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蘇炳添的課壓力好大啊
上蘇炳添的課壓力好大啊,突破極限的道路從來不是平坦的。蘇炳添說像他這樣的身體素質、現在的年齡、傷病的影響,其實要去克服去突破,都需要很堅強的意誌力。上蘇炳添的課壓力好大啊。
上蘇炳添的課壓力好大啊1據廣州日報報道,11月17日上午,暨南大學運動場上,蘇炳添的公開課正式開講。課上,蘇炳添教學生挑戰百米9秒83、演示高擡腿和擺臂結合動作,稱該動作還能練習翹臀。
蘇炳添是中國短跑第壹人,在世錦賽和奧運上都有不錯表現,成功為國爭光。所以蘇炳添就得到了社會各方面認可,同時成為了暨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毫無疑問蘇炳添成為了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金字招牌,每次他的公開課人氣就特別高。
蘇炳添化身蘇教授,自然是想給中國短跑人才儲備貢獻壹份力量。畢竟蘇炳添已經是高齡老將,中國短跑需要新鮮血液。蘇炳添在這種情況下,就投身體育教學工作,希望能培養出更多飛人。蘇炳添在世錦賽和奧運會的出色表現,對於推動中國短跑事業的發展,也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很多人都因為喜歡蘇炳添,走上了職業短跑運動員這條路。蘇炳添職業生涯最大遺憾,就是沒有拿到奧運會獎牌。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在接力賽上,跟獎牌擦肩而過。不過隨著得了銀牌的英國運動員被查出服用興奮劑,蘇炳添很有希望以遞補身份圓夢,拿到奧運會獎牌。
上蘇炳添的課壓力好大啊2備戰奧運會期間還在寫博士論文的蘇炳添,之前已經發表過數篇短跑方面的論文,研究內容主要是“自己研究自己為什麽跑這麽快”,奧運會後,這篇論文在網絡走紅。
據了解,在2019年,蘇炳添以第壹作者在《體育科學》期刊發表題為《新時代中國男子100m短跑:回顧與展望》的論文,運用文獻資料調研、訪談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統分析了近10年,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我國男子100m短跑的成功經驗。
在文中,蘇炳添分析,這樣的姿勢使自己的軀幹與下肢相對位置更加舒展,減小了臀肌和腘繩肌等後群肌的拉伸幅度,減緩了股直肌和髂腰肌等前群屈髖肌群的緊張度,可以更好地利用肌肉牽張反射和肌肉適宜收縮初長度,使下肢關節處於最佳用力角度,加快起跑蹬離速度。
黃色線為前起跑器距離,橙色線為後起跑器距離,綠色角為預備時前置腿膝關節角度,藍色角為後置腿膝關節角度 | 視頻截圖
蘇炳添認為,中國男子100m短跑躋身世界壹流的原因包括:踐行科學化訓練理念;打造良性團隊競爭模式;實施“接力促單項”策略;貫徹“走出去,請進來”方針;組建完善的訓練保障體系;註重提升運動員素養。蘇炳添還在論文中貼出自己訓練前後的對比數據。
近日,短暫休息後的蘇炳添開啟了工作模式,先是現身暨南大學授課,隨後又在《中國科學:信息科學》上發表了論文《科學訓練輔助:柔性可穿戴傳感器運動檢測應用》。
在論文中,蘇炳添綜述了近些年柔性電子、光電可穿戴傳感器的最新研究進展。他還介紹了不同種類的運動信號檢測方法,為我國運動員與體育工作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可穿戴傳感器技術總結,為制定更為精準、可量化的`科學訓練方法與理論提供知識與技術支持。
11月15日下午,蘇炳添受邀參加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講壇。演講期間,他金句頻出,在談及改變戰術時表示,過程十分艱苦,教練也說需要壹到兩年的時間去駕馭它,但他只用了7個月就突破了10秒,果真很蘇神很“凡爾賽”!
上蘇炳添的課壓力好大啊3“任何人,都不要給自己設置壹個上限!”11月15日,暨南大學副教授蘇炳添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開講,給“學霸”上壹節田徑課,指導田徑隊運動員如何更好提升成績。
“聽到蘇神要來,我們都特別激動!”來自高壹(9)班的熊鋒同學是壹名田徑特長生,已經考下壹級運動員。在田徑場上,蘇炳添指導他調整起跑的角度,教他怎麽調起跑器。“我今天是來向蘇神學習的,面對面的近距離讓我清晰看到了他如何調節起跑器,幫助我在之後的學習中動作更加規範。”不久前,熊鋒同學在2021年廣東省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中跑出了10秒88的成績,“他的每壹場比賽我會看得非常仔細,他緊張,我跟著緊張;他吶喊,我也跟著他壹起吶喊。”熊鋒說,蘇炳添堅持不懈的精神壹直激勵著他,並把“蘇神”當做未來努力超越的目標。
在華師附中階梯教室,蘇炳添為百名學生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983之路”。
蘇炳添說,要突破自我,首先要有很強大的意誌力,要相信自己,要敢於去走出舒適圈,做出改變。
突破極限的道路從來不是平坦的。蘇炳添說,像他這樣的身體素質、現在的年齡、傷病的影響,其實要壹個個去克服、去突破,都需要很堅強的意誌力。他不是沒有認輸過,在前面的兩屆全運會,都輸給了自己隊友;把起跑腳從右腳改成左腳之前,想過如果改技術不成功,可能就跑不下去了;東京奧運會前他經歷了壹次影響很大的傷病,甚至懷疑過自己還能不能站到東京的賽場上。但努力換回來的是幸運,突破的極限越多,對自己就越自信。
蘇炳添說,突破自己,除了雄心,還需要有耐心,不管在學習上、生活上,還是事業上遇到瓶頸,“建議大家首先去想想,自己原來的方法是不是合理,如果覺得自己已經盡了萬分的努力,那可以嘗試去改變壹下方法。”
熟悉蘇炳添的人都知道,他曾經嘗試改跑技術。但改技術這件事,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調整,首先肌肉記憶的調整,需要用更大的強度去練習左腳,“我要用電腦技術壹個個去研究自己腳步的落點、擺臂的動作幅度。”去比賽的時候,他會帶上壹個小皮尺,因為起跑前需要很精確地去量起跑器擺放的位置,量角度、量兩只腳之間的距離。改技術之前,蘇炳添完成100米要花47步,改技術之後要跑到48步,多出來這壹步,他需要提高擡腿的速率,去突破多壹個動作花費的時間。
蘇炳添說,百米賽跑是壹場團隊作戰,需要身邊有隊友,可以激勵妳不斷往前走,這是壹種友好的競爭關系。
蘇炳添表示,每壹次取得不錯的成績的時候,最想感謝的,是身後的教練組、保障組,還有隊友。他說,中國男子百米接力隊伍很團結,而且每個人的水平都跟著隊伍的水平提高,不斷獲得進步。他很期待能看到更多年輕運動員壹起站在賽場上,更希望他們當中很快能有人超越自己,唯有這樣,中國田徑才能生生不息地發展下去。
今年站上奧運會跑道時,蘇炳添回憶說,曾再次問自己,這是人生的第三次奧運會,如果錯過了這次進入決賽的機會,就沒有下壹次了。“因為下壹次的時候已經36歲了,我就失去了競爭。所以說,每壹次機會來臨時,該如何去把握,是應該去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