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汐止區的地理

汐止區的地理

汐止區面積71.24平方公裏,居新北市各區之第九位。

汐止位於臺北盆地外緣東南隅,南邊以南港山脈與平溪、石碇兩區為鄰:北邊以五指山山脈與萬裏區、臺北士林區、內湖區相鄰;東鄰基隆市七堵區;西南以河川與南港區為界。四面環山,且交通便利,近年已成為大臺北地區熱門的健行登山路線。 汐止區為低緯度地區,屬中原標準時區,由以下地理疆域資料可詳見汐止之經緯度位置:

極東:東山裏東南角,東經121度43分。

極西:八連裏西北角,東經121度36分,東西***跨經度7分。

極南:白雲裏南界角,北緯25度2分。

極北:烘內裏東北角,北緯25度9分,南北***跨緯度7分。 汐止區地勢南北高,中央低,河岸階地海拔平均僅9米,市內除基隆河兩岸為較大之河谷平原之外,其余多為坡度百分之卅以上之山坡地。基隆河由汐止區之東蜿蜒西流,南北高山夾峙,基隆河貫穿其中。

汐止區四面環山,接鄰內湖、基隆七堵、南港、石碇、平溪、萬裏、士林等周圍山區。其境內山脈皆未到達壹千米,大部份山高多位於三百至六百米之間,東西走向為主;是為小型山系。

西北方為五指山山脈,最高峰為五指山(車坪寮山),海拔高度為六九九米,形成瑪煉溪與基隆河的分水嶺。東南方為南港山脈,而南面山地屬大尖山系,最高峰為姜子寮山,海拔高度為七二九米。 基隆河水量豐沛,平均全年逕流量為1723.8百萬平方米,因此切割山脈厲害。而位於中遊的汐止,亦由主幹流基隆河及保長坑溪、茄苳溪、康誥坑溪、大坑溪、內溝溪、叭?溪、北港溪、橫科溪等八大支流註入沖積、切割而形成蜿蜒河谷平原及瀑布。基隆河在汐止境內之大小支流***14條。

基隆河右岸支流由西向東排序為內溝溪、草濫溪、北峰溪、叭?溪、北港溪、無名溪、鄉長溪。基隆河左岸支流由西向東排序為大坑溪、橫科溪、下寮溪、康誥坑溪、智慧溪、禮門溪、茄苳溪、保長坑溪。 汐止區位居臺北盆地外緣之東南隅,為臺北盆地與東部盆地交接之處。因此雖屬臺灣北部氣候區,但卻易受基隆地區之東北氣候區的影響。汐止區之有效溫度大部分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之特征為東北區與西南區之過渡性質,夏季雨量稍微多於冬季,本區冬季因當大陸及地氣團南下之沖,故氣溫較低。

臺灣的臺風主要是發生於七、八、九月,其中尤以八月份最多,每因狂風暴雨而成巨災,直至科技發達的今日亦不例外。汐止區以前由於缺乏有系統之排水路,只能依賴天然溝渠以及道路側溝排水,由於溝面狹小,經常淤積;而汐止屬於相對低窪地區,豪雨壹來容易釀成水災。

汐止二十年來的嚴重水災:1987年琳恩風災(臺北市、汐止嚴重水災)、1996年賀伯風災(新北市淹水、南投土石流)、1997年溫妮風災(林肯大郡倒塌)、1998年瑞伯風災(汐止大淹水)、2000年象神風災(汐止、基隆大淹水)、2001年納莉風災(古臺北湖重現,新北市市史上最嚴重水災)。

納莉之後的臺風,汐止各地幾乎沒有大淹水,最嚴重就是路面積水,也不超過50厘米。主因是瑞芳的員山子分洪道完工,只要基隆河水位達到六十二點五米,水流即會流過側流堰進入沈砂池;水位若持續上升至六十三米溢過攔河堰,就會進入分洪隧道流入外海,不必再借由人工開挖的方式分洪。更因此改變了汐止每逢臺風必淹的窘況。 汐止區雖然隸屬於新北市,但位於臺北市與基隆市之間,離新北市主要市區較遠,和新北市政府所在地板橋區中間隔了壹個臺北市,導致汐止生活型態和臺北市反而比較接近。

汐止多山、多河,平原與丘陵地並不多,因此汐止的人口分布,除了沿基隆河岸區域之外,有不少人居住在山坡地,且大多為人為開發填築,造成了擁有許多大型山莊別墅的特殊現象。 例如:伯爵山莊,白馬山莊,水蓮山莊,林肯大郡,瓏山林社區,水晶山莊,臺北小別墅,東湖山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