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浯嶼的遷往廈門

浯嶼的遷往廈門

嘉靖年間,浯嶼水寨遷往廈門。起因是,景泰三年福建巡撫焦宏認為浯嶼水寨“孤懸海外,”難於駐守、管理,議將其移至廈門(14)。同年,“尚書薛希璉經略海上,以其地孤遠,奏移之。嘉靖間移入廈門。”(15)胡宗憲《籌海圖編》卷四《福建事宜》雲:“浯嶼水寨原設於海邊舊浯嶼,……不知何年建議遷入廈門地方”,到底何時遷寨?顧祖禹的《讀史方輿記要》(卷九十九)以為是成化年間遷移。《廈門誌》對此也無把握,只好存二說待考,壹是景泰三年說;壹是正統初年說。

筆者以為遷寨時間當在嘉靖初年。按劉天綬修,林魁、李愷等纂,成書於明嘉靖十四年的《龍溪縣誌》記載:“浯嶼……官軍備倭者置水寨於此,今遷於嘉禾裏(廈門別稱),此地遂為倭盜泊舟之所。”(16)《龍溪縣誌》主筆是林魁,魁為弘治十五年(1502年)進士,歷官雲南兵備副使、廣東參政,著有《白石野稿》十七卷,文筆以嚴謹著稱,修誌也當詳實。他纂《龍溪縣誌》於嘉靖十四年,以“今遷於嘉禾”句度之,遷寨時間必與纂誌時間相近,也就是嘉靖十四年(1535年)之前不久。況且,又有《泉州府誌》和《同安縣誌》佐證之。

遷至廈門中左所之後的水寨,仍沿用“浯嶼水寨”舊稱,為區別水寨,明人即改稱浯嶼島為“舊浯嶼”如張燮在《東西洋考》卷八《稅珰考》中雲:“舊浯嶼元系彼國通商處所。”(17)水寨遷後,浯嶼島頓顯空虛,遂為盜倭之淵藪。“舊浯嶼棄而不守,遂使番舶南來據為巢穴,是自失壹險也。”(18)“(水寨)遷於廈門,而故地遂為賊船巢窟。”(19)“至(嘉靖)二十六年,朱紈為巡撫,嚴禁通番。其人(指葡萄牙殖民者)無所獲利,則整眾犯漳州之月港、浯嶼。”(20)鑒於舊浯嶼之險象環生,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都禦史王詢請分福建水軍為三路,各領以參將。泉漳壹路駐詔安、南日、浯嶼、銅山、懸鐘等處,皆聽節制。四十壹年(1562年)總兵俞大猷請備沿海墩臺,以備瞭望。四十三年(1564年)巡撫譚綸請復五寨舊地”(21)雖然復水寨於故址之議沒結果,但“隆慶四年(1570年)增設浯銅遊兵,統以名色把總壹員,兵五百三十六名,駐中左所”,(22)“萬歷二十年(1592年)移南路參將駐鷺門,居中調度,轄銅山、浯嶼二寨,浯銅、澎湖二遊”。(23)直到萬歷三十年(1602年)浯嶼水寨仍在廈門中左所,水寨在廈門歷時70年左右。至於舊浯嶼的防衛則由巡哨水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