,從而做出殘無人道的瘋狂行為。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孩子的精神空間處於窒息狀態,即使沒有棍棒施加在肉體上,但在精神上早已被"殺死"。
壹般來說,溺愛放任和粗暴打罵可能是我國父母管教子女的兩種最普通的方式。在我國家庭中,父母單方面的要求子女的較多,卻又未能以身作則;重視子女的物質生活,卻未能顧及子女的心理需要;以打罵方式要求子女服從,卻未能很好的與子女溝通;凡事要求子女循規蹈矩,卻未能給予信任與支持;只懂施行權威式命令,卻不給予自主的空間等。這種既溺愛放任又粗暴打罵的家庭環境,成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溫床。
4 青少年犯罪心理動因主觀因素
所謂心理動因,是指主體原有的心理結構中存在的與犯罪心理形成密切相關的不良心理因素。犯罪人通過這些不良因素,從而內心化為犯罪心理。
4.1 錯誤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指人對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態度。犯罪青少年的認識水平極低,對許多人生問題愚昧無知、觀念模糊,甚至到了顛倒是非的地步。犯罪青少年錯誤的人生觀的核心有兩大精神支柱--封建幫派式的江湖義氣和追求感官刺激的享樂主義;三種錯誤觀念--亡命稱霸的英雄觀,隨心所欲的自由觀和低級下流的樂趣關。在這種人生觀的支配下,怎能不進行違法犯罪呢?[14]
4.2 錯誤的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包括法律知識、對法律的態度和守法的行為素養三個層次。它與道德意識相配合,調節人們的社會行為。違法犯罪的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淡薄,少數人是因對法律的無知而犯罪,多數人則是因為存在著錯誤的法律觀念,或者對法律采取蔑視的態度,缺乏守法的行為素養而犯罪。此外,不守法的錯誤示範也是潛在的影響因素。現在社會上的腐敗現象,大的如賣淫、嫖猖、貪汙、兇殺等案件,小的如亂倒垃圾、亂闖紅燈、偷稅漏稅等,這些錯誤行為,青少年長期耳濡目染,集非成是,往往也成為不尊重法律權威的根源。
4.3 不成熟的認知結構
認知結構是指個人在感知及理解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壹種心理結構。犯罪少年認知結構的不成熟,表現在:壹是在時間因素上,不能很好的把事物或現象與它的過去、未來聯系起來,只是孤立地對待認知對象,容易為眼前的狀況所影響;同時,對認知對象在空間領域不能與其他事物或現象作很好的比較,容易產生認識的片面性、局限性;二是缺乏批判力、內省力、自覺性、預見性和適應性,因而對處理復雜的事務有困難;三是認知不能控制情感、情緒的影響,往往會感情用事,壹旦有了犯罪欲求的傾向,就變得難以抑制。[15]
4.4 情緒的易激動和外露性
壹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容易促使犯罪青少年產生激情。當激情爆發時,往往會不顧後果。大家鬥毆時,由於他們愛虛榮、好逞強、想當英雄,就更容易激動,動刀動槍,瘋狂至極,不把對方打敗決不罷休。當他們激情過後冷靜下來時,壹般也會後悔;如果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也會感到恐懼。他們的情緒容易外露,高興時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高興時則會惱羞成怒。同時他們的情感極不穩定,表現為情緒變化多端,喜怒無常,憤怒時十分兇殘粗暴,高興時也容易動感情。如果教育者對他們缺乏感情,采取諷刺挖苦、粗暴的態度,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對立情緒,甚至與教育者頂嘴、打罵;如果教育者富有情感,往往會產生好的效果,甚至會使他們感動得流淚,表示決心悔改。但是這種情感常常出現反復,事過境遷,犯罪青少年會繼續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給人以口是心非,言行不壹的感覺。
4.5 明顯的兩重性
犯罪青少年在實現社會化目標方面表現出意誌的薄弱性,在實施反社會的活動中卻表現出意誌的頑強性。[16]犯罪青少年大多數來自於學習差、品德表現差的雙差生和貪圖享樂、好逸惡勞的頑劣少年,說明與其意誌薄弱不無關系。犯罪青少年在矯治過程中,無論在學文化、學技術方面,或在生活、勞動方面,往往怕苦、怕累、怕困難,缺乏改正錯誤的勇氣,這正是意誌薄弱的表現。犯罪青少年的意誌薄弱性,很容易在外界不良誘因的影響下,使意誌活動偏離社會要求。與意誌的薄弱性相反,卻能千方百計地排除主客觀困難和障礙,顯示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意誌。如為了私欲的滿足,冒死去犯罪,或膽敢以身試法;在審訊過程中,有的犯罪青少年堅守同盟拒絕供認,堅不吐實;在矯治過程中,有的犯罪青少年敢與管教人員對抗,或不顧人身安危實施逃脫。
4.6 冒險性
犯罪青少年在亡命稱霸的英雄觀支配下,在犯罪時表現出狂妄自負、盲目冒險的不良意誌行為。例如有的犯罪青少年說:"我知道騙錢是犯罪的,但是要享福,就不能怕擔風險。只有膽子大的人才吃得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為了弄更多的錢,即使冒點風險也是值得的。我嘗到了驚險後的愉快。"犯偷竊罪行的青少年大多認為,幹這壹行是靠"三分技術七分膽";還認為要有"要想當小偷,就得不怕揍"的思想準備。有的犯罪青少年說:"我寧可為了搶錢冒險而死,決不會碌碌無為而生。"犯罪青少年在談到自己違法犯罪前後的心理狀態時,幾乎都提到了冒險心理。他們說,犯罪前都感到不同程度的恐懼,但是為了吃喝玩樂,便會橫下心,敢冒風險,認為只要考慮周到,並沒有生麽了不起的;違法犯罪時,只想到快得手,豁出去了,愛怎麽著就怎麽著;發現後,能擺脫就擺脫,擺脫不來了就聽天由命。審訊時,或者先編瞎話,實在不行就說點真話,還顯得態度較好,或是以不回答來回答壹切,以不承認來對付壹切。剛進少年管教所時,他們打算"牢內損失牢外補,出去後接著幹";犯罪青少年的冒險心理,雖然有的也能得逞壹時,但只能使他們在犯罪的泥坑裏越陷越深,終究也逃不出法網。
4.7 易受暗示性
由於犯罪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差,很容易接受別人的暗示而盲從。在球迷鬧事、街頭暴力等集群性違法犯罪活動中,很容易隨波逐流,稀裏糊塗的跟著幹壞事;在青少年犯罪幫夥中,很容易在邦或頭目和其他成員的語言、表情、動作的暗示下,進行從眾性的犯罪活動;有的犯罪少年容易受人挑唆、慫恿,去實施犯罪行為。凡此種種都說明犯罪少年缺乏意誌的自覺性而具有較強的易受暗示性。
5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預防策略
5.1 從社會方面的預防
進壹步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懲治司法腐敗現象,嚴肅法紀,在社會中樹立法制權威,增強其對犯罪分子的震懾力。同時,大力整治社會醜惡現象,凈化社會風氣,特別是對毒害青少年嚴重的"黃、賭、毒"要實行長期的專項鬥爭,逐步清除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進壹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通過輿論廣泛深入地開展社會公德教育,樹立新的社會風氣,形成壹股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強大社會心理力量。
規範文化影像市場的管理,加強對非法出版物的查禁和打擊。同時,要加大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力度,以寓教娛樂、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引導青少年的文化生活,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加大素質教育推行的廣度和深度,轉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思想教育方法,註重知行合壹,並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同時,貫徹《義務教育法》,依法控制學生流失現象。
完善我國青少年的立法工作,對青少年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權益,應以詳備的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並在司法實踐中給予切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