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蔣巷村,還是壹個“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窮土惡水、血吸蟲流行而且偏僻閉塞的苦地方,河溝坑窪、土地破碎,村民絕大多數住泥墻草房。好年景時,高產麥僅百來斤;遇到小荒年,稻麥種子收不回,農民靠天吃飯,盼望著好年景,可它遲遲不到,民謠唱“蔣巷澤塢鍋底塘,十年九澇壹旱荒,泥垛墻、茅草房,樹皮草根拌青糠。”當時這裏的人口都來自5個省26個縣,90%的村民患血吸蟲病。男男女女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壹把鋤頭三斤鐵,拿在手裏總想歇”,家家戶戶被窮困病魔壓得擡不起頭來┅┅可惜,四十多年前蔣巷村的舊貌已不復存在,在村生態園裏。我們見到僅留的壹座老橋,久為塵封。它是歷史的見證,至今仍發揮著警示後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