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是古代諸侯王嗣子的稱號,明清兩代為親王嗣子的稱號。
世子嫡長子立世子,世襲親王爵位,諸子封為郡王。世子的正妻冊封世子妃。世子壹詞最早出現在曹魏時期,後來成為諸王嗣子改稱的稱呼。在朝鮮李朝,國王嗣子依中國制度封為“世子”,尊稱“邸下”。同樣是中國藩屬國的琉球國的王位繼承人也被明清兩代封為世子,但本國習俗稱之為“中城王子”。
曹魏以前,諸王嗣子稱太子,自曹魏始,諸王嗣子改稱世子,後世多以王爵嫡長子為世子。明清兩代親王嗣子稱世子。西晉時期,晉武帝封孫永為東莞郡王,從此開始,壹般封號為壹個字的王為親王(如秦王、晉王、燕王等),封號為兩個字的王為郡王(如岐陽王、汝南王、),明代,親王子除世子外均封郡王、世襲罔替。
世子由來和郡王由來
1、世子由來
周代時,天子、諸侯的嫡子稱“世子”,開始的時候世子只是個稱謂,後來,演變成冊封,也就是後來說的儲君,就是繼承父親的大兒子,但大多還是冊立長子,歷史上冊立少子為世子的也有。
例如:周宣王立魯武公的次子為世子最終引發魯國內亂,後世則稱繼承王爺、諸侯爵位者的正式封號為世子,多由嫡、長充任。
2、郡王由來
中國古代爵位名,“王”在夏商周時期是天子的稱號。漢朝建立後,劉邦分封功臣及皇子為王,這時的“王”正式成為爵位名,不過此時的“王”只有壹個等級。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