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菲爾是誰啊?
艾菲爾出生於1832年法國東部的第戎城。他的父親是軍隊的文職人員。母親是壹位富有想象力的婦女。19世紀中葉,拿破侖第壹帝國滅亡後,法國經濟壹片蕭條。為擺脫家境的貧困,艾菲爾的母親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決定單獨經營壹家煤棧。於是就將艾菲爾交給外婆撫養。 艾菲爾的外婆心細善良。正是由於長期受到母親和外婆耳濡目染的影響和教育,艾菲爾從小養成了善於獨立思考、 大膽設想、勤學好問的好品格。這就為他日後成為壹個出類撥萃的工程師奠定了基礎。艾菲爾12歲進入本地的壹所皇家中學學習。開始時他的學業不算好,中學畢業也沒能考上著名的巴黎理工大學。 他並不灰心,刻苦地補習功課,到了20歲那年,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培養工程師的技藝學校。在那裏他租用了單身宿舍,經常擠在桌子和火爐中間通宵達旦埋頭讀書。不久,他以良好的成績領到了工程師的畢業文憑。 技藝學校畢業後,艾菲爾經朋友介紹進入西部鐵路局研究室任工程師。從此艾菲爾踏上了壹個建築結構工程師的工作道路,為人類的進步與文明貢獻自己的才華。 1860年,艾菲爾完成了當時法國著名的波爾多大橋工程,將長達500米的鋼鐵構件,架設在跨越吉隆河中的6個橋墩上。這項巨大工程的完成,使艾菲爾在整個工程界的名聲大振。 艾菲爾肯鉆研,敢革新,大膽使用鋼材和混凝土,使土木建築從“土”和“木”中解脫出來。他為設計鐵塔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僅設計圖紙就有5000多張。這些寶貴的資料,作為艾菲爾涼鞋勞動的結晶,至今仍被人們妥善地保存在巴黎。 艾菲爾這個在人類建築史上創造奇跡的工程師,將永遠被人們懷念。 自由女神像高高聳立在紐約港,象征著美國,象征著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女神高舉火炬屹立在美國國門已有215年了。雕塑這座雕塑的,是法國的弗雷德裏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人人都知道這座雕像,但很少有人聽過這樣壹個故事…… 她是美國的象征,卻是壹位法國雕塑家的傑作。 在世界上,跟這樣巨大雕塑像壹樣齊名的藝術品寥寥無幾。這就是那高達93米,俯瞰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她高高聳立在那裏,象征著美國,象征著自由的崇高理想。那麽,誰能說出這位雕塑家的名字呢? 他的名字叫弗雷德裏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巴托爾迪是19世紀末的壹位偉大的多產的藝術家。他於1834年8月2日出生於壹個居住在法國的意大利家庭。在青年時代,他就酷愛雕塑藝術。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發動政變推翻第二***和國後的壹天,巴托爾迪在街頭目睹了壹樁使他永生難忘的事件。當時壹些***和黨人在街上築了路障。那天傍晚,壹位年輕姑娘手執火炬,高呼“前進!”的口號,沖越過路障。波拿巴的士兵向她開槍,當場將她打死。巴托爾迪被這情景嚇呆了。從那以後,這位無名的姑娘成了他理想中的自由的象征。 這位藝術家要雕塑巨像的念頭是他在埃及的壹次旅行中產生的。在埃及遊歷期間,他的壹本本素描簿上畫滿了古埃及的大型雕塑。他寫道:“那些鎮靜自若、宏偉莊觀的花崗石雕塑使我心曠神怡。他們那既慈祥又冷漠的眼神好像藐視當今世界,極力註視著無限漫長的未來世界。” 創作這壹藝術傑作是巴托爾迪在1865年遇到當時法國著名自由主義者,美國和美國民主的熱情贊美者愛德華·拉布萊後才開始構思的。意識到美國將要在1876年慶祝獨立壹百周年,拉布萊提議法國應該向美國贈送壹件可觀的禮物。這個提議激發了巴托爾迪的想象力。他建議雕塑壹座自由的紀念像,並主動提出願意奉獻自己雕塑藝術的才能。 他沒多久就找到了壹位模特兒。在壹次婚禮中,他巧遇讓娜·埃米麗巴赫·皮瑟。她是壹位美國的,具有女神般體態的淺黑形白神女子。巴托爾迪成功地說服了她為他那“照亮全球自由”的女神像作模特兒。她後來成為他的妻子。然而,自由女神像卻更像他母親那古典的嚴峻的面容。1869年,自由女神像的圖案已初步畫好。但是,1870年的普法戰爭不得不使他推遲這宏偉的工程。他放下鑿子,拿起刀,參加戰爭。戰爭以失敗而告終。巴托爾迪要雕塑紀念像的決心卻更大了。 他渴望著親自到美國看看。於是他於1871年6月遠航美國。當輪船在晨曦的微光中駛入紐約港的時候,他被那伸向海灣的貝德羅島的壯觀景象深深吸引住了。“我的自由女神像壹定要建在這裏。”他想道,“就在這裏,人們最早覺察,發現新世界;就在這裏,自由的光輝照耀著兩個不同的世界。” 為了求得人們對工程的支持,他在美國遊走了三個月。壹回到巴黎,他就急於要動工。但是經濟來源問題仍懸而未決。1875年1月,拉布萊創建了法美聯合會來籌款。作品將作為禮物贈送給美國。他們只要求美國為自由女神像提供基座。 沒等到籌款運動有結果,巴托爾迪就在壹個大廳裏開設了壹個雕塑室。當時原料的選擇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他知道沒有保護雕塑像的前扶架,女神像是不能在高空中矗立的。鐵、銅和石頭卻太重。因此,他決定用銅片鑲釘的辦法,但是空心的巨像怎能抵禦來自浩潮大海的強大風力呢? 著名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很快制作了壹座不朽的巨像,並設計了壹座由四只腳嵌人基座的8米深的石選臺,形似鐵塔架的鐵結構。三個分桿,每個15厘米厚,用來堅固鐵結構。然後再將女神像的“銅”皮壹塊壹塊地鑲到“骨架”上去。1875年6月,女神像已成形,神像的四肢的模子先用石頭和石膏制成,然後用木頭復制。工人們把2毫米厚的銅片嵌到骨呆上,用鐵錘錘打成形。 1875年11月,法美聯合會在巴黎舉行宴會,法國總統和美駐法大使應邀出席宴會。自由女神偈擺在宴會廳裏。從那晚以後,法國開始大量捐款,而美國卻遲遲不感興趣。巴托爾迪堅信自由女神像是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征,1876年他參加在費城舉行的慶祝壹百周年博覽會。為了引起公眾的註意,巴托爾迪把自由女神的執火炬的手在博覽會上展出,僅僅手的食指就長達2.44米,粗為1米多,指甲為25厘米厚,12個人可以站在火炬的邊上,參觀者望而生畏。 從費城運往紐約,這只大手轟動了美國,美國人這時才認識到法國要向他們國家贈送的禮物的藝術之美。昨星期前還是默默無聞,現在巴托爾迪卻壹舉成名,美國國會立即通過決議,正式批準總統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請求,貝德羅島也被確定為建立女神像的地點。 當巴托爾迪回到巴黎時,埃菲爾的框架已經在他雕塑室附近的壹塊空地上支起。不久以後,自由女神像以她那光彩奪目的姿態出現在巴黎。人們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 1884年8月5日,第壹塊花崗石安裝在貝德羅島,並開始了為期二年的建造女神像基座的工作。 女神像勝利完工了,人們可以經常看到壹個身穿灰色方領長大衣,飄系著蝶形領帶的黑頭發、黑胡子的人在盧昂港碼頭上焦急地踱步。他就是巴托爾迪。他親自負責把女神像裝上軍艦運往紐約。包裝女神像那重達120噸的鐵和80噸的銅整整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從巴黎運往盧昂需要壹列有刃只車廂的火車。當時最大的起重機用了16天的時間才把這些寶貴的神像部件裝上車。 1885年6月17日,軍艦在美國軍艦的護航下抵達紐約港。幾千只船鳴笛致意,碼頭上,甲板上人山人海,全城向女神像的到達致以熱烈的歡迎。在以後的6個月中,75個工人,像螞蟻似的爬在神像上,用三十萬只螺栓把女神像的100多個部件拴釘在架上。火炬終於在十月中旬安裝完畢。克林弗蘭總統在揭幕典禮上發表講話,而巴托爾迪卻無處尋找,他仍在裹著法國國旗的自由女神像的頭上。當下面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時,他知道講話已結束。他拉開系國旗的繩子,國旗在空中高高飄揚,自由女神像向觀眾露出了她莊嚴的面容。巴托爾迪後來成為法國榮譽軍團司令和紐約市名譽市民。他於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象征自由的藝術品為他留下了不朽的功名。 自由女神高舉火炬屹立在美國國門已有215年了。她目睹了1700萬移民從她身邊經過,來到美國尋求新的生活。她經歷了颶風、洪水和戰火而依然聳立。 從1886年誕生到現在,自由女神第壹次需要人們的幫助。1982年,美國國家園林局的工程師向裏根總統報警,自由女神像的現狀令人擔憂。她的內體由2000個支撐鐵桿加固組合,由於長期的腐蝕,許多鐵桿銹得只剩下原來的壹半。她那重20萬鎊的銅皮外衣也被空氣、酸雨等腐蝕得比原先薄了許多。火炬的壹部分曾落人過紐約港的海中,因此整個火炬和右臂的壹部分將更換新的。 裏根總統動員全體美國人來拯救這座雕像,以體現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那種精神。總統知道,這座高151英尺的雕像並非由法國政府建造,而是由壹個叫做“法美協會”的民間組織發起,集資200萬法郎(當時相當於40萬美元),由雕塑家弗雷德裏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花了九年才制作完成的。如今,壹個與當時在法國集資建像相似的募捐運動在美國興起。 在官方尚未發起這場募捐運動前,美國人就已開始慷慨解囊了。1982年9月初,康涅狄格州的布列波特市有壹個專為貧苦兒童服務的玩具中心被火燒毀,富有同情心的美國人從各地捐贈了壹筆足夠的錢,使這個中心在聖誕節前又重新開放。這個市的市民並沒有為此而發出數以千計的感謝信。他們認為,為修整自由女神像出力是對國家和人民最好的報答。他們開展了募捐活動,僅小學生捐的10美分和5美分的硬幣就達3600元。 在紐約的壹個退伍軍人組織舉辦了壹場遊樂晚會,募集到1100元。澤西市的壹個婦女俱樂部提出捐贈的銅幣為有趣的口號,希望會有好的收獲——“您捐贈的銅幣將用來仆補自由女神的銅袍。” 1986年10月28日,經過修復的自由女神以新的風采迎接了自己百年“誕辰”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