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風景區景點簡介:
龍洞,在濟南近郊東南15公裏處的龍洞山上。相傳,唐堯時,有孽龍在此興風作浪,造成水患,大禹治水,前來捉拿,孽龍鉆山逃遁至今留下深洞。故此山又稱禹登山。這裏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至宋代就成為遊覽勝地。清代著名學者孫星衍詠詩贊曰我遊龍洞驚奇絕,畫不成圖口難說。該景區包括龍洞山、佛峪、馬蹄峪。
1.龍洞山位於濟南郊區姚家鎮龍洞村南,峰巒疊嶂,山勢峻拔,危巖橫出,因山中有龍洞而得名。這裏,山勢奇絕,北有老君崖、鳳凰臺環拱如門,南有獨秀峰、三秀峰突兀環列,形成峭壁圍繞的山峪,名龍洞峪。峪口兩側為老君崖,崖下有老君井,傳說太上老君曾於此煉丹。與老君崖相對,洞側為鳳凰臺,相傳昔日為鳳凰棲息之地。兩山對峙,谷地清溪流淌,山清水秀。深谷之南迎面巨峰危立;叢木簇擁,白雲繚繞,風光奇奧,稱白雲峰。由此向西,穿過壹段峽谷,便到達龍洞峪腹地。這壹帶危峰壁立,陡峭如削,似神工鬼斧所為。其內,魏晉以來建有名剎。宋英宗治平四年(1076),賜名壽聖院。殿內祀龍王、龍子、龍女、金龍等神像,香火盛極壹時。天旱禱雨必應,故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又封此處為順應侯。金統年間,再晉封為靈慧公。如今寺院已傾毀,然而兩株高齡的銀杏樹卻枝繁葉茂。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鐫刻的石碑尚存,上面記載著該山龍神降雨的故事。寺院舊址南側高峰是鷲棲巖,巖巔矗立七級石塔,高12米,形如西安大雁塔,名報恩塔,建於宋政和六年(1116年)。塔身佛龕內,供奉著觀音像,塔下舍利室中,置有林立(今山東惠民)開元寺東大聖院僧人宗義的舍利,塔正面嵌建塔碑記。鷲棲巖北側,獨秀峰孤標雄拔,石壁上布滿宋元以來拜河龍神,遊覽勝跡的大字摩刻十余種。其中有宋代政治家範仲淹之子,齊州知州範純仁元豐四年(1081年)的題刻。這次摩刻有的字高三尺,氣勢雄偉,神韻瀟灑,堪為奇觀。兩峰中間,為壹巨大平直的峭壁,像屏風,人稱錦屏巖,巖上翠柏懸生,荊榆點灑,山花綴飾。壁間鑿有白雲無盡、錦屏春曉等巨字石刻,其中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濟南名士柳文洙所題的壁立千仞,筆劃可容壹人。每至春日,山花燦爛如繡,被譽之錦屏春曉,舊時列為濟南八景之壹。與錦屏巖對峙的西南側峭壁間,即為著名的龍洞。洞口高2.7米,寬1.3米,兩側石壁刻有對聯:真氣森噴薄,神功接混茫,為清朝同治年間濟南知府龔易圖所書。
洞東西相通,長約百米。進得洞來,初為高敞穹隆石室,大可容數十人。筆尖鐫刻佛像三組,五十余尊,其中三尊高4米,為東魏天平年間作品,法相端莊,風格古樸。其他多為隋代鑿建。繼而向裏,洞身變狹,忽斂忽舒,曲折盤桓,深邃幽奧。洞內怪石橫出,鐘乳倒掛,石花叢生,水珠下滴,鏗鏘有韻。穿出洞口,豁然開朗,北側石壁上鐫宋元以來題記多方。與龍洞進口相隔不遠處也有壹洞,懸於陡壁上,無路可通。壽盛院西北方向,也為深澗,甚寬綽,內有金沙泉、白龍泉、黑龍泉。昔日水勢很大,泉水匯為深潭,故又分別稱為黃龍潭、白龍潭、黑龍潭。再向西為天梯,坡陡勢險,須貓腰爬行。兩側峭壁如斧劈,甚狹,仰望,僅看藍天壹線。順梯而上有壹平臺,翠柏蘢蔭,可於此小憩觀景。三泉西南為藏龍洞,地勢險峻,兩側山崖垂直對峙,山勢峻崢,澗谷蜿蜒曲折,古木蘢蔭,幽奧陰森。
2.佛峪佛峪景區,位於龍洞山景區洞南側,四面環山,重巒疊嶂,林木蔥郁,山花爛漫,清泉淙淙,古寺深藏,環境清幽染秀。沿著林蔭小徑,跨過涓涓小溪,行約1公裏,進入空闊的圓形山谷,俗稱蘿圈峪,為佛峪景區最佳處。山西北側南靈臺山半腰石崖上,有壹座古老的寺院,名般諾寺,據明成化年間碑文記載,寺院為隋文帝時創建;距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寺院有墻院相圍,形成壹個幽靜的院落。南側路間,有座四柱三樓式木結構彩坊,額題佛峪勝境。過木坊沿石徑進入山門,東側為偏房,端坐在懸崖之下,西側為長廊,危立於峭壁之上。長廊下臨深澗清溪,憑欄南眺,可見峰巒絕壁,壁上叢生翠本野藤、山花芳草。廊北,石崖橫空探出,狀如披廈,崖下原有佛殿,時有嵐煙薄霧繚繞。佛殿西側石壁上,蘚苔碧綠,石縫中清泉漱玉泄璣,緩緩滑動,滴落於白石小潭內形成壹泓碧水,名曰:露華泉,又因水香如甘乳,故又名乳肖泉。昔日寺內僧人即以此水烹茶為飲。近泉巖壁上,鐫有六殿泉廚石刻。細流之上,懸崖飛墜,上鐫佛像數尊,多為隋開皇七年(587年)至唐乾元二年(759年)的作品,還有唐開成二年(837年)寺內眾僧與佛教信徒為紀念大德和尚所鐫刻的《大唐金剛之會碑》,以及《石彌勒像贊》等石刻。崖壁上,還鐫刻有明清時代的大字題刻林壑尤美、巖阿仙境、別有洞天、含靈館真等。幸懸崖險峻,難以攀登,這些佛像未遭厄運,至今仍完美無損,其題記也清晰可辨。寺院西側,石壁千仞,上懸鐘乳、石花、石幔,蔚為壯觀。寺東側,壹峰危巖孤立。峰頂為平臺,相傳大禹治水,曾駐足於此,故稱禹王臺,俗稱釣魚臺。臺上有亭,四周山崖綠縈翠繞,名曰環翠亭,又名聽瀑亭。向南對面濃蔭下,觀音堂明滅可見。置身於亭中,清風送爽,滿目蔥蘢,令人心曠神怡。環翠亭東側巖壁上,有壹名泉,稱林汲泉。其北側60余米處,懸崖壁立,山泉之水從崖頂飛流直下,形成瀑布,有巨有細,噴珠飄練,跌落在崖前澄澈的清潭內,然後漾溢而出,流淌在彎彎曲曲的峽谷中。若有山風吹來,林聲、濤聲交織在壹起,轟轟作響,猶如海嘯。
3.馬蹄峪馬蹄峪,在龍洞景區的東北部,地勢平緩寬廣,植物繁茂,種類眾多,以林茂境幽為特色。區內有白雲庵、幽林、白雲洞等景點。峪內清泉涓涓,蓄水成池。池內碧波粼粼、水草青瑩。昔日臨池有庵,名曰白雲庵,房舍錯落,林木掩映。水池東側,有大面積的密林,地形起伏,富於變化。密林深處,壹山峰高聳雲端,曰白雲山,峰下陡崖處有白雲洞,洞下碧水壹泓,為白雲泉。幽洞、泉池,隱於密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