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壹個地名都是有來歷的,或基於典故,或基於人物,終究能找到地名的來源。不錯,延慶之所以叫延慶,以前之所以叫媯川,都是有來歷的。
說起媯川,要追溯的炎黃二帝。在原始社會,基於人口問題,以母系氏族為主。壹個女人可以有多個男人,而壹個孩子的父親是誰,就連做母親的也難以知曉。炎帝便是黃帝同母異父的弟弟。這哥倆從小就異於常人顯得頗有起色,後來二人兵分兩路各自為營,炎帝主狩獵,黃帝主農耕。終有壹日,二人在領土的擴張問題上出現了交集,於是兵戎相見,大戰於阪泉,戰後,炎帝敗的心服口服,自此二人重歸於好,攜手開拓華夏民族後繼輝煌。阪泉,即是位於北京延慶張山營的壹個村,現今分裂為上阪泉與下阪泉。此處北依山脈,南望平原,另有水系發育周邊,正是炎黃二帝得以對立與合作的地理基礎。
黃帝有壹子是盲人,盲人娶了握登為妻生育了舜。不久後握登死了,盲人續弦,於是舜有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叫做象。與今天壹樣舜在家裏頗受排斥與欺辱,但他寬宏大量不計恩仇,做事總令大家滿意,能者遭嫉,象多次陷害於舜。堯帝考慮禪位之時,見舜可擔當大任,於是便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為妻,壹是繼續考驗,二是幫助舜。娥皇、女英二人幫助舜最終使得象良心發現,不再為難舜,而舜也接受了禪位,做了部族首領。由此留下了“伏象”之說,而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現在的延慶地區,今天我們能觀賞到延慶媯水公園裏有壹個“伏象園”在和絡繹不絕的遊客招手相望。講到此刻,“媯川”的名稱快出現了。
君請看“象”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是這樣寫的:
這是典型的象形文字。
而“媯”字是這麽寫的:屬於會意字和象形字的結合——壹個女人和壹頭象,女人便是歷史上的娥皇、女英,而象則是舜帝同父異母的弟弟。
可是,“媯”不是壹個“女”和壹個“為”嗎?和“象”有什麽關系呢?再看“為”字是這樣的:
我們驚人地發現,“象”和“為”在字形上驚人地相似,這就可以理解,後人的文字發展史上將“象”寫成“為”了,於是便有了“媯”這個字。而舜為了表示對兩位妻子鼎力相助的感激之情,便將流經領域的壹條河稱為“媯水”,由此媯水流域的大面積平原便順其自然地被叫做“媯川”。?
皇帝輪流做,隨著朝代更叠,地名和地域均有所變化,而民間的傳奇卻不管政治的問題,幾千年就這樣流傳下了。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原屬燕國的今延慶隸屬上谷郡(可理解為現在的省),延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它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防守外族侵略的屏障。唐代貞觀8年,此地正式將“媯”字寫入官方字典,確立了“媯州”的地名,天寶年間確立為“媯州郡”,機構中心就是“媯川縣”。再後來媯州先後改名為“龍慶州”、“縉山縣”、“隆慶州”、“隆鎮衛”、“隆慶衛”,直到明朝永樂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對京畿要隘特別重視(修建長城就是最好的說明),劃分行政區域,再次將這裏定為“隆慶州”。壹百多年過去,1566年,明穆宗朱載垕登基,定年號“隆慶”。
在皇權至上的封建時期,“隆慶州”不得不改名稱,為求得延續朝廷的中興統治,改名為“延慶州”。題外話:明穆宗瞎折騰有什麽用,做了6年黃帝,才36歲就死掉了。後來“延慶”不管是作為州也好,作為縣也罷,名稱壹直沿用至今。而“媯川”之名,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記載了這片土地的斑斑歷史,也將永遠印刻在炎黃子孫的心間。
中國山水旅行社延慶部,致力於打造高品位、高品質延慶地接旅遊,挖掘延慶的歷史文化,推廣出去、傳承下來。經營範圍涵蓋延慶地區各景點旅遊、會務接待、租車包車、自行車騎遊等項目,聯系電話010-69176800 ?18600032305(可加微信)。地址:北京延慶高塔路溫泉西裏1號樓102底商。中國山水旅行社敞開懷抱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