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五峰鋪鎮的地域地理

五峰鋪鎮的地域地理

五峰鋪擁有“紮臺戲”、“藍印花布”等傳統文化。其中“藍印花布”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紮臺戲”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邵陽縣二中坐落在南路重鎮五峰鋪,地處三縣三市交界的中心區域。邵陽市到永州、邵陽縣到衡陽的兩條省道在這裏交匯。高霞山,雲霞山,破頭寨,三角嶺,小眉山五峰秀出,屏障於學校東南。清幽的檀江水悠悠南來,繞經學校後,逶迤西北而去。 1000多年前,五峰鋪鎮人首創了“藍印花布”,2008年4月,“藍印花布”被正式批準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壹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采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制成。

據《邵陽縣誌》、《寶慶勝攬》記載:唐貞觀時期,邵陽境內棉紡織業興起,邵陽人在苗瑤蠟染的基礎上,首創以豆漿石灰代蠟防染的印染法。至明清兩朝,由於水陸交通發達,資江直抵長江,武漢有專用的寶慶布碼頭。當時邵陽商賈雲集,成為華南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藍印花布生產、印染、銷售中心,被譽為藍印花布之鄉。

從民國後期起,由於被機制洋布和現代印染花布所取代,邵陽藍印花布逐漸從現代生活中淡出。解放初,僅邵陽縣城就有8家大印染作坊、30多家中小染坊,但到1986年,最後壹家藍印花布印染廠在邵陽縣五豐鋪鎮倒閉了。“衣被天下”的邵陽藍印花布已瀕臨滅絕,存世的老藝人屈指可數。

自2003年起,五峰鋪文化站站長陳克文在五峰鋪鎮調查、收集流失的藍印花布。2004年,在壹個老藝人家樓頂的天窗裏,他找到了壹套古老的藍印花布的印染印版和圖案。他們整理材料,拍攝藍印花布工作流程,幫助爭取恢復印染的作坊,幫助老藝人重操舊藝,請老藝人傳授技藝幫帶徒弟,傳承和保護古老的傳統民間文化。隨著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塵封已久的邵陽藍印花布被重新喚醒,走出江湖。 五峰鋪鎮“紮故事”又稱“紮臺戲”,是流傳於邵陽縣五峰鋪鎮、白倉鎮、古城邵陽壹帶的民間藝術,它用“紮“的藝術把某些戲劇故事的主要人物刻畫出來,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據《邵陽縣誌》、《寶慶府誌》、《寶慶攬勝》記載:“相傳二百多年前,古老繁華的五峰鋪鎮突遭大火焚燒,這時仁慈的“火神菩薩”顯靈,及時搭救黎民,才避免了壹場毀滅性的災難。人們為感謝“火神”,特修建“三星廟”,內供“火神”尊像,並定每年6月19日火神生日舉行紮故事進行祭祀。此活動代代相傳,流行至今。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這壹古老藝術重現昔日光芒,在市、縣多次重大慶祝活動中深受領導和群眾高度贊譽,因此五峰鋪也成了紮故事藝術之鄉。

紮故事又是壹種高空藝術,其主要操作流程是:先選出有膽量、扮相好,而且有壹定表演能力和高空應急能力的童男童女。將他的化妝、著裝成各種戲劇人物形象,利用力學平衡原理,上下疊起,紮在長4 米、圍14厘米的鐵桿上,鐵桿插在長、寬、高各1米的彩箱上,再由8個壯漢擡著沿街表演。

五峰鋪紮故事主要作品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和古典文學作品,如《白蛇傳》、《劉海砍樵》、《西遊記》、《楊家將》等。五峰鋪紮故事以其“驚”、“奇”、“險”的特點倍受人們青睞。可是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加上老藝人大都年歲已高,年輕壹代無心學習,五峰鋪紮故事面臨後繼無人,急待我們搶救與保護。 邵陽縣二中,誕生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1939年,邵陽縣籍的呂子哲、蔣希乾等名人誌士,順應時勢所需,本著“創辦學校,培育人才,救濟失學”的宗旨,創辦了壹所“湖南省應時初級職業學校”。後因種種原因,於1940年11月定名為“湖南省私立應時初級中學”。1944年秋,日軍入侵五峰鋪,學校被迫停辦。1945年春,為躲避日寇的騷擾,曾三異校址,直到秋季日寇投降,才得以回遷五峰鋪原址。1953年,學校由邵陽縣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邵陽縣立初級中學”。1958年,學校升格為完全中學,更名為“邵陽縣第二中學”。1969年,縣辦中學下放,由五峰鋪公社接管,改名為“五峰鋪公社中學”。1974年,高中由縣統籌部署,恢復“邵陽縣第二中學”校名,並沿用至今。

五峰鋪鎮現有邵陽縣二中、青雲中學、六裏橋中學、五峰鋪鎮壹完小、五峰鋪鎮二完小、眾和完小等學校。各級學校的教學質量都是邵陽縣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