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如何正確決策?妳需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

如何正確決策?妳需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

不知有沒有人跟我壹樣,會去閱讀是因為要解決自己某方面的問題,例如在教養的過程中最近常與孩子發生沖突,於是去找 育兒 方面的書來看;覺得自己為什麽感到情緒低落?不知該如何與人相處?於是又去看心理或人際關系方面的書。

找到適合的書藉並閱讀完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做了筆記,並照著書中的方法開始調整自己。剛開始,真覺得如獲至寶,母慈子孝,心態積極,人生壹片光明。但壹段時間後,孩子成績壹個退步,遇到老板不明究理的責備,往往馬上又打回原形,生氣還是生氣,憂郁還是憂郁。

但為何會這樣呢?是因為“想法”總如此的根深蒂固,重要的是如何改變原有思維,才能在根本上正確決策。

孫悟空72變,還是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再難解的習題,終究只有壹個基礎性的根基性命題,這就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第壹性原理》這本書所要帶給我們的觀念。

《第壹性原理》是混沌大學創辦者李善友教授的著作,致力於創建創新學科體系,幫助創新創業者認知升級。著有《第二曲線創新》、《第壹性原理》等商業創新管理書籍。

作者表示:“走入混沌,是為了走出混沌。”雖然李善友教授的這本書主要是應用在商業領域,但本書在幫助“厘清問題的本質,直達本源”的做法並無異對於壹般人的需求,所以接下來我將本書分三點為大家說明。

01.什麽是第壹性原理?

亞裏士多德說:“任何壹個系統部有自己的第壹性原理,它是壹個根基性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違反。”——摘自《第壹性原理》李善友著。

我們在做的每壹件事並不是從0-1開始,而是1之後的延申。任何的思考及行為都是建立在以往經驗上的發展。

譬如,當第壹次學習騎自行車時,是不是基本要先用力以腳踏出第壹步及保持平衡,這些身體上的條件並非突然就有,是在騎車前便準備好的。在閱讀時,即壹本書是初次閱讀,但對於文字的理解度,也是建立在以往的閱讀知識經驗上。

經驗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經驗,當在執行壹項新任務時,會使我們變得小心謹慎,專註在壹件事上。雖然這樣是為了避免出錯,但往往也容易使人精疲力竭。

所以,大腦為了讓我們的思考更流暢,並能從事更多的事項,當有時壹些事件還不能很好地結合在壹起,或者不能傳達意義時,我們可能就已經無意識地將具有“相似性質”的歸類在壹起,這就是在決策時最常用到的“歸納法”。

例如壹位皮膚黝黑的男性,具有遊泳教練證,這時我們可能就會將“皮膚黝黑”與“遊泳教練證”在壹起聯想為這位男性的職業是遊泳教練。但真的確實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遊泳只是嗜好?

“歸納法是通過實踐推導結論,把連續性的經驗推廣到壹切時空。然而,並非所有事物都有連續扣,固有的思維會讓妳陷入‘歸納法謬誤’。打破認知邊界,實現第二曲線創新,妳需要全新的思維模式——演繹法。但演繹法必須有壹個基石,壹個來自系統之外、能夠邏輯自洽的元起點。這個元起點可稱為第壹性原理”——摘自《第壹性原理》李善友著。

如同前面所提到了,即使是第壹次遇到的事,都是建立以往經驗為基礎的思考,會有自己的想法及判斷,容易以“看起來順眼”的事視為正確。

在心理學上有壹個普遍存在的“信念偏見效應”,說的就是“人們會傾向於把他們發現可信的結論判斷為正確,而被他們發現不可信的結論判斷為錯誤。”

在《思考快與慢》中有壹則人臉照片對於選舉成敗的研究。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托多羅夫給他的學生們看壹些人臉的照片,並請學生依據適合的選項勾選。學生們並不知道這人臉照片都是選舉候選人,但研究結果發現,最終實際選舉結果競然與學生投票結果高度壹致。

後來這位教授發現,這些勝出者所***同呈現的特點是具有“方下巴”及“自信微笑”。而這些外貌特征往往帶給人“有能力”的感覺。現在,妳知道我們所認為理性的深思熟慮其實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偏好的影響,並非完全正確。

所以,若要真正調動我們的理性系統,必須要利用正確的“邏輯推理”找到那壹個“元起點”,而不是壹開始就被我們熟悉的那種方式。

02.該如何正確決策

“在古希臘的哲學裏,任何結論都不重要,中間的推理過程才是重要的實體,這是壹種與東方的傳統思維恰恰相反的思維方式。”——摘自《第壹性原理》李善友著。

東方人強調“實踐為驗證真理的唯壹標準”,於是我們會將是“能實踐”,這背後的隱含假設就是“已成功的經驗”帶來的示範作用。而過去成功的經驗在不同的時間和背景下,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例如,婚姻對每個人而言皆希望能白頭偕老,在以往父母輩時代,普遍的 社會 狀況是“男主外、女主內”分工明確,而現今的 社會 ,雙薪家庭已成為普遍現象,若夫妻相處模式仍不改變,則大大增加了雙方沖突的機會。

根據官方統計,2010年 2019年間離婚率,從268萬對/年 415萬對/年,10年間離婚率增加了54.8%。而再婚者離婚率更高於第壹次結婚。從這現象我們能體認到,按照以往經驗所學習父母相處的方式可能已不符現代 社會 的步調,缺的不是找到對的那個人,而是擁有“婚姻雙方***同經營”的思維。

若是懷抱著希望他人能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那只能得到壹個“事與願違”的結論。但如果我們能在相處的過程中多去思考,如何有效的溝通,引起雙方擁有***體時艱的意識,體認到幸福的真諦是保持平常心,在研究統計的結果,老年期的婚姻會有較高的滿意度。

只依循以往經驗做為準則,則無法突破認知邊界,這不是說要完全拋棄舊有觀念的革新,而是若舊有的方式已不適現況時,我們需要在以往的基礎上,在面臨危機前有意識的執行“創新”。

03.如何基於第壹性原理進行創新

“何謂‘第壹創新’?如果說破界創新的關鍵詞是‘破’,那麽第壹創新的關鍵字則是‘立’。它是公理化思維在創新中的應用,是從壹個抽象的第壹原理出發,用邏輯思維將其拆解,進而推導出這個系統的基本原理,打破原有認知,尋找並建立新系統的過程。”——摘自《第壹性原理》李善友著。

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分子料理”,分子料理的基本做法,就是利用天然的食材,再加入不同物質後,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在充分掌握之後再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成品做成完全截然不同原來食物的口感與外貌。

改變,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賦予事物不同的面貌。創新,不依循舊有的方式,突破認知邊界,激蕩出新的火花,這就是“第壹原理的第壹創新”。

再回到壹開始我們所提到閱讀的問題,我們習慣於為了解決某方面問題而選擇同壹類型的書,但為何總是學習歸學習,我依然固我呢?這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嘗試以不同領域的知識運用在生活。

例如,學習心理學時,能知道最初的心理學其實是起源於哲學,所以哲學中許多探尋許多抽象的問題,其實跟看不見的心理表征有些異取同工之意。而教養的書藉,除了教養法外,更要去了解孩子在相對的年齡段身心的發展,大腦發育對情緒的影響,對彼有更好的理解,才能有更多的包容。

所以,對於如何能獲得更好的決策力,應廣泛學習,提升認知框架,綜合各學科要點精華,利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當遭遇困惑時,回歸初心看看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麽,用這個做為那壹開始的“元起點”,透過不斷地思考改進,找到那個最適合自己、最舒服的方式。

千舉萬變,其道壹也”。盡管萬事萬物形式上變化多端,但其本質或目的卻不變。

改變認知,學習第壹性原理的思維模式,正確決策將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