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Sony Xeria 1 II 動手玩體驗篇:不只回歸初心,更合影音 Pro 玩家的心

Sony Xeria 1 II 動手玩體驗篇:不只回歸初心,更合影音 Pro 玩家的心

在介紹完 Xperia 1 II 的外在以及延續自歷代 Xperia 的特色後,接下來就是針對實際使用面介紹這款 Sony 5G 旗艦機種;雖然 Xperia 1 II 大致延續 Xperia 1 的特性,但卻也持續增加來自 Sony 影音娛樂與專業部門的特色。

時間回到壹年前 Sony Mobile 推出 Sony Xperia 1 ,不僅從外型設計回歸消費者熟悉的 Sony ,同時也自專業影像、影音娛樂加入更多屬於 Sony 的集團元素,雖然對大眾而言, Xperia 1 不是壹款雅俗***賞的旗艦機,但對於發燒玩家而言, Xperia 1 確實是壹款集結 Sony 特色的手機,而做為後繼機型的 Xperia 1 II 也同樣延續這樣的理念,並持續進化加入集團元素。

仍為業界唯壹的 4K 21:9 智慧手機

▲ Xperia 1 II 延續 21:9 的?CinemaWide 4K HDR 設計

Xperia 1 II 的螢幕承襲 Xperia 1 6.5 吋 CinemaWide 4K HDR OLED 設計,提供壹般 8bit 的 標準模式與 10bit 的導演模式兩種設定,亦可選擇自動模式切換,當觀賞如 Netflix 時,可自動轉換到導演模式顯色;針對專業使用者,除了可自預設的幾組色溫選擇以外,亦提供進階的字定義白平衡,對專業創作者能夠以自身的需求,與習慣的專業顯示器螢幕進行校準。

雖然 Xperia 1 II 螢幕並非采用高更新率面板,不過提供名為”降低動態影像模糊"的機制,關於此技術的原理在官方網頁並未有解說,但根據 Sony 的說法,此模式啟動後可在高速更新的畫面(如遊戲、電影)使其呈現類似 90p 的視覺效果,降低高速動態影像在標準 60p 更新的殘影。可說無論是色彩顯像或是畫面補強技術,皆源自集團下的 Bravia 與 CineAlta 。

然而,作為業界唯壹壹家提供 4K 顯示的智慧手機品牌, Sony 這壹路上來相對辛苦, 4K 螢幕由於畫素密度的關系,較同尺寸、同級距使用 QHD 或是 FullHD 解析的螢幕亮度較低,其次則是多數的串流影片服務雖提供 4K 短片,但並未開放給行動裝置觀看,雖然 Xperia 1 II 可藉內部影像提升技術升頻到 4K ,不過明明有資源卻不能原生觀看是較為可惜的。

當前臺灣少數支援 5G 的選擇

▲ Xperia 1 II 的效能表現

由於臺灣在近期才正式宣布開通 5G 服務,市場上能夠支援 5G 的機種選擇仍不多, Xperia 1 II 也是搶在 5G 服務登臺的 5G 旗艦機種,筆者也在當前中華電信 4G 799 吃到飽租約到期前轉為 5G 36GB 服務進行搶先體驗,不過由於當前臺灣 5G 基地臺的覆蓋率還相當初期,多數的時候仍是以 4G 網路為主。

36GB 說多不多,不過筆者個人習慣在住家與辦公室使用 Wi-Fi ,加上使用習慣設定等,原本使用 4G 服務就鮮少超過 4GB 流量,對筆者而言 36GB 應該是相當充裕的,這也是筆者認為可舍棄吃到飽轉為有流量限制服務的主因。

▲約在仁愛圓環附近得到的 5G 傳輸表現

▲約在松菸的 5G 表現,延遲仍有 14ms 表現

其次是雖然有 36GB 的上限,由於 5G 服務的滿流量限速較 4G 時代來的充裕,中華電信是提供 5MB 的速度,以壹般收信、閱讀社群文字內容與查詢資料還算充裕;不過對於已經慣用行動網路取代固網的使用者,目前轉為 5G 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網路分享是設有上限的,不再像 4G 可無限制的作為基地臺分享網路。

由於目前筆者並未加購加值服務,以及平常使用的服務並不會占用太多頻寬,目前改用 5G 服務仍不像當初自 3G 轉 4G 來的明顯,不過除了能在非特定環境輕松的的提供高速網路就已經較當前壅塞的 4G 來的有利,其次是較 4G 更低的延遲也有助遊戲玩家的體驗,能提高操作與角色的動作同步情況。?

音訊進化、重新配備 3.5mm 耳機孔

▲自視覺到聽覺與遊戲的多媒體娛樂是 Xperia 1 II 的重點項目?

在音訊的部分, Xperia 1 II 維持與 Xperia 1 相同的前置雙揚聲器配置,這對於喜愛觀看影片的族群是不錯的設計,此次為了提供更優秀的揚聲器表現,使用新設計的橢圓形單體,使其能在有限的空間提升音量,此外,除了獲得 Dolby Atmos 技術加持外,也偕同 Sony 影視娛樂的音響工程師調音,搭配 CinemaWide 螢幕呈現劇院的視聽。

不過對 Sony 愛好者而言,此次重新搭載 3.5mm 耳機孔的意義非凡;曾幾何時,由於智慧手機輕薄化,礙於機構空間,或是推托給推廣無線耳機技術,要在壹款輕薄設計的旗艦機種看到 3.5mm 耳機孔變得如此困難, Sony 也自 Xperia XZ2 起的兩年暫時消滅了旗艦機種的耳機孔,此次也不單純是把耳機孔作為來那麽簡單。

先前在介紹外觀特色提到, Sony 並未在 Xperia 1 II 的耳機孔保有先前搭配專屬耳機的內建主動降噪功能,不過 Sony 除了強調線路設計追求高品質的音響級規劃以外,此次添加來自新壹代的 DSEE Ultimate 音質還原技術,強調透過 AI 技術進行還原,而在 2018 年後,新世代 Walkman 播放機的 DSEE HX 也強調結合 AI 技術,不曉得兩個版本是否為相同世代。

▲再度添加?3.5mm 孔可視為展現集團音訊技術力的指標

對音樂愛好者而言,音質還原技術的評價通常很兩極,早期的音質還原技術多半是進行強制升頻,故若原始音檔取樣率過低,強制升頻反而導致聲音不自然,而無損格式反而會因為背強制升頻後硬是加入原本針對低音質的處理方式,反使音質聽起來下降;而後的 DSEE HX 則是利用選項的方式讓消費者挑選處理的音樂類型,並避免高音質檔案因啟用導致耗損。

但 Xperia 1 II 的 DESS Ultimate 就是借助 AI 深度學習的方式,讓引擎去學習如何還原與校正音樂的品質,使壓縮音樂檔案能夠更貼近無損音檔聽感,並可直接偵測當前播放音樂類型進行補正,自取樣率進壹步提升低音域的延展,並彌補取樣率較低的高頻部分,尤其新式 DSEE Ultimate 相較舊式技術大幅改善高頻部分的處理,使其更貼近原始音檔的高頻。

另壹項新技術,則是 360 Reality Audio ,這是 Sony 在 2019 年 CES 所提出的壹項音樂格式與技術,借由後制混音加入對音樂空間的描述,能夠在二聲道的耳機聽到具備 360 度包圍的音樂演出;由於此項技術需支援 360 Reality Audio 的音檔解碼,原本僅導入到 Sony 旗下藍牙耳機, Xperia 1 II 成為第壹款可搭配有線耳機實現 Reality Audio 播放的手機。

定位在整合多項功能於壹機的 Xperia 1 II 音質不太可能與專業播放設備 Walkman 抗衡,不過在啟用 DSEE Ultimate 後,確實以鑒賞耳機試聽,對如 Spotify 、 KKBOX 等串流服務,能適度的補正中高頻的延伸感,不過若與原始的 flac 檔案相比仍略可聽出區別,但至少筆者認為是可接受的,畢竟真的追求音質也不如直接購買 Walkman 。

雖然不太可能達到新世代 Walkman 的水準,筆者仍認為 Sony 重新為 Xperia 1 II 添加耳機孔絕對是利大於弊,畢竟現在主要的聆聽方式轉移到串流服務,能夠直接連接網路的智慧手機仍比起音樂播放機來的方便使用,同時縱使不敵專業播放機,搭配壹定水準的有線耳機,仍可發揮比多數真無線耳機更好的音質表現。

相機用戶肯定會喜愛的 Photo Pro 攝影功能

▲再度進化的獨立三鏡頭設計

不過此次 Xperia 1 II 對筆者而言,最驚艷的部分莫過於拍照,且並非單純是硬體的提升,更關鍵的是此次如同源自 CineAlta 專業錄影技術 Cinema Pro 翻版、來自 Alpha 與 RX 相機部門的 Photo Pro 拍照機能。

在鏡頭設定部分, Xperia 1 II 延續 Xperia 1 的獨立 3 鏡頭、設計理念,但除了三個 12MP 感光元件皆有壹定幅度的升級(標準鏡頭面積增加、廣角鏡頭具備自動對焦)外,亦從原本的三個定焦鏡頭( 16mm 、 28mm 與 56mm )轉變為如同搭配 16-35mm 、 24-70mm 、 70-200mm 的大三元鏡頭理念。

▲ Photo Pro 只能以實體快門觸發拍照

當然以 Xperia 1 II 的機身厚度設計,是不可能搭載真實光學變焦鏡頭模組的,故 Sony 的方式是以 16mm 、 24mm 與 70mm 三個定焦光學鏡頭組,搭配數位變焦的方式呈現數位大三元,不過仍強調維持三鏡頭獨立演算處理,同時在夜拍也並未如 Xperia 10 以主流的多張連拍合成,而是仰賴感光元件與基礎演算法,可說是比較接近傳統相機設計的邏輯。

不過就如筆者所說的,對於相機愛好者而言, Photo Pro 才是 Xperia 1 II 的神髓所在,且不光只是多數的主打機能(如超高速連拍)僅能在 Photo Pro 啟動,更重要的是 Photo Pro 的使用介面更符合數位相機使用者所習慣的設計;由 Alpha 與 RX 團隊操刀的 Photo Pro 介面,可說是 Sony 當前新壹代相機操作介面的翻版設計。

▲可將快門長按快捷設為快速啟動 Photo Pro

▲整體 UI 與 Sony 相機有相同的設計語言

不同於標準相機介面, Photo Pro 活用 Xperia 1 II 的 CinemaWide 超寬比螢幕,把取景集中在左側,右側則為類似專業相機的各項設定,並提供全自動、 P 、 S 與 M 等模式,同時也把 Alpha 相機熟悉的對焦顯示方式帶到 Photo Pro 當中,但同時也須使用實體快門鍵拍攝,就有數位單眼相機使用經驗的消費者, Photo Pro 的介面給人親切且熟悉的氛圍。

▲營造宛若大三元鏡頭切換的特質

▲介面酷似 Sony 當前的相機介面

同時,在 Photo Pro 調整相機焦段也更為有感,除了直接以焦段數字呈現三個鏡頭的切換外,搭配滾動式帶有焦段顯示的數位變焦,亦使 Xperia 1 II 像是搭配三顆變焦鏡頭拍攝,同時以焦段數字精確的掌握目前的情況,比起壹般相機介面只以變焦倍率的顯示方式,對有使用相機經驗的拍攝者,也更有助於掌控焦段的使用情況。

且雖然 Xperia 1 II 無法完全復制壹般相機的機械式人機互動設計,但直接把常用功能以獨立虛擬鍵區塊配置的設計,也使設定 Xperia 1 II 拍照參數猶如相機壹般方便,同時若擔心誤觸,右下角還有鎖定按鍵,能避免操作時誤觸導致設定跑掉;不過使用實體按鍵拍攝這點倒是有好有壞,機身扁平的 Xperia 1 II 不若相機有握柄設計握持時仍要小心避免手滑掉落。

▲部分拍攝的樣張

在這邊不談較復雜的技術問題,單純談使用經驗,筆者認為 Photo Pro 的拍攝表現才算是 Sony 賦予 Xperia 1 II 應有的水準,不光只是使用體驗上的差別,而是從影像的處理方式可感受出不同,使用 Photo Pro 所拍攝的照片,總感覺整體影像表現更為出色。不過更重要的是 Photo Pro 能夠輕松地掌握與改變曝光值,配合即時預覽拍出自己預期的曝光表現。

▲部分 Xperia 1 II 的樣張

若以筆者個人的感受,超廣角與標準焦段所拍攝的結果皆相當出色,尤其此次 24mm 焦段使用較 Xperia 1 更大的感光元件,無論是畫質或是低光源拍攝的結果都更好,超廣角 16mm 則在新添自動對焦設計後,更能依照拍攝的題材取得更凝聚的景深效果。

▲ 70mm 的表現是三顆鏡頭當中表現落差較大的

▲ 70mm 無損變焦道 200mm 的畫質

然而 70mm 長焦鏡頭的表現就算是三個鏡頭當中比較不理想的,首先是白平衡有較明顯的偏黃,其次影像品質也較差,且最近拍攝距離偏長,想利用較長焦的特質針對小型被攝體進行景深壓縮也不太容易。

▲在缺乏多張拍攝夜景合成之下的夜拍表現相對弱勢

另外,雖然 Sony 強調借由較大的感光元件能在不需壹段時間進行多張合成的情境拍攝良好的夜景照片,不過筆者認為從實際看到的結果,縱使是使用 24mm 鏡頭拍攝,在低光昏暗的環境的表現,仍較具備夜景模式的競品來的遜色,細節資訊相對缺乏,畫面的層次感也較差,個人覺得僅有光線相當明亮的情況才比較有實用性。

▲使用標準相機 app 拍攝的照片

雖以筆者的立場,手機的鏡頭只要有壹顆高品質、拍攝焦段泛用、光圈夠大的 24mm 廣角就相當充裕,不過以當前的市場趨勢,別說是高階手機、中價位主流機種沒有三鏡頭就會成為消費者詬病的理由之壹,也不難想像 Sony 現在會堅持在旗艦機搭載三鏡頭的配置想法。

然而 Sony 希望盡量減少多鏡頭演算的獨立三鏡頭配置是否符合大眾美學,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筆者不是要否定 Sony 的邏輯,而是對壹般消費者而言,他們追求的不再是真實的光學品質,畢竟在數位的時代,光學的缺陷有很多可透過數位彌補的地方,壹般消費者重視的是能否隨拍就有好照片。

但如同先前所述, Xperia 新產品策略是更著重在核心族群,鎖定在 Pro-Sumer 進階使用者,如先前 Xperia 1 搭載的 Cinema Pro 就是把專業攝影的設定與介面下放到手機,而 Xperia 1 II 則是更進壹步連相機也加以專業介面化,吸引特定消費族群的用意相當明確。當然 Xperia 1 II 也還是保有壹般相機介面,不過比起 Photo Pro ,使用體驗就遜色不少。 希冀以集團價值性殺出規格重圍的新世代旗艦。

更加完整的 One Sony in the Pocket

▲把 Sony 集團各領域技術凝聚在口袋當中是 Xperia 旗艦機的發展方針

當智慧手機發展至今,相較初期百家爭鳴各有特色,歷經多年的發展,在消費者喜好越來越分明, Google 允許品牌商能自定義的部分越來越緊縮,現在旗艦機種的特質日趨接近,除了對消費者造成品牌困難外,以品牌的立場,亦越來越難借由品牌價值與裝置特色守住核心消費者,也使得 Sony Mobile 決定走向以集結 Sony 集團產品特色為戰略主軸。

去年 Xperia 1 展現 Sony 的企圖心,不過當時雖在相機的硬體設定有導入 Alpha 的概念,不過當時操作介面仍較貼近公版設計,但此次 Xperia 1 II 不僅在相機硬體方面提升,還借由 Photo Pro 介面進壹步提供宛若 Alpha 相機與 RX 相機的操作感,更能引起傳統相機的中度以上使用者***鳴。

以產品的特質而言, Xperia 1 II 實現了將 Sony 集團各領域的影音娛樂與專業制作集結在能放進口袋的尺寸內,宛若壹把可呈現 Sony 所有面向的瑞士刀,藉以透過單壹裝置展現集團的技術力,實踐當初 Sony 自 Ericsson 手中取得 Sony Ericsson 股份後意欲打造的集團技術結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