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
年輕貌美的富家女子鮑西亞,按照她父親的遺囑,得到了金、銀、鉛三個盒子。其中壹個盒子裏面裝著她的畫像,如果哪位先生選擇了正確的盒子,那麽她將嫁給那個男人。於是,求婚者從世界的四面八方趕來,有壹位名叫巴薩尼奧的年輕人,他下定決心要贏得鮑西亞。
但是,要想達成這個願望,得準備壹筆不小的費用。於是,他向富有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求助,希望這位好友能借給他3000塊錢。不巧,安東尼奧的錢都投入到了海上貿易,壹時拿不出那麽多錢。但安東尼奧是位非常看重友情的基督徒。
他立定心誌要成全朋友的美事,以自己的信用為擔保,替朋友借債。因此,高利貸夏洛克便成了安東尼奧的債主。? 借債時雙方約定:“三個月為期限,到期不還,由債權人在債務人身上割壹磅肉作為處罰。”結果,安東尼奧的海上貿易受阻,未能按期還款。
於是夏洛克要求法庭準許他按照契約約定割下安東尼奧身上的壹磅肉。? 高利貸夏洛克認為訂立的契約就必須守約,誰也不能違背或改變。因此,夏洛克壹定要按照約定割壹磅肉。他在法庭上對法官說:“我的要求是合理的。您要是拒絕了我,那麽妳們的法律就見鬼去吧!”
對此,作為被告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心裏也清楚,法官不能變更法律的規定。夏洛克的要求非常過分,但在場的所有人員也必須得承認:“在威尼斯誰也沒有權力變更既成的法律。”?合同必須信守,安東尼奧必須履行自己的諾言。
契約雖然殘忍,但是,在商貿非常發達威尼斯,社會成員都按契約辦事,並不考慮其他非法律、非契約手段。面對這壹磅肉的事實,固守契約似乎違反了人情,如果尊重人情,似乎又蔑視了契約。在人情和契約之間,法庭還是選擇了契約。
到最後關頭,夏洛克還是放下了屠刀。讓他改變主意的,並不是誰的哀求,也不是良心反悔,仍然是契約。當初,安東尼奧和夏洛克簽訂契約時,只規定了壹磅肉,只字未提因割肉而流出來的血。
法官抓住這壹疏忽,要求夏洛克在割肉的時候,不能讓安東尼奧流下壹滴神聖的鮮血,否則就是違約。如果違約,他就是故意殺人,他的產業,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充公 為了表達謝忱和敬意,巴薩尼奧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把指環送給律師,書記也從葛萊西安諾的手中取來了指環。
巴薩尼奧等人回到貝爾蒙特,與鮑西婭等人欣喜重逢;但他們又因指環的事而受到鮑西婭和尼莉莎的戲弄,引起了壹場“吵鬧”。
直至鮑西婭和尼莉莎分別拿出指環,才真相大白,原來法庭上的律師和書記就是她們兩人。就在這時,傳來消息:安東尼奧的商船已滿載而歸,平安抵港。安東尼奧以及巴薩尼奧與鮑西婭、葛萊西安諾與尼莉莎:羅蘭佐與傑西卡三對情人都沈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
擴展資料:
在這部戲謔恣肆、妙趣橫生、生活氣息濃郁的劇作裏,幾條主要線索交叉進行,構成了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多樣化的戲劇沖突。最主要的線索就是圍繞“割壹磅肉”的契約糾紛進行。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在壹開場就這樣抱怨:“我不知道為什麽這樣悶悶不樂,它真叫我厭煩;妳們說妳們見到我這樣子,也覺得很厭煩;可是我怎樣會讓憂愁站了身,這種憂愁是怎麽壹種東西?”為沖突奠定了基調,渲染了氣氛。
接著,作者莎士比亞又借公爵之口突出了夏洛克的殘忍,讓讀者感受到劍拔弩張的氣氛,也感受到壹場沖突即將爆發。果然,猶太富商夏洛克壹上場就據理力爭,雙方的爭辯越來越激烈,矛盾沖突上升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夏洛克拒絕所有人的規勸,氣勢逼人,在交鋒中占盡了上風。就當矛盾看似不可調和、讀者陷於絕望時,鮑西亞上場了。
她提出“可以割壹磅肉”,但不能“滴壹滴血”,不能“相差壹絲壹毫”,陡然使夏洛克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從而把法律的懲罰無情地反加在夏洛克身上,使他落得人財兩空、壹敗塗地的下場。壹場唇槍舌戰終於以仁慈對狠毒的勝利結束。?
除了“借債割肉”這個線索,“挑匣結婚”以及傑西亞和羅蘭佐的愛情故事都被莎士比亞安排地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這些亦張亦弛的故事情節正符合中國的古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跌宕起伏的情節安排不僅能抓住讀者興趣,也能更加充分地彰顯不同人物的多重性格,使劇情更飽滿,故事更有趣。
百度百科-威尼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