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的東西不是自律可以控制的。 其次,將應然問題放在現實角度來看待當今的大學校園的秩序維持問題。 最後,自律有其局限性,會因為個人的價值觀判斷的不同而產生新的問題。 要說“他律”,我們可以講:每個人,總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必須依靠他人的幫助。就像自己的後背,如果不借助他人或者工具,是看不到的。人在生活中,就有很多類似“自己的後背”這樣的盲點,無論妳如何嚴格“自律”,總是還有僅僅依靠自己,肯定做不好的地方。即使是“吾日三省吾身”的孔子,對於“聞過則喜”的子路,也是給予了相當高評價的。或許,修煉到孔老夫子的境界,確實可以更多地通過自我反省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但是作為大學生,很顯然,我們達不到這個境界… 大學生,處在壹個青春朝氣、蓬勃向上的年齡段,不可能像老成持重的成年人壹樣,凡事都自我約束得好好的——因為年輕人,就要去大膽嘗試,就該去探索、去求知,這是天性使然,也是大學生之所以是祖國希望的原因之壹 。所以,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律的作用,明顯大於自律——因為要探索要嘗試,就免不了容易出界,容易踩線。這個時候,他律就會幫助我們在安全範圍內,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獲得更好的效果。 舉個例子:好比學生們喜聞樂見的球賽,為什麽要有裁判?不能說所有球員都很不自覺,都不懂得自律,但是壹旦比賽激烈起來,自然看不清球是否出界了,看不到自己或者別人是不是越位了……因為球員的精力,都在球上,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裁判的他律,比賽是肯定進行不下去的……球員們的自律當然重要,但是,單單依靠“革命靠自覺”的自律,肯定是不行的;相反,只有有適當的他律存在,就能確保大家都在規則之內進行比賽,壹切都如水到渠成般的順暢…… 註意:他律,是來幫助我們的,而不是來限制我們的,壹個懂得良好地運用他律的幫助的人,才更容易成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不能說他不想當賢明君主,但是,如果他不能容忍魏征對他到處掣肘的嚴格他律,如果不是受到魏征的幫助,他必定不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他律,是外在的規律,主要表現在理性對個體欲望的約束、駕馭和把握上。這種理性不是個人的理性,是社會的理性,柏拉圖形象地將外在的理性和個人的內在欲望的關系,比喻為烈馬和馭手的關系,稱之為超自然的理性。 人的道德觀念的養成都是社會道德的理性 “命令”鑄造而成的,外在的強制力量不可或缺。沒有外在的強制力量,道德的建立就無從談起。 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條件,自律是在他律的作用和影響下,人們在內心深處逐漸形成的壹整套潛移默化、自覺遵守的規範;自律又是他律的極好補充,把他律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準則,主動遵守這些規範,這對社會發展的意義同樣重大。社會成員的行為如果僅僅依靠他律來規範,全體成員沒有絲毫自律意識,整個社會就會始終處在矛盾對立之中。這種社會也是不可想象的。 社會這部巨大而精密的機器,並不能僅僅依靠每個人的自律就保證順暢地運轉,還要依靠他律。如果站在社會架構和運轉的角度上看,他律甚至比自律更為重要,因為作為他律具體化的道德規範、法律、契約、信用保障、現代制度、社會監督等等,***同構成了社會的外部條件,離開了這些,整個社會將不能正常運轉。 我先闡述壹下我方觀點: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他律重於自律。所謂他律是指依靠外界事物來約束控制自己的行為;而自律則指社會中的個體要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無論自律和他律,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個人文明習慣養成。“國有慣養成中占有的地位,但相對於他律,自律有以下幾個弊端
1自律的標準是分散的,不統壹的。自律所依據的標準是人的內心準則。在當今社會,社會意識的多元化趨勢使得個人的內心準則即價值觀多元化。而不能予以控制
2自律不能長期穩定的發揮效用。“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人做壹件好事很簡單,人做壹生好事卻很難。而他律的約束壹般是穩定,長期地對人發揮作用。
3自律對人的行為的控制力是薄弱的。自律依據的內心準則的權威性必須通過他律的社會輿論與法律規定在確立,沒有他律,就無自律的權威性。權威性消失,又如何使自律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反之他律有以下幾個好處
1他律由他人引導,約束,有壹定的標準,不象自律可波動性大,不能確保文明習慣的養成。
2他律對中學生的文明習慣的保持有可靠性和長久性
3他律具有權威性 可見,他律相對於自律有很大的優越性。因而我們要貴自律而重他律。 而且,自律必須由他律引起。人最初並無自律意識,在成長過程中文明習慣受他律約束,培養,才建立起自己的內心準則,因而自律是他律的內化,他律被輕視,又何言他律的內化。 歷史的車輪不停的運轉,他律是養成文明習慣路上的關卡,把不文明淘汰,引導走向文明!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靠自律還是他律。
關於自律與他律孰輕孰重的問題 對方辯友存在以下幾方面的認識錯誤:
1 對方辯友把他律與自律分割開來我們所辯論的觀點是自律與他律哪個更重要,而非要自律還是要他律。
2 過分高估了自律,人的認知是有限度的,意識形態也是分散和不統壹的,在不同意識形態的控制下,自律如何在社會中達到統壹,進而附和社會的利益,推動社會發展。
3 人是利益主體,利益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根本關系,在利益的驅使下,自律所依照的道德法則只能成為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負。因而必須用他律加以規範。
4 自律由他律引起的,是自律的內化,沒有他律,自律就沒有形成的基礎,離開他律的自律只能是無律。
5 他律的對象並非局限的,他律不僅針對有錯誤行為的主體,而且對於沒有發生這種行為的主體也有約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約束法行為的主體。
6 社會發展至今各項工作都必須納於他律的範疇中才能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發展,總體看來,他律重於自律。自律是指自己約束自己,自覺遵守道德;他律是指靠外界督促、約束來遵守道德。 壹,壹個人從小的任何習慣都與家庭環境影響有很大的關系.父母親人的言談舉止都會影響孩子的習慣.若從小養成了好的習慣,則長大後相對來說會比那些不好習慣的人有更強的自律力. 二,社會習慣也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壹個人生活工作都離不開與別人相處的環境,壹個團體的文明習慣絕對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及思想,這就是潛移默化的結果. 三,壹個工廠往往有成千上萬的員工,而這些人員又來自不同的環境,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盡相同.在這基礎上,靠個人的自律是很難改善或影響這麽多員工的習國法,家有家規”。他律在個人文明習慣養成起到極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認,自律也在明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