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銅川最有名的小吃是什麽?

銅川最有名的小吃是什麽?

銅川原稱同官,地處陜西省中部、關中盆地和陜北高原的接交地帶,與延安、渭南、鹹陽3個地市毗鄰。

1、 銅川大刀面

銅川大刀面是陜西銅川著名的漢族小吃,主料是豬肉,面粉。工藝采用熬煮氽燉燴燜等方法。面條筋道,細長光綿,香味濃郁,制法精堪。

刀:長二尺二寸,背前端寬三寸,背後端寬四寸,老秤重十九斤。

切:右手提刀,左手按面,邊提邊落,案隨刀響,刀隨手移。

面:搓成絮,木杠壓,成硬塊,盤起回性,搟開壹毫米厚薄後拎搟杖疊起成半圓形。

藝高者膽大,揮刀自如,面細如絲,水開下鍋,兩滾即熟,澆上幹[火覽]肉臊子,壹口未咽,急嚼第二口,壹碗下肚,又等不及等二碗,三碗吃畢,滿頭熱汗,鼻耳暢通,還想再吃,肚腹難容,壹步徘徊,怏怏離去。

銅川出煤,下礦井如船出海,鄉俗有下井前吃長面,以象征拉魂。故至今礦區多集中大刀面館。外地人傳:賣大刀面的多姓關,是關公後世,或姓包,是包公後裔。此言大謬。銅川東關壹家賣主,夫姓華,婦姓陳,皆是關公包公當年所殺之人的姓氏。問及手藝,祖傳。再問:先祖出身?則馬場鍘草夫。

2、宜君窩窩面

窩窩面始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凡是品嘗過窩窩面的人,都為它豐富的原料、特殊的風味、考究的技術、精細的刀工而贊不絕口。許多人都以遊覽藥王山、品嘗窩窩面為快事。宜君流傳著這樣壹句話:“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宜君窩窩面”。

宜君窩窩面食品用料

窩窩面的原料有:精粉、蘑菇、雞蛋、肉米、核桃仁、木耳、蒜苗、廣米、姜、蔥、粉面、香油、醬油、味精等。

宜君窩窩面制作方法

用雞蛋和面(比例為1個雞蛋1兩面),面和好後,以案上搟平(約2至3分厚),切成筷子粗細的條,再切成方丁。將切好的面丁在幹面中拌勻,用筷子的園頭將面丁壹個個都戳成園窩形。湯鍋從旺火上,加清水燒開,將窩窩面下鍋煮熟,撈出置湯盤中,將肉末在油鍋中煽炒後,放入湯盆中,加入雞湯和蔥、姜末、鹽、調料適量,然後加入窩窩面,上籠蒸透取出。蘑菇3錢(每碗量)單鍋加入水1市斤,另鍋蒸約30分鐘,撈出,涼水洗凈,切成片,旺火加熱,放入主、輔料,加入蘑菇湯或雞湯,盛入碗,再撒上核桃仁、蛋餅絲、蒜苗或蔥絲,最後滴香油即成。

3、乒乓幹饃

乒乓幹饃又名疙瘩饃,陜西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以上白面粉加入油、鹽、調料烤制而成。狀似橢圓形乒乓球,小巧玲瓏,久貯不壞,雖值寒暑,無需加熱,亦不用菜肴佐餐,食之酥脆、香鮮、味長,為 旅遊 上乘食品。

乒乓幹饃制作方法

1 先將4500克面粉放入盆內,兌入清水(夏涼、秋溫、冬春熱)1750克,堿面用開水溶化倒入面盆內,揉和成水面團後,再把500克幹面粉摻入水面團裏,撕紮光滑餳之。

2 把食用油、食鹽、花椒面放入壹個小盆內攪拌均勻即成調味品。

3 將餳好的水面團分成塊,先取壹塊揉成長條,揪十個面劑做壹爐。方法是,取壹個劑子摁扁,揪壹個面秋蘸上調味餡,包入面餅裏,用搟杖搟成圓餅形,放入鏊上(鏊上不抹油)兩面烙成淡黃色後,再放到鐺裏烤熱取出即成。

4、褲帶面條

陜西人吃面條講究越長越寬越厚越好,關中精面粉制作的面條,其長、寬、厚就像皮帶壹樣,煮好後調以佐料,吃起來滑而不膩,別有壹番嚼頭。

褲帶面條做法

主料:低筋面粉

輔料:水、胡蘿蔔、蒜苔、幹黃花菜、黑木耳、豆腐、蔥、姜

調料:味精、食鹽、五香粉、辣椒粉、生抽、陳醋做法

褲帶面條

1、準備制作素臊子的食材:胡蘿蔔半根,蒜薹100g,幹黃花20g,幹木耳20g,炸豆腐80g(黃花、木耳、胡蘿蔔、豆腐這些都是陜西臊子常見的食材,還可以根據季節選擇時令蔬菜,例如豆角、蒜薹、土豆等等,每種食材的量可隨喜好搭配),胡蘿蔔切成丁,炸豆腐切丁,蒜薹切丁,黃花木耳泡發後切碎。

2、熱鍋倒入壹大勺油爆香蔥姜末先倒入胡蘿蔔翻炒,再依次倒入黃花、木耳、炸豆腐、蒜薹翻炒兩分鐘左右(如果鍋太幹可以加入小半碗水),加入半小勺五香粉。

3、加入壹小勺鹽即可,乘出備用。

4、中筋面粉加鹽3g,堿面四分之壹小勺,慢慢加水和成較硬的面團醒制,每隔二十分鐘揉壹下直至面團光滑(大概240-250g水,切記面團不能軟了,醒制之後面團還會變軟)。

5、這時候面團按扁開始搟面,面團經過醒制會變的比較軟。

6、搟成1-2mm左右的薄片,中途需要撒玉米澱粉防止沾粘(搟面是個技術活需要不斷地練習,所以這裏只是展示給大家,帥不才做的也不很好,請搟面大師輕拍)。

7、切成三指寬的面條(可寬可細,陜西褲帶面除了搟出來切成褲帶狀的還有抻成褲帶狀的面條——biangbiang面)。

8、水燒開後面條大火煮熟。

9、油勺熱20g左右的植物油(菜籽油最佳)。

10、面條撈出,澆上臊子放上半大勺辣椒粉、蔥花和鹽,油熱後微涼壹下潑在辣子面上,最後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味精、生抽還有醋拌勻即可

5、鹹湯面

鹹湯面是耀州特有的傳統小吃,經濟實惠,食用方便,人們喜作早餐。

鹹湯面,鹹辣出頭,筋韌爽口。碗內生姜黃、蔥韭綠、油辣紅、豆腐白,色鮮而合諧,食後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頓覺輕爽。清早食用壹碗,日久能暖胃活血,有食療之功效。

耀州鹹湯面 歷史 悠久,婦孺皆知。現在耀州國營、集體、個體鹹湯面館僅城關地區就發展到30多家。西街飲食公司的面館,經常顧客盈門。

鹹湯面的原料是:上等面粉、小香、大香、花椒、上元桂、姜片、良姜、草果、丁香、蔻仁、蓖蔔、蝦皮、胡椒、豆腐(或羊血),生姜、蔥、辣椒油。

操作方法是:先壹天晚上用適量堿水將面粉反復揉合和好,扯成或寬或窄的面條,煮熟撈出、冷透、拌上熟菜油,儲存盤裏;翌日清晨將下面的湯燒開,放入食鹽和配和的調合粉,加上壓碎的豆腐塊;出售時將面條放碗裏,用調好的煎湯透幾遍,將面透熱,澆上原湯,再加生姜末,生蔥(韭)花及油潑辣子,即稱鹹湯面。加上羊血的稱羊血鹹湯面。

6、麻醬釀皮

在陜西農村,也有用小麥面蒸涼皮的,農村人壹般叫釀皮。釀皮的吃法和做法和米面皮無差異。

但在西安回民中,釀皮的吃法卻與眾不同,它除了放醋、鹽、味素、辣椒油外,還要放芝麻醬,吃來又別有風味,所以在西安,人們又把回民的這種涼皮叫做麻醬涼皮。

7、耀州窩窩面

耀州窩窩面是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的特色小吃。耀州窩窩面,其狀五顏六色,肉沫鉆進了面窩窩,因有口蘑肉湯座莊,所以口感筋、滑、香、爽,可謂色、香、味俱佳。

古稱耀州的耀縣(現在的銅川市耀州區),至今保留著壹種家喻戶曉的小吃——窩窩面。 歷史 上的窩窩面並非面食,而是耀州當地婚娶喪葬、四時八節,老百姓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壹道湯萊。顧名思義,“窩窩面”,就是因其用料中有如窩狀面食而得名。

窩窩面講究配料,烹制特別,是道典型的功夫萊。其做法是:用上好的精白面粉摻人雞蛋黃,攙揉成硬面團(據說壹個小夥子揉上10斤面的硬面團,都要出壹身汗,長喘壹陣氣),然後把面搟開,切成骰子形大小狀,用壹種特制的如筷子頭半圓般的工具,將這骰子面塊壹個個砘壓成窩狀;關鍵是要選上等的口蘑澆上雞、肉湯,上籠蒸透備用,烹制時再將蒸透的口蘑放人雞、肉湯鍋中燴煮,並在湯鍋中放人適量的用大肉爛成七成熟的肉沫,再下入基本煮熟的窩窩面,烹燴出鍋前再加人蔥末、姜末、和用油煎成菱形的雞蛋片、香菜、切成薄片的核桃仁,使之在湯鍋中烹燴為壹體,最後勾芡、滴上等芝麻香油,便可出鍋了。窩窩面所用原料就地取材,烹制簡單方便,俗可地攤叫賣,雅可登堂入室,四時八節皆宜,所以壹直是耀州壹帶膾炙人口的風味小吃。

隨著改革開放,物流暢歡,老百姓商品意識增強,窩窩面也逐漸走出耀州,在三原、涇陽、鹹陽、長武、彬縣、富平、興平,甚至西安均有售賣。有做湯菜賣,也有當主食用的。但據筆者觀察,耀州小吃窩窩面,目前還處於“藏在深閨人未識”階段,還難以與遍地開花的西岐小吃同日而語。

8、四喜豆腐

四喜豆腐是廣東漢族名菜,屬於粵菜系。特別好吃的。可以當作待客菜,有豆制品,蔬菜,蝦皮,肉類,可以說是營養豐富。味道鹹味適口,老少鹹宜。色澤鮮艷,看起來很有食欲。

適用於更年期綜合癥調理、骨質疏松調理、營養不良調理。

四喜豆腐制作工藝

1.豆腐水煮焯瀝幹;

2.水發口蘑、水發玉蘭片、凈荸薺切成箸頭丁;

3.將口蘑丁、玉蘭片丁、荸薺丁入沸水氽透瀝幹;

4.胡蘿蔔20克切箸頭丁,余料切末;

5.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菜籽油,燒六成熱,放入胡蘿蔔丁炸熟,撈出瀝油;

6.另取凈炒鍋置中火上,放入口蘑、玉蘭片、荸薺、胡蘿蔔,加精鹽、黃酒、味精幹炒入味,出鍋為餡;

7.將豆腐壓成細泥,加雞蛋清、精鹽、味精拌合為釀子;

8.取4個小吃碟,抹上香油,將豆腐釀子壹半攤在小吃碟底部抹平,將炒好的餡子分別放在上面,再蓋上另壹半豆腐釀子抹平;

9.用香菇擺成“福”、“祿”、“壽”、“喜”,或“吉”、“祥”、“如”、“意”等字樣,加以點綴;

10.再撒上胡蘿蔔末,上籠蒸10分鐘取出;

11.由小碟移在大扒盤中,字兩邊放香菜葉2朵;

12.凈炒鍋置旺火上,放肉湯燒沸,加黃酒、精鹽、味精,下濕澱粉勾流水芡;

13.勾兌好的芡汁澆在四喜豆腐上,淋香油即成

9、耀縣雪花糖

耀縣風味小吃“三面”名不虛傳,香甜酥脆的雪花糖更為被人津津樂道。

雪花糖,俗稱渣子糖,是糧食的深加工產品。它香甜酥脆,老少鹹宜。人們食此糖時,先須用手掰開,由於酥脆,糖渣紛紛落地,猶如雪花飛舞,故而得名。

雪花糖的主原料是小米和芝麻。制作起來工序繁雜考究。先將小米用水泡透再蒸熟,然後加入適量碎大麥芽使之發酵糖化,淋出後熬成糖飴,給糖飴中加入對半炒熟去皮芝麻,揉勻搟碾成片,切成條狀。最後將糖條按壹根火柴梗的寬度切割,要求似斷非斷,似連非連,便告成功。這道工序至關重要,切深難以連條,切淺幹硬不酥,所以非行家裏手不能掌握。

雪花糖在天氣嚴寒的春節前後制作,天熱發粘不便食用,這真是壹大憾事。

冬日,戶外瑞雪紛紛揚揚,室內家人圍爐環坐,爐上壹壺釅茶滋滋作響。這時候,滿臉慈祥的白發老奶奶將塊塊雪花糖分給兒孫們,大家邊吃邊聊,融融親情,陶陶氛圍,開心極了。

雪花糖是勤勞聰明的耀縣人粗糧細作的智慧結晶。

10、油茶泡饃

油茶泡饃是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常見的漢族傳統名吃,當地人常做早餐吃。食用時,將油茶切碎投入開水鍋內,放入鹽面後攪勻成糊狀。然後將饃(鍋盔、燒餅、蒸饃均可)在碗內掰成小塊,舀上煎開的油茶澆上兩、三遍,直到澆透。最後再盛滿油茶,撒上少許蔥、姜末。吃起來醇香味美,鹹淡可口,油而不膩,耐饑耐飽。此外,還可在油茶中打上雞蛋,味道更加鮮美適口。

營業時,攤主在火爐壹支個大砂鍋,將油茶切碎投入開水鍋內,放入鹽面用勺攪勻,即成為稀糊糊的油茶。顧客到來後,取壹只老碗,將饃(鍋盔、燒餅、蒸饃均可)在鍋內掰成小塊,遞給攤主,攤主掌勺舀上煎油茶罩上兩、三遍,饃就透了,然後舀滿油茶,撒上少許蔥、姜末,遞給顧客食用。吃起來醇香味美,鹹淡可口,油而不膩,耐饑耐飽。此外,妳若想吃油茶打雞蛋,給攤主說壹聲要荷包的還是打碎的,不壹會攤主便按妳的要求在鍋內打好煮熟,其味道就格外鮮美適口了。

這種油茶,不但味道醇香適口,而且營養豐富,具有滋補身體的功效。由於它制作簡便,因此耀縣有不少人家都習慣在冬季炒上壹些。壹清早,按人多少在爐子上熬上壹幾碗,泡上饃,便是壹頓方便營養的早餐。這對於家中有老人、病人者滋補身體,促進 健康 是不無裨益的。

作為壹個地地道道的銅川人,負責人的告訴妳,銅川好吃的有哪些。排名不分先後。

1.北關饸絡。不知道為啥好吃,但就是好吃[泣不成聲]

2.壹中口米線,其實也沒多好吃,主要是承載了太多回憶。話說回來,上學那會,那幾家的雞湯米線的確比其他店裏的好吃。

3.東街口燒餅。真的多年,再也沒有吃過火爐子烤出來的燒餅了。不管走到哪裏都是機器打出來的餅,不好吃。

4.四川老頭。他們家除了辣還是辣,味道獨壹無二,銅川找不到第二家。

出租車司機:去哪

乘客:四川老頭

司機:來,上車,走

5.小張汽鍋。雖然沒有以前好吃了,但是那個感覺不會錯[大笑]

6.棍棍面。最愛的是炒棍棍面。不知道為啥其他地方都叫做拉條子。明明還是我銅川的棍棍面好吃。東街口婦幼保健院門口有壹家真好吃。

7.宴賓樓。老字號羊肉泡饃館。和民族飯店想比,我更喜歡宴賓樓。小時候沒到周六,爺爺壹大早就會喊我去吃,他在前面背著手走著,我在後面屁顛屁顛的跟著。

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上的瓷窯背鍋盔,才是獨壹無二、名付其實的絕品名吃。不過隨著現代瓷器燒誠技術的改進,傳統馬蹄窯的停用,這壹 美食 只能停留在上世紀的記憶中了。把發好的面團,扞成園餅放在請掃十分幹凈的,正在燒制瓷器的馬蹄窯背上烙烤,將熟之時香飄幾百米,吃到口中,壹種特殊恮香味,會讓即便有健忘癥的人,也終生不忘。並且此餅全世界獨壹無二,但願妳三生有幸,有朝壹日能在古鎮壹品絕世 美食 。祝您好運!

銅川作為陜西的壹個地級市,小吃還是蠻多的,下面給大家分享幾道銅川的地道小吃,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1、鹹湯面

鹹湯面是銅川耀州區的特色小吃,分為油面和堿面兩種。油面是水面出鍋後拌上油晾涼後吃,堿面是熱湯面。鹹湯面的口感為鹹辣出頭,筋韌爽口,面的配菜豐富,碗內生姜黃、油辣紅、蔥韭綠、豆腐白,色鮮味香。當地人喜歡早上就來上壹碗熱湯面,經濟實惠,食用方便。

2、大刀面

大刀面是銅川的著名漢族小吃,在整個銅川都比較受歡迎,主料就是面和豬肉臊子。大刀面面條筋道,細長光綿,臊子香味濃郁,制法精堪,是不可多得的面食小吃。

3、油茶泡饃

油茶泡饃是銅川比較常見的壹種地方小吃,尤其是在耀州區,隨處可見,當地人們壹般把它當做早點吃。這種油茶不是芝麻杏仁油茶,而是用牛、羊油和面粉炒制而成的。食用時,將油茶切碎投入開水鍋內,放入鹽面後攪勻成糊狀。然後將饃在碗內掰成小塊,舀上煎開的油茶澆上兩、三遍,直到澆透。最後再盛滿油茶,撒上少許蔥、姜末。吃起來醇香味美,鹹淡可口,油而不膩,耐饑耐飽。

4、窩窩面

窩窩面應該是銅川特有的壹種面食,在銅川之外很少能看到。窩窩面制作比較繁瑣,配料也比其它面多壹些,成品湯清味鮮,紅綠相映,壹看就很有食欲。窩窩面至今已經有壹百多年的 歷史 ,經過改進,味道越來越好,是到了銅川必嘗的特色小吃,也是銅川人們的驕傲,至今還流傳著這樣壹句話:"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窩窩面"。

5、北關饸饹

饸饹是我國北方最常見的面食吃法之壹,用饸饹床把面直接壓入燒沸的鍋內,等水燒滾了,壹邊用筷子攪,壹邊加入冷水,滾過兩次,就可以撈出來,澆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紅白蘿蔔等做好的“噪子”,就可以吃了。北關饸饹就好吃在筋道上,吃在嘴裏有彈性,還好在它的湯好喝,雖說有壹點鹹,但是這種用老料熬出來的湯味道很香很厚重,加上湯上面漂著油花兒,讓妳吃了饸饹,不由得也要把湯給喝完了。

6、耳朵套

耳朵套是銅川宜君縣的著名特色小吃,因其成品酷似冬季裏北方人用於耳朵保暖的耳朵套而得名。在冬至這天,宜君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用雜糧蕎面做成耳朵套,據傳吃了耳朵套就不會凍耳朵了。耳朵套有澆汁、油潑、清炒等吃法,我最喜歡油潑耳朵套,每次去宜君都要吃。

2、驢蹄子面

驢蹄子面,據說起源於50年代困難時期,農人忙於農活,無暇做飯,於是用玉米面和硬,直接用刀切成面片下鍋。既省時,吃了也頂饑。後來這壹食品便流傳下來,如今生活水品提高了,則換成了白面制作,面更筋道,配上精心調制的臊子,味道更是引得人口水直流。

3、攪團

用玉米等雜糧做成。先將水燒開,再把玉米或其它雜糧細細撒入開水中,邊撒邊攪,用溫火熬煮,待結成團狀即成。吃時先在碗中盛入清湯臊子,調入油潑辣子、鹽等佐料,再把攪團放在碗中,用筷子把攪團夾成小塊,在碗裏清湯臊子中浸泡入,常見的有漿水、素菜、葷菜三種,四季皆宜,夏季食之最佳。

4、鹹湯面

是銅川特有的傳統小吃,經濟實惠,食用方便,人們喜作早餐。鹹湯面,鹹辣出頭,筋韌爽口。碗內生姜黃、蔥韭綠、油辣紅、豆腐白,色鮮而和諧,食後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頓覺輕爽。

5、油茶泡饃

這種油茶,不是那種芝麻杏仁油茶,而是用家畜油和面粉炒成的壹種油茶。它的 歷史 久遠,據知在清朝時期就有人賣,至今不衰,壹直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

鹹湯面是銅川耀州的風味小吃。據說鹹湯面貴在湯,要將調料,如丁香、八角,桂皮,桂圓、生姜、香葉、小香、當歸等十多種調料經煮湯後與面湯混合,在老碗裏放入壹把黃面條,澆進熱湯,再倒出,反復多次後再澆進湯,放些蔥花、韭菜段、油潑辣椒,吃起來據說別有風味,甚至當地有“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縣”的說法。

然而,這卻是我最無法接受的陜西地方小吃。表哥姥姥家是耀縣人,小時候每次跟他去耀縣,他必然帶我去吃鹹湯面。每次他都吃出了久旱逢甘霖的快感,而我實在對這碗重口味的素面無法培育出感情,往往都是吃壹兩筷子後讓他吃掉我的那壹份。

1.北關饸絡,現在每次回去必吃的。

2.小張汽鍋,離饸絡不遠非常值得壹吃。

3.老左家泡饃,這個簡直就是小時候的最愛啊,只是現在的味道確實有點大不如前了。

4.鹹湯面,這個還真是只能在耀縣吃到的壹種早餐。

銅川的北關鋼絲饸烙好吃,我每次經過北關都去吃壹碗。以前還分大小碗,現在就壹個碗。還有銅川夜市的孜然炒面。耀縣窩窩面。曾經在青年路二馬路邊有個鐵皮房子裏吃過羊肉泡。味道相當好。現在不知道搬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