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部在哪裏?

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部在哪裏?

今天,校易搜給大家帶來了壹篇

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根據中學歷史課本上的元朝地圖,元朝的疆域東起庫頁島和日本海,南至南海,西至天山,其北端劃入北冰洋,總面積2000多萬平方公裏。

但是,對地理略知壹二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亞是壹片不毛之地,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很難開發。蒙古人真的到達了這個地區並有效統治了很長時間嗎?幾千年前,他們把元朝的疆域擴展到了北冰洋沿岸?

元朝的疆域有多大?

毫無疑問,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朝代。但也有人認為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帶領蒙古軍隊西進至歐洲的多瑙河流域,元朝的疆域應該橫跨歐亞兩洲。這種說法顯然不準確。

自13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後,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先後進行了數次大規模軍事擴張,向東進攻朝鮮和日本;攻南晉、西夏、南宋、大理;從西邊的遼國到西邊的多刺子模、波斯和歐洲,兇猛的蒙古騎兵盡可能到達歐洲的多瑙河流域。蒙古人經過半個世紀的西征,先後攻滅了40多個國家,建立了壹個橫跨歐亞大陸、疆域空虛的昔日超級帝國。

蒙古人在年的擴張

元朝雖然是蒙古帝國的延續,但不等於蒙古帝國。將蒙古帝國征服的東歐納入元朝版圖是不正確的。

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以來,蒙古人在軍事上壹直很囂張,但蒙古的政治文化相對落後,沒有有效的制度來統治如此龐大的帝國。所以在蒙古帝國東征西征的過程中,並沒有占領新的領土,所以蒙古大汗就把這些領土給了功績卓著的皇室,由他們來劃分和統治。

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四大汗國,即成吉思汗長子泡菜的金帳汗國、次子察合臺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的窩闊臺汗國、忽必烈弟弟徐烈武的伊爾汗國。

元朝和其他汗國

這些汗國有很強的獨立性,蒙古可汗只能通過部落間的血緣關系來維持自己在各個汗國的統治地位。然而,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古死後,蒙古帝國內部為爭奪可汗的位置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各汗國之間互相攻擊。雖然忽必烈最終贏得了汗位之爭,但忽必烈作為蒙古大汗,已經失去了對其他汗國的控制。他建立的元朝實際控制範圍只是蒙古和漢朝的大本營。所以元朝的疆域只是由元朝皇帝直接控制,不包括其他汗國的疆域。

此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將統治重心從蒙古本部轉移到中原漢族地區,進行了相當程度的華夷改革,將草原帝國改造為適應中原社會文化經濟基礎的傳統封建王朝。所以元朝和蒙古帝國有著本質的不同,不可能把蒙古帝國的領土強加在元朝的領土上。

元朝的疆域真的向北延伸到了北冰洋嗎?

在明確了元朝和其他汗國的關系之後,我們知道元朝的地圖並不包括其他汗國的地圖,比如東歐。那麽,元朝的疆域真的如教科書所描繪的那樣到達了北冰洋嗎?

我們先來看看元人自己是怎麽說的。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年的記載,元朝的疆域是“北過陰山,西有流沙,東有遼,南有大海”.東南不能跨漢唐,西北可以跨漢唐,萬裏難數。據《元史地理》年的記載,元朝的疆域大致相當於東南地區,即傳統的中原和漢族地區。雖然超越了西北地區,比漢唐時期大了很多,但是用“難限幾裏”這個確切的詞來形容。另外,元朝人在《元史地理誌》年對元朝疆域的描述是“大元地區,東有朝鮮和新羅百濟,南有雲南和大理,西有吐蕃和回鶻天竺”,但並沒有詳細說明其北界在哪裏。

從現存的

元朝是蒙古帝國的延續,元朝的大部分北方領土都是從蒙古帝國繼承來的。但蒙古本部是傳統的遊牧社會,人民以水草為生,沒有像中原那樣成熟的郡縣制。因此,確定蒙古部落和其他民族在其有效統治下的活動範圍是關鍵。

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成吉思汗及其後代除了對東南和西部進行軍事征服外,還不忘向北擴張,征服北方的部落。如1207年,成吉思汗命令其弟高智率領右軍安撫太甲林區的地方部落,於是木易、巴爾德-巴-斯、萬-基爾-吉-斯、自丟-比爾部落相繼歸屬蒙古。

據《史記部落列傳》記載,蒙古北部的部落大致分布如下:

唐努五蓮海域:沃伊拉蒂、吐蕃、赫布胡納斯、烏爾蘇蒂等部落。

貝加爾湖地區:布裏亞特、巴洪、康科德、霍利、圖瑪蒂、拜伊、布拉、克裏木欽等部落。

葉尼塞河流域及其以西:齊爾吉斯、西比爾、克欣、天裏克、托赫列茨、圖河西、塔希、巴茲吉提等部落。

蒙古帝國通過向上述三個地區的部落投降,基本上控制了從葉尼塞河流域到貝加爾湖的大片土地,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中西部利亞地區。

蒙古北部的阿爾泰部落

蒙古帝國第二大可汗窩闊臺可汗為了搞清楚北方是否還有不屈不撓的部落,派合川去北海幾年。壹座日不落的山。“日不落山應該是北極圈附近的壹座極晝山,可能是當時元人探索最北端的記錄。

極端天氣現象

元朝的人雖然去過北極圈,但是要確定壹塊無主地屬於某個國家的領土,不僅要有人踏足這裏,而且要有人長期居住、生活或管理、統治。就像我們在國外旅遊,不能說妳去過什麽地方,就說那是中國的領土,而必須在當地建立聚落,實現有效的管理和統治,才能證明那是自己的領土。

顯然,“日不落之山”並不具備定居的屬性,投降蒙古的北方部落基本都居住在遠離北冰洋的永凍帶以南。例如,《土地與土地概述》年西北部落的記錄:

“那些傲慢和刺痛,因為水的名字屬於李基斯,去大渡河兩到五千英裏.晝長夜短,晝短熟。東方已經開始了,也就是說唐朝歷史上的骨頭也是對國家有益的。”在元朝的歷史上,描述的是晝長夜短的現象。據說太陽下山,白天羊肉就熟了,亮亮的。可以推測,吳哥離北極圈不遠,但還沒到北冰洋。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元代建立的最北聚落是北海廓。

北海遮陽觀測站是全國性的遮陽觀測站

大部分,北極40度太強,夏至1尺2尺3寸6分,白天62小時,夜晚38小時。

還有,森林,北極離地45度,夏至3尺2寸4分鐘長,白天64小時,晚上36小時。

直到,北極離地55度,夏至長5英尺1分,白天70分鐘,晚上30分鐘。

在北海,北極離地65度,夏至長6英尺7英寸8分鐘,白天82小時,夜晚18小時。

然而,北極星在北半球任何地方的角度都與當地緯度相同。參考中國古代365度的標準,可以推斷出北海輪廓的緯度約為北緯64度。同樣,《元大都》中的“北極以上40度太強”,與北京北緯40度的緯度是壹致的。

另外,根據北海剪影的晝夜狀況,也可以推斷出它的緯度位置。把元代的100小時換算成壹天的24小時,就可以得出壹分鐘大約等於14.4分鐘。那麽,夏至北海剪影的晝夜是19小時40分,夜晚是4小時20分。根據夏至不同緯度的晝夜長短,可以推斷出北海剪影的位置在北緯63左右,與北極星位置推算出的緯度相近。

最後,結合公元《元史》年吳哥的長夜和短夜記錄,可以推斷,元朝疆域的最北部是西起額爾齊斯河,至鄂霍次克海,北緯63度。

我們再來看看課本上的地圖,就是譚啟祥主編的《元史》年元朝地圖。在這幅將元朝版圖劃入北冰洋的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鐵勒闊位於貝加爾湖北緯55度附近,北海觀中心位於葉尼塞河東側北緯64度附近,標有部落名稱,並有千戶、千戶等封地,與元朝的歷史記載大體壹致。

但我們也註意到,在北緯60度以北的廣大地區,除了昂索恩之外,沒有其他部落或聚落,這說明這壹地區沒有元朝人活動的記錄。所以,把元朝的北界直接劃入北冰洋是不可信的。

中國古代對領土主權、國界等問題沒有很強的認識,但北方遊牧民族以水草為生,適合放牧時就去那裏,這使得人們很難確定他們的歷史邊界。這體現在歷史地圖的編制上,就是先找幾個具體的點,再畫壹個大致的弧線,比如我們平時看到的漢唐地圖。那麽,為什麽到了元朝就開始特殊化,沒有有力的證據就直接畫到了北冰洋?

網上流傳壹種說法:地圖繪制的時候是中蘇關系時期,元朝地圖的北界特意直接劃到北冰洋,以避開蘇聯。當然這也是網上的說法。具體原因我就不多說了,但是我覺得用北緯63度來畫元朝地圖是比較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