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壹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綜合征,但在其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尤其是在運用胰島素和胰島素促泌劑類藥物治療過程中,低血糖是其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亦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急癥之壹。
(1)胰島素。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中,與胰島素應用有關的低血糖主要見於:①胰島素劑量過大。常見於糖尿病治療的初期和糖尿病的強化治療期間,偶可見患者或醫務人員的計算錯誤,如100u/ml 人胰島素誤為40u/ml 的動物或人胰島素而致胰島素劑量的抽取過量;壹些患者因視力障礙偶也可導致劑量抽取錯誤。②運動。在非糖尿病個體,運動可明顯增加肌肉組織葡萄糖的攝取(可較基礎值升高20 ~ 30 倍),但其葡萄糖利用的增加可通過肝臟和腎臟等葡萄糖的產生增加來代償,同時伴有B 細胞胰島素分泌的抑制(多繼發於運動所致的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故壹般不至於發生低血糖,但這種情況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不存在,如運動量過大未及時調整胰島素常可因此導致運動後低血糖,尤其當胰島素註射在與運動有關的肌肉附近部位時,還可明顯促進胰島素吸收,因此,準備運動前胰島素的註射部位以腹部為好。③不適當的食物攝取。註射胰島素後患者未按時進食或進食減少是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最常見的原因之壹,這可發生在患者外出就餐或在外旅行時,此時患者可隨身攜帶壹些幹糧以防止低血糖的出現;生病時食欲不佳應適當減少胰島素劑量,如不能進食應靜脈給予補液、葡萄糖和胰島素。④其他。a 註射部位局部環境變化:註射胰島素後進行熱水浴可促進胰島素吸收,註射胰島素過深進入肌肉組織,胰島素吸收加速。b 合並腎功能不全:腎功能惡化時,胰島素的滅活和清除減少,腎糖原異生減低,可能同時伴食物攝取的減少,應及時減少胰島素劑量。c 糖尿病胃癱瘓:由於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胃排空延遲,常使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反復發生餐後低血糖。d 應激:
機體各種應激狀態下如感染、手術、創傷等或精神應激常導致胰島素的需要量增加以控制高血糖,壹旦應激狀態緩解或消除,胰島素劑量應及時恢復至應激前的劑量,否則易致低血糖。e 並發低皮質醇血癥:1 型糖尿病患者偶可合並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或並發腺垂體功能減退而導致血皮質醇水平降低,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且易發生低血糖,胰島素的需要量應減少。
(2)口服降血糖藥物。所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口服降血糖藥物(包括磺酰脲類和非磺酰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均可導致低血糖,其中以格列本脲和氯磺丙脲(半衰期最長可達35 年,國內已停用)導致低血糖的危險性最大和最嚴重,持續時間亦最長,應用時尤其要註意,應從小劑量開始,特別是在老年患者中。相對而言,D860、美吡噠、格列喹酮、格列苯脲(如亞莫利)和壹些非磺酰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如瑞格列奈和納格列奈等低血糖的發病率較低且較輕。臨床單獨應用雙胍類、α -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胰島素增敏劑)和純中藥制劑,壹般不至於導致臨床意義上的低血糖,但如與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聯合應用,則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機會。某些中成藥(如消渴丸)可能混合應用磺酰脲類藥物,應用時亦應註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3)聯合應用某些藥物。許多其他藥物與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聯合應用可能增強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的降血糖作用而誘發低血糖。
常見的藥物包括:
乙醇:可抑制肝臟的糖原異生作用,空腹時血糖的維持主要依賴肝糖原異生的作用;另外,飲酒可掩蓋低血糖的警覺癥狀,因此,糖尿病患者盡可能避免飲酒,尤其應避免在空腹情況下飲酒。
水楊酸鹽:水楊酸類藥物具有壹定的降血糖作用,曾壹度被用作降血糖的藥物,但因其獲得降血糖作用時的劑量大(如阿司匹林4 ~ 6g/d)及與大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而被停止用作降血糖藥物。該類藥物的降血糖機制不十分明確,可能與其大劑量刺激胰島素分泌和抑制腎臟排泄有關;另外,它們可置換與蛋白結合的磺酰脲類藥物,使磺酰脲類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同時應用水楊酸類藥物如阿司匹林等進行解熱止痛,應從小劑量開始,並註意監測血糖。
β 受體阻滯劑:應用β 受體阻滯劑,尤其是非選擇性β 受體阻滯劑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作的機會可能增加,某些患者可導致嚴重低血糖。β 受體阻滯劑導致低血糖的機制在於其抑制交感神經的刺激或腎上腺素的輸出,從而抑制肝糖的輸出所致。由於β 受體阻滯劑阻斷了低血糖時腎上腺素的反調節作用,常使低血糖的恢復延遲。另壹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是由於β 受體阻滯劑抑制了低血糖時腎上腺素能介導的心動過速和心悸等重要的體征和癥狀,從而降低了患者對低血糖的警覺,因此,對應用β 受體阻滯劑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應給予適當的註意。來自UKPDS 和JNC- Ⅵ的報告認為,雖然β 受體阻滯劑有壹些諸如降低外周血管血流、延長低血糖恢復時間和掩蓋低血糖癥狀等不良反應,但糖尿病患者應用β 受體阻滯劑可獲得與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或更大的降低心血管效果。
其他:有些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苯妥英鈉、三環類抗憂郁藥物、磺胺類藥物和四環素等與降血糖藥物聯合應用也可能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增加。
(4)故意過量應用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少見的情況是壹些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某些存在壹些精神障礙的患者或為了引起周圍人對其的關註或其他某種原因)可能過量應用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而導致人為的低血糖。如果是外源性胰島素所致,患者常表現為高胰島素血癥,而血漿C 肽的免疫活性受到顯著的抑制。
(5)2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因B 細胞對葡萄糖刺激的感知缺陷,早期胰島素釋放障礙,導致餐後早期高血糖,胰島素釋放的高峰時間延遲且胰島素的釋放反應加劇,而常在餐後3 ~ 5 小時出現反應性低血糖,又稱遲發性餐後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