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譚澤睿的造假疑雲

譚澤睿的造假疑雲

12月16日,譚澤睿的獲獎內容遭到 聶子佩(2010羅馬尼亞大師杯、IMO滿分)實名揭發和舉報:

獲得金牌的論文抄襲1949年的《美國數學月刊》上的短文  [Mirsky, L. The number of representations of an integer as the sum of a prime and a k-free integer.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49): 17-19.]  我們先看結果,譚的論文結果是這樣的。

Mirsky的結果是這樣的。

只要Mirsky的結果中取k=2,它們就完全壹樣了。  再來看證明方法,譚利用了如下結果估計了關於莫比烏斯函數的和式。

Mirsky沒有證明定理2,因為他認為其證明和定理1非常相似,所以可以留作讀者練習。那麽我們來看定理1是什麽。

而對於定理1,Mirsky也同樣用到了壹個與Bombieri-Vinogradov定理相比的結果然後估計關於莫比烏斯函數的和式。(當時還沒有Bombieri–Vinogradov定理)

而且Mirsky的計算還要比譚的更簡潔。

12月17日,譚澤睿再次遭到方弦(現於法國,信息學碩士生)披露 ,譚澤睿獲獎內容與Kevin A. Broughan在2012年於數論期刊(Journal of Number Theory)發表的On shifted primes and balanced primes 中Theorem 4相似,且兩篇論文都是差不多的證明方法,就是用篩法和Bombieri-Vinogradov定理。方弦就此評論到:

這麽說吧,媒體說“發現了新的數學理論”,還什麽“壹片空白”,那顯然是在胡吹……篩法是很成熟的體系了,而這位同學的論文也沒有用到什麽特別新穎的思想……作為學生,當然值得鼓勵,但是吹得太過就不好了……有人可能會說有貓膩,但這個我就不評論了……

12月21日,丘成桐先生表示已經關註此事 ,並請陶哲軒(華裔數學家,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是澳洲惟壹榮獲數學最高榮譽“菲爾茨獎”的澳籍華人數學教授,也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來看這壹篇論文,然後再做出結論。  

截止12月21日晚,譚澤睿沒有做出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