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下暴雨!為什麽廣州內澇嚴重 而深圳卻沒事
前半個月,南中國連續不斷的降雨,讓廣州等壹些城市變成了澤國。現在,水是消退了,但嚴重的內澇,讓城市付出慘痛的代價,據說,光是廣州市損失就高達壹百多個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說:政府對不起百姓,要道歉。盡管天災沒法預料,被人稱作不可抗力,但是,災難過後,能在自身的管理上找出毛病,總比把問題壹股腦地推給老天爺強!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次廣東下大雨,廣州水漫金山,深圳則平安無事,這不是說深圳幸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深圳也曾經被淹得不可開交,連到訪的外國元首,都讓人用小船把自己從大酒店救援出去。俗話說:吃壹塹,長壹智,深圳從此就開始研究,怎麽樣解決內澇。壹是疏浚地下排水系統,二是增加泵站,努力地把水往自然河道排。這些工作,平時很難在表面上被人看見,但關鍵時刻,就起了大作用。相比之下,我們的許多大城市,全把文章做在地面之上了——高樓大廈建了不少,因為這能體現城市的景觀,突出領導的政績,但地下呢?反正妳也看不見,何必再多花冤枉錢?結果就造成地上是新社會,地下舊社會,趕上雨雪臺風壹來,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就開始給妳添堵了。其實,造成城市內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這些年來,許多城市全是鋼筋水泥的叢林,地表硬化得越來越嚴重,水落到地上滲不下去,就成了徑流,完全依賴管網排水。您可能看過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主人公冉阿讓,是怎麽把那位年輕的革命者救出巴黎的?人家是從下水道走出去的。要知道,壹百多年前,巴黎的下水道,管徑就已經達到3 米了,我們不能不佩服,當年法國人對公***設施建設的遠見卓識。而我們的地下排水設施呢?很久以來,給我留的印象,就是壹個工人費勁巴拉地擠進去搶修,如果連人也進不去,就幹脆拿鋼筋捅,您說,這樣的管道,能應付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降雨嗎?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館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館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您為了防止下暴雨,就無限度加大管網的口徑,用超量的投資,來應付壹個小概率事件,又顯得不經濟,那怎麽做才好呢?這次世博會上,荷蘭鹿特丹案例,就給我們提供了壹個很好的借鑒——荷蘭的全國,都處於海平面以下,發生內澇的幾率很高,於是,人家在造城的時候,就提前預留了很多低窪的地方,比如修了許多下沈式廣場,不下雨的時候,可以當城市的公***活動空間,下了雨就臨時扮演壹下蓄水池,把水先往這些地方引,然後再集中抽排,或者是等待水自然幹涸,這可謂壹箭雙雕。花錢不多,但效果不錯,體現了城市規劃的超前思維。荷蘭鹿特丹治水案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案例)當然,荷蘭的未雨綢繆,是基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我們的很多城市,要想防患於未然,恐怕還是要把精力,花在您平時看不見的地下管網建設上。管網的作用不僅是排水,您看現在很多城市,電線桿子和密布天空的蜘蛛網般的電線,都逐漸看不見了,他們都跑哪去了呢?都“入地”了——為了安全、集約和效率,現代城市的水、電、通訊、煤氣等管網,都會被集合起來,放入到壹條地下管網的公***走廊,它被我們叫做“***同溝”。我記得幾年前去歐洲的時候,就參觀到壹條竟然可以並排走兩輛卡車的“***同溝”,更準確地說,這樣的溝,其實是壹條隧道,在裏面安上照明、並每隔壹段距離預留出入口,這樣,檢修人員不用挖開路面,就可以隨時裝配管線和檢修。天津,穿越海河的***同溝隧道全文(編輯:dq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