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原文:

註釋:

1、洛城:今河南洛陽。

2、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3、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4、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5、聞:聽;聽見。

6、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7、故園:指故鄉,家鄉。

翻譯: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

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賞析:

(壹)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壹句關鍵。註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為壹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壹種難於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壹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

聽到笛聲以後,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於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壹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麽,可是壹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壹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壹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於此,長於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壹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詩扣緊壹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壹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誇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於是緊接壹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久久縈繞於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幾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鳴。

這是壹首七言絕句,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二年(734)。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在唐代,洛陽是壹個很繁華的都市,稱東都。壹個春風沈醉的夜晚,繁華喧鬧了壹天的洛陽城已經平靜下來。李白大概正在客棧裏,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作此詩。

誰家玉笛暗飛聲,誰家的玉笛,在靜夜裏悄悄地響起?詩人或許正在讀書、閑坐,或做著其他的事,壹曲笛聲不期然響起,夜深人靜,笛聲清遠而動聽。他被吸引住了,循聲望去,卻辨不清笛聲來自哪裏。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稱,或羌笛的代稱,不確定,存疑。

散入春風滿洛城,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讓人想到此曲只應天上有。這壹句雖帶有藝術的誇張,卻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惟其如此,才會在詩人的聽覺與想象中飄滿洛城,似乎其他的聲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靜聽。

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麽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如《舊唐書樂誌》載北朝流傳的壹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在這裏,折柳既可理解為聽到的是壹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為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壹種習俗,也代表壹個場景、壹種情緒。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遊親人早歸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系第壹句看,這種遊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壹般的遊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壹壹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遊子來說,都是***有的。它綿綿不絕,彌漫在夜空中,纏繞在遊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壹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之情。

(二)

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東都(洛陽)。《春夜洛城聞笛》壹詩,當即這次客東都有感而作。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壹句關鍵。註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可為壹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壹種難於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壹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為什麽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雲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壹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麽,可是壹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壹首七言絕句,倒頗能顯現李太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

春夜洛城聞笛的詩意

春夜洛城聞笛的詩意

《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原文: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註釋:

1、洛城:今河南洛陽。

2、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3、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4、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5、聞:聽;聽見。

6、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7、故園:指故鄉,家鄉。

詩意: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

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賞析: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壹句關鍵。註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為壹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壹種難於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壹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

聽到笛聲以後,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於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壹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麽,可是壹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壹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壹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於此,長於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壹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詩扣緊壹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壹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誇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於是緊接壹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久久縈繞於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幾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鳴。

這是壹首七言絕句,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二年(734)。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在唐代,洛陽是壹個很繁華的都市,稱東都。壹個春風沈醉的夜晚,繁華喧鬧了壹天的洛陽城已經平靜下來。李白大概正在客棧裏,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作此詩。

誰家玉笛暗飛聲,誰家的玉笛,在靜夜裏悄悄地響起?詩人或許正在讀書、閑坐,或做著其他的事,壹曲笛聲不期然響起,夜深人靜,笛聲清遠而動聽。他被吸引住了,循聲望去,卻辨不清笛聲來自哪裏。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稱,或羌笛的代稱,不確定,存疑。

散入春風滿洛城,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讓人想到此曲只應天上有。這壹句雖帶有藝術的誇張,卻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惟其如此,才會在詩人的聽覺與想象中飄滿洛城,似乎其他的聲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靜聽。

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麽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如《舊唐書樂誌》載北朝流傳的壹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在這裏,折柳既可理解為聽到的是壹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為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壹種習俗,也代表壹個場景、壹種情緒。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遊親人早歸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系第壹句看,這種遊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壹般的遊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壹壹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遊子來說,都是***有的。它綿綿不絕,彌漫在夜空中,纏繞在遊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壹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之情。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譯文及註釋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

壹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1、回樂峰:唐代有回樂縣,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即當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東、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3、蘆管:笛子。

賞析

詩意在抒寫邊防將士之鄉情。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三句寫聲音,聞見蘆管悲聲;四句寫心中感受,蘆笛能動征人回鄉之望。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壹體,意境渾成。《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仔細體味全詩意境,確也是譜歌作畫的佳品。

秋夜聞笛

岑參 秋夜聞笛

天門街西聞搗帛,壹夜愁殺湘南客。

長安城中百萬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賞析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2] 。大歷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後人多並稱高岑。有《岑參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為八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