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婚姻
上來還得先說這個主題的,對婚姻的揭露是最明顯的。看看男主的承諾
這麽誠懇的表情讓開始所以矛盾都局限在性格不合之類矛盾,當小三現身時,帶來如此強烈震撼,男女之間的承諾簡直放屁!更讓人恐怖的是後邊這個
聯系上面是不超級不寒而栗!妳確定了解那個天天跟妳同床***枕最親密的伴侶麽?看這幕
初看這句覺得好突兀呢,看來還沒被女主身材迷暈,後邊逐漸明朗了,女主喜歡的只是男主戀愛時表現出的那個人,所以當她無法忍受那個本來男主,才引發了玉石俱焚的瘋狂。知乎上專門個問題女主為啥會回去,答案其實很簡單,男主在電視上表現讓他再次看見了那個really like的男主
這表情,妥妥小迷妹!
再看男主看自己在電視上的表演的表情
這比婚姻謊言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我們究竟愛的是誰,如同女主旁白裏講的其實他們“從沒存在過”,“尼克愛上的只是我扮演的女孩罷了”“我造就了自己的夢中情人”“我們樂於扮演別人,我們是最幸福的夫妻,如果不是最幸福的壹對,那還在壹起幹什麽呢?”
多少癡男怨女從戀愛激情走進壹段穩定關系時,都在嘆息:他變了,其實不是他變了,只是妳愛上的根本不是他。
多少男女因此反目成仇,末了還喜歡問壹句,答案當然是“愛過”
可如果再問壹句“愛的是誰呢?”
2.城市夢
很多評論把男主說成低能窩囊廢,被女主玩弄於掌中,不能認同,能和女主這個高端精神病玩遊戲的怎麽會蠢?在和律師討論接受如何采訪問題,男主說了這句話“maybe i only need to reach one”
事實上,只有男主抓住了事件最本質矛盾,後來正是憑著采訪偽裝成女主心目期待好老公,才讓女主回心轉意回家,實現了自救。
這是壹個完全與女主棋逢對手的partner,他們都成功將裝b提升至新境界,只不過壹個厭倦了遊戲,壹個仍想繼續。分水嶺在於他們回密西西比生活,這是壹個象征。如同那些從小城市去大城市打拼的人,他們努力拼搏去追求那份光鮮卻虛偽的生活方式,女主正是他追求的生活方式的壹部分,也可稱作標誌之壹,迎娶白富美不正是走上人生巔峰的壹條標準麽?
女主是男主城市夢的壹部分
只不過當男主厭倦光鮮背後的虛偽以後,選擇放棄這個生活方式,看看他回家後的生活不思進取及時行樂,這不正是很多小富即安人生狀態,他的人生列車已經變向了不同規格的鐵軌,卻仍然拖著與原來鐵軌相接軌的女主。兩人的根本矛盾不是什麽性格,控制,而是兩類生活方式的沖突。看看男主面對媒體時的表現,從最初傻笑招罵,到後來的輕松掌控訪談,他被現實逼迫著重新穿回了那件"社會人"的外衣(佩奇,?誰叫我?^_^),如同他自己講的"amy brings out the best in me",這句話女主也說過,"the only you liked yourself,was when you were trying to be someone this cunt might like."完美呼應。
所以結局當王子和公主繼續過著“幸福生活”時,吃瓜群眾大可不必擔心男主,他只不過被另壹個車廂拖回了原來的軌道而已,雖然可能不是自願的,但不想不代表他不會,他會很好的在原來那個規則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
3.姐弟
最後男主決定與女主繼續生活時,姐姐反而好像比男主更傷心,還說出了如下臺詞
很想情敵的臺詞對不呢?所以不少推測姐弟有奸情,其實如果我們把女主和姐姐分別看成兩類對立的生活方式的代表,是不好理解多了。
女主代表了男主城市夢,那麽男主的姐姐則代表了鄉村閑散生活方式。這兩個方式向來都不可調和,當然是相互看著不順眼呀,所以當聽見男主把他不了解的棕色小屋秘密告訴女主後姐姐很不爽。最後這幾幕反映出在爭奪男主的過程裏,姐姐代表生活方式的失敗。再用個通俗的理解,女生明知道男朋友喜歡自己,卻必須和別的女孩結婚,是不跟這個相當貼合?而接下來的對白更像從這個劇本裏拔下來的,
男主想繼續吃著碗裏的占著鍋裏的,遊走在兩類生活之間
追求安逸是人的本性,上進拼搏才是世俗的枷鎖,這多麽強烈的反諷。芬奇好像老是怕大家不理解他的本意,喜歡看似不經意地講些大實話。
6.父母
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女主的父母造就了女主的amazing。amazing這個詞用的也是充滿了反諷。這些從父母第壹次出鏡顯示的淋漓盡致,他們的控制,冷漠,對女兒需求的漠視,他們把女兒所有的不完美修正後創造了amazing amy,把女兒所有的傷痛曬在公眾面前。
這句口號成了女主行動的最好註解
正是他們對女兒的控制讓女主本來的需求在長期被漠視後消失殆盡。她能遊刃有余扮演任何社會角色,卻唯獨不清楚自己是誰。脫離了她熟悉的大城市給她的定位,他變得迷茫,沒朋友,沒生活,當男主都改變後,她連自己家庭的定位也丟失了,這讓她無法忍受,不惜玉石俱焚。為什麽女主非的捆住男主不放?因為除了那個她熟悉的理想的amazing amy的生活,她壹無所有。她不可能像其它女性壹般跟男主離婚,因為男主厭倦了追求上進的生活,還能退回閑散生活,她卻沒有任何後路。如同不少體制內工作的人變得無比依賴體制,女主在與amazing amy 鬥爭裏成了amazing amy,這才是她最可悲所在。
結尾女主當做早餐時,生活再次回到了理想的amazing amy的軌道,這是她不惜搏命鬥爭的勝利品,這讓她找回了自己定位,讓她覺得安全,讓她神采奕奕。然而這個她以命相博拼來的理想生活真的理想麽?請看下文
對婚姻如此扭曲的認識源於何處?不用看也能知道女主父母的婚姻如何,而當他們成為父母,又會制造出新的amazing。
芬奇下手太悍,不僅嘲弄了婚姻,親子關系也沒放過,得對人性多麽失望。
7.輿論
看完電影可能不少人會對電影裏的媒體嗤之以鼻。
這應該全片最讓人煩的面孔了
好吧,我們來說句公正話,雖然公正說話最容易遭人恨。
電影把媒體的無恥的無恥表現的淋漓盡致,但仔細想下,誰造成了這份無恥呢?(沒有買賣,沒有傷害~)
任何壹個新聞事件,壹旦成為輿論,都會吸引各方的聲音,哪些聲音傳播最廣?最激進的聲音!
輿論是什麽,輿論是情緒的匯集。所以它的基礎是***情,即通過情節背景描繪把屏幕兩端群體建立聯系,讓吃瓜群眾下意識地將自己帶入事件,成為期間壹個角色,讓他們感動身受,進而才能引發主觀的情緒,而不是客觀的評價。當事件與自己利益相連,即便是心理層面的,真相,原因都已經不在重要。如果妳的家人被外人打了,即使是他先動的手,他惹了對方,妳會冷靜地批判他麽,如果妳真的做了,其他人還會把妳當家人麽?這就是信息時代,先站隊,再發聲,真相?who care。
so ,為啥媒體臆斷編造,因為群眾喜歡呀,真相多復雜,各打五十大板怎麽站隊,怎麽表達階層訴求?
電影裏,媒體確實是男女主操控民意的工具,問題在於,這夫妻倆本來即是操控民意的高手,妳想報啥他給妳啥,啥能提升收視率他們提供啥,這麽好的老板不給他打工給誰打工,媒體也要整收視率養家糊口的哈不啦。
這兩口子如此熟悉如何讓自己隊伍盡量壯大:運用人類最原始的情感,而不是跟他講理。理智永遠不如欲望沖動猛烈,但它比欲望高階。所以男女主用理智的方式實現了對群眾情緒的控制,女主自不必說,男主也在采訪裏通過理智的偽裝操控了民意。
這是壹個無比暴露的隱喻,壹小撮精英用精心編織的謊言,讓大多數群眾在自以為為自己謀幸福過程裏實現著精英們的目的。歷朝歷代,莫不如此。只不過現代社會把精英的門檻調低了,他不用掌握媒體也能操控媒體向群眾發號施令。現代科技讓信息傳遞更便捷時,會再發生什麽呢?這是壹個隱喻,希望別成為壹個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