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西安事變是怎麽回事呢?

西安事變是怎麽回事呢?

簡單而說就倆字:兵諫。

百科地址:/view/10779.htm

事件過程

事件序幕

1936年8月29日,得知國民黨特務逮捕秘書、東大學生代表、中***地下黨員宋黎和馬紹周、關沛蒼,張學良命譚海率衛隊營包圍和查抄了陜西省黨部,即為“艷晚事件”。張學良乃電請蔣委員長親往鎮壓。

10月22日,蔣中正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進剿紅軍。張學良當面表示反對,並提出停止內戰,壹致抗日的要求,遭蔣拒絕,兩人大吵。

10月29日,張學良飛抵洛陽為蔣中正祝壽,勸蔣聯***抗日,遭蔣拒絕。蔣介石堅決拒絕其北上抗日的主張,強令其剿***,否則就把他的部隊撤離到東邊去。

11月27日,張學良上書蔣中正,請纓抗戰,遭蔣拒絕。

12月2日,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向蔣中正面報,謂其部下不穩,勢難支撐,再三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蔣同意赴西安,駐華清池。

12月4日,蔣中正由洛陽到抵西安,立即調三十萬中央軍嫡系部隊“進剿”紅軍。張學良與楊虎城再次進諫,遭蔣拒絕。 蔣向張學良、楊虎城表示:要麽進兵,要麽將東北軍、十七路軍分調福建、安徽。

12月7日,張學良到華清池見蔣中正,再三苦諫,要求停止內戰,壹致抗日,遭蔣拒絕。

12月9日,中國***產黨組織大規模的群眾遊行示威,紀念“壹二·九”運動壹周年。特務軍警開槍打傷壹名小學生,群眾非常激憤,決定到臨潼直接向蔣中正請願示威。蔣中正強令張學良制止學生運動,必要時可以向學生開槍。張學良接到命令後,趕上遊行隊伍,極力勸說學生回去。東北大學學生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等口號。張學良向群眾表示壹周內以實際行動答復學生要求,如果做不到,妳們其中任何人都可以“置我張學良於死地”。請願學生們在華清池前高唱《松花江上》壹曲,感動了在場了東北軍士,全場愛國情緒高昂。

當晚,張學良找到蔣介石,再次勸蔣抗日,並要求蔣放過學生,但是蔣介石怒稱:“對這批學生,除了拿機關槍打以外,是沒有辦法的”,張聽後大怒,反問道:“機關槍不打日本人反而去打愛國學生?”張蔣再次大吵,盛怒下的張學良於當晚決定兵諫。當晚張學良與楊虎城商議,決定發動兵變,命令白鳳翔去捉拿蔣介石,白鳳翔說“只見過照片,沒見過本人,到時候亂軍之中怕出錯誤。”

12月10日,張學良帶著白鳳翔見到了蔣介石,蔣正在召開會議,正式通過發動第六次“圍剿”計劃,決定在12日宣布動員令。

12月11日晚,蔣邀請張學良、楊虎城和蔣鼎文、陳誠、朱紹良等晚宴,席間,蔣宣布了蔣鼎文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陜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等換將的任命書。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任務。[1]

事件經過

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布第二天清晨進行兵諫。

12月12日晨5時,張楊發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捉蔣,蔣從臥室窗戶跳出,摔傷後背,躲在壹塊大石頭後面,被發現活捉,十七路軍還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沖等人遇難。西安事變爆發。

當天,張楊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

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同負責救國。 停止壹切內戰。 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 釋放全國壹切政治犯。 開放民眾愛國運動。 保障人民集會結社壹切政治自由。 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 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南京中央於當晚十壹點半,召開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席會議,決議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會議最後決定剿撫並用,壹面以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壹面以於右任為陜甘宣撫大使。

日本報道西安事變

12月12日晚間,宋美齡在上海初聞西安發生事變之際,就想到澳籍友人端納是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斯峪的記者,他壹生的事業在中國,曾贊助過中國的辛亥革命,後來又成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為張作霖父子的謀士,與張學良交往密切,也是蔣中正的好友。 蔣夫人請端納到寓所,與孔祥熙***商,端納對於西安壹行,認為義不容辭,當晚,即隨同宋美齡乘夜車前往南京。

12月13日晨八點,宋美齡致電張學良,告知端納擬飛西安,端納亦同時電告張。

12月16日,國民政府勸誡張學良投降無效後,中國各界函電交馳,要求討伐,遂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劉峙為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為西路集團軍總司令,分別集結兵力,由東西雙方同時向西安進行壓迫。空軍隨即展開轟炸西安近鄰城市,並逐漸轉向西安。張學良乃允許拘扣的蔣鼎文先返回洛陽,請國軍方面暫停軍事行動,避免沖突升級。

12月17日,原執意殺蔣的中***,得到斯大林指示:堅決要求釋放蔣中正。同時蘇聯消息報、真理報也公開支持蔣中正。經內部爭辯後,中***最後決定服從斯大林指示,遂派周恩來到西安參與西安事變的協商。[1]

西安事變後,宋美齡寫給蔣介石的信

12月22日,隨後端納全力周旋,宋美齡、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飛機上,宋美齡把手槍遞給端納,說:“如果叛軍對我有任何不禮貌行動,妳可用此槍立即將我槍殺”。張學良、楊虎城去機場迎接,下機後,宋美齡與張學良說:“漢卿,這是我的東西,就不要再檢查了把?”張學良馬上說:“夫人,豈敢!豈敢!”張、楊與宋子文、宋美齡舉行了會談。後由張學良本人陪同宋美齡和端納往見蔣。

12月23日,雙方在張公館西樓二層開始正式談判,蔣方由宋子文,西安方面由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三人出席。西安方面再次提出六條主張:1,停戰,撤兵至潼關外;2,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3,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4,停止剿***,聯合紅軍抗日;5,召開各黨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6,與同情抗日國家合作。

但23日晚,張學良得知中***不希望公開“三位壹體”的表示後,情勢急轉直下,原本“要蔣接受並保證實施(六項條件)”改成只要兩宋擔保即可;把“先撤兵、先放人(七君子)”改成了只要蔣下令撤兵即可;而要蔣承認西北三位壹體的軍政組織壹條則根本取消。[3]

據周恩來報告,12月24日,蔣中正針對西安方面六項主張作了如下口頭答復,即:1,下令東路軍退出潼關以東,中央軍決離開西北。2,委托孔、宋為行政院正副院長,責孔宋與張商組府名單。蔣決令何應欽出洋,朱紹良及中央人員離開陜甘。3,蔣先回京,後釋放愛國七領袖。4,聯紅容***,蔣主張為對外,現在紅軍蘇區仍不變,經過張暗中接濟紅軍,俟抗戰起再聯合行動,改番號。5,蔣意開國民大會。6,他主張聯俄聯英美。[4]但蔣介石的回憶和國民黨史料中並無這六點答復的記錄。

蔣沒有意願為他的承諾簽訂任何協議書,東北軍和西北軍有部下向張學良反應不滿,稱:“我們提著腦袋給妳幹,怎麽到最後連個簽字都沒有?”張回道:“妳們政治覺悟沒我高,蔣介石雖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實力還在,現在既然我們要放他,要把他捧為領袖,那麽逼他簽字,他到時還會反悔,現在要壹個君子協議也很好。”

張學良的這個提議遭到了中***中央的反對。12月24日深夜,中***中央致電周恩來,陳述了關於放蔣條件的指示。指示中提出,必須堅持以下三個條件才能放蔣:1,全部中央軍首先撤出潼關。2,南京及蔣通過公開的政治文件宣布國內和平,與民更始,不咎既往,並召集救國會議。3,開始部分地釋放政治犯。接到中***中央電報後,楊虎城轉而積極贊同中***的主張,但張學良卻不以為然。25日下午周恩來又企圖勸說張學良接受中***中央的放蔣條件,但卻意外地得知,張學良已經親自護送蔣介石前往機場。[5]

12月25日下午,蔣中正乘飛機離開西安,張學良親自陪同。當日抵洛陽。離開西安前,張留下手令,把東北軍交給楊虎城指揮。

12月26日,蔣中正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被扣留。

事件尾聲

12月26日蔣介石平安抵達洛陽後,《大公報》稱:“全國民眾聽到這個喜訊,都歡喜得幾乎要發瘋了。昨天晚間,全國自都市至城關,自成人以至兒童,都熱烈慶祝,歡聲徹夜,這種情形,真是揭開了歷史的新頁”。

事變解決後南京市民自發放鞭炮到機場迎蔣

影響

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