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壹。作為炎帝神農故裏,這裏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光榮稱號。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就誕生在隨州市隨縣厲山鎮,他創耕耘、植五谷、嘗百草、興貿易,開創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誕辰日,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問祖,隨州厲山因此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編鐘震驚了世界,改寫世界音樂史;被稱為世界古代八大奇跡之壹。
曾侯乙墓與隨州
1978年春,湖北省隨州市爆出了壹條轟動全國乃至世界的新聞:在城西兩公裏壹個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壹座戰國早期的大型木槨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鹿鶴為原型。
隨州曾侯乙編鐘表演第壹次奏響:1978年出土時,考古人員在隨州壹處修理廠內試敲響過編鐘。1978年建軍節,沈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駐隨炮兵師某部禮堂,被敲響。
第二次奏響: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省博物館演奏人員被特批隨編鐘進京,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為各國駐華大使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創作曲目《楚商》以及《歡樂頌》等中外名曲。
第三次奏響: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大型交響樂《天·地·人》時,由國家特批再次敲響了編鐘。
2008年為北京奧運健兒喝彩奏響音樂
奧運世博音震世界20世紀80年代,編鐘復制件在省博演奏廳每天多場次演奏,接待過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英國前首相希思、德國前總理科爾等多個國家的首腦。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自1983年成立以來,編排了100多首古今中外名曲,每年演出1600余場,涉足20多個國家和地區,6億多人通過各種方式領略了編鐘的神采,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在中國聆聽了編鐘演奏。
編鐘敲響隨州之音 感受“世界第八大奇跡。
2012年7月17日下午,“中部支點新湖北”第四屆全國網絡媒體行全體記者來到了位於湖北省北部的隨州市進行實地采訪。隨州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最年輕的地級市”。
炎帝神農與隨州
據考古發掘表明,在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已有壹支遠古人類在隨州生息勞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會文物調查組在距隨州市區約5公裏的山地采集到壹件石英巖打制的石器。經專家鑒定,確認這件石器是舊石器。這是湖北乃至長江流域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遺物。
隨州境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文物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50余處,新石器時代文物近幾年來3000件。其中,較著名的有淅河西花園遺址和三裏崗冷皮埡遺址。
淅河西花園遺址距隨州城約20公裏,遺址分上下二層。下層因潛入水面以下,未能大規模發掘,從出土少部分遺物來看,已證實其文化內涵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類似。上層為屈家嶺文化層。在這壹層中發掘房基5座,皆由紅燒土塊堆積而成,木骨泥墻,茅草蓋頂。還發現大量稻谷殼、窖穴、成人墓葬、兒童甕棺葬及當時人們使用的石刀、石鏟、石斧、石錛等生產工具和彩陶壺、杯、缽、豆、碗、罐、鼎、盆、鍋、甑、空心陶器、玉珠等大量生活用具和工藝品。
三裏崗冷皮埡遺址距隨州城西南約40公裏。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磨制石斧、石刀、石鐮、石箭鏃等石器,而且出土了夾砂陶、泥質灰陶及泥質磨光黑陶等陶器,尤其以彩繪蛋殼黑陶最為典型,還發現了大量含稻谷殼的紅繞土塊。經專家分析鑒定,其文化內涵包括屈家嶺文化和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這兩種文化遺存。
隨州歷史悠久據《禮記》、《左傳》等眾多文獻記載:隨州上古為烈山氏,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本起烈山。五千年前,炎帝神農氏在此“創耕耘、植五谷、嘗百草”,開啟史前農耕文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周,這裏使封因為隨。《左傳》中有“漢東之國隨為大”之說。每年的農歷四月二十六日,隨州市都要舉辦隆重熱烈的“中國湖北烈山炎帝神農節”,以紀念華夏始祖的生辰在這壹天,世界各地的烈山宗親會等海外華人組織,都要組團前來參加節慶替典活動。
(壹)神農生地
據大量的文獻記載分析,神農生於烈山。《國語·魯語》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也說:“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禮記·祭法》的說法也基本相同:“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前文已充分論證烈山氏、列山氏、厲山氏實為壹人,其子柱或農即神農。烈山,很可能就是神農之先輩也可說是第壹代神農放火燒荒之地,或人以山名,或山以人名,總之神農起於烈山已無疑問。
唐代蕭德言所編《括地誌》記載:“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裏,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於厲鄉,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厲國。”?唐代後期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誌》記載:“隨縣,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即隨國城也,歷代不改。……厲山,亦名烈山,在縣北壹百裏。《禮記》曰: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故曰厲山氏。”北宋王存等主編的《元豐九域誌》記載:“隨州:神農廟,在厲鄉村。”南宋羅泌《路史》記載:“神農井在賴山(即厲山),舊說汲壹井則八井皆動,人不敢觸。今惟壹穴,大木旁蔭,即其處立社。”清代章學誠主持編纂的《湖北通誌·輿地誌》記載:“厲鄉,在州北,今名厲山店。……亦雲賴鄉,故賴國也。有神農社。”
上述記載無壹例外地表明,神農生於厲山,厲山位於今隨州北。神農生於隨州厲山壹說代代相因,眾口壹詞,足證不謬。
(二)炎帝神農氏合壹後的生地
雖說炎帝神農氏合壹的史實形成於遠古,但合壹的觀念至秦漢之際方才形成。
最早指出炎帝神農氏生地的學者,是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鄭玄根據《國語·魯語》中展禽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關於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論,參之以秦漢之際炎帝與神農合壹的定說,在為《禮記·祭法》的類似記載作註時,將厲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視為壹人:“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既然鄭玄以為烈山氏(神農氏)同炎帝為壹人,其生地也自然在壹處。時隔不久,三國時吳韋昭率先響應鄭說。他在為《國語·魯語》展禽的話作註時說:“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於烈山。《禮(記)·祭法》以烈山為厲山也。”由於先秦典籍只有神農氏(烈山氏)生地的記載,未見炎帝生地的記載,以致鄭玄、韋昭將炎帝神農合壹後的生地定在烈山。
炎帝神農氏的遺跡,以長江支流的漢水中遊最為多見,以隨州的厲山最為集中。谷城縣相傳是因炎帝神農氏在那裏嘗五谷而得名的,神農架相傳是因炎帝神農在那裏嘗百草而得名的。至於隨州的厲山,則有神農洞、神農宅、神農井、神農社等遺跡。
隋文帝楊堅和隨州
隨州的“隨”最早出於西周“漢東之國隨為大”,當時隨國為壹諸侯國,附庸在楚國之下,附近有陳國、蔡國、唐國等。自西周後,“隨”這壹古地名得以流傳下來。
《隋書》卷五十《龐晃傳》雲:“……時高祖出為隨州刺史,路經襄陽,衛王令〔龐〕晃詣高祖。……”這裏的“隨州刺史”,就是現位於湖北北部、桐柏山脈以南的“隨州市”。周武帝即位時,楊堅“遷左小宮伯。出隨州刺史,進位大將軍。後征還,遇皇妣寢疾三年,晝夜不離左右,代稱純孝。宇文護執政,尤忌高祖,屢將害焉,大將軍侯伏、侯壽等匡護得免。其後襲爵隋國公。”這裏的“襲爵”要特別說明壹下,“爵”是北周封楊堅之父楊忠“隨國公”的“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楊堅發跡就是在隨州(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自秦後,各“王公”都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諸侯王國,楊堅的父親楊忠的封地在隨州,他兒子在隨州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武功是占了“人和”的因素),他的封號也是以封地“隨州”為名的,這就解釋了楊堅為何建“隋朝”的原因(楊堅奪位後立國號為“隨”,他以自己曾受封於隨,因以為國號,又忌惡“隨”字帶“走”旁,恐不祥遂改為“隋”。同年,隨州改為“隋州”。中國歷史上統壹王朝把州郡名的文字拆去偏旁而為國號,這是僅有的壹次。)。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
隋朝建立之初,即著手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按照“存要去閑,並小為大”的原則,把北朝的州、郡、縣三級改為州、縣二級,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隨州改置為漢東郡,領隨、土山、安貴、順義、光化、平林、上明、唐城等8縣。然而,隋王朝國祚短促,漢東郡在隋的地位和發展尚未充分顯現出來。
歐陽修與隨州
歐陽修,祖籍廬陵(今江西永豐),其父歐陽觀於景德四年任綿州(今四川綿陽)軍事推官,這年6月21日,歐陽修在綿州出生。大中祥符三年,歐陽觀病卒於泰州(今江蘇泰州)軍事判官任上,終年59歲。年方29歲的鄭氏攜年僅4歲的兒子歐陽修到隨州投靠歐陽觀的弟弟歐陽曄。歐陽曄在隨州任推官(審判官)長達25年,他為人正直,尤以廉潔自恃。歐陽曄的為人給年幼的歐陽修產生了重要影響。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知書識理,她常用蘆桿當筆,在地上寫字以教其子,“荻畫學書”的典故即出於此。
歐陽修在隨州生活了18年,可以說隨州是歐陽修成名成家的搖籃,他在這裏吸取了智慧的乳汁。從4歲到22歲,這是人生成長的最難忘的時間段。對於歐陽修來說,使其終身難忘的就是隨州城南的李氏東園。李氏樂園是其好友李曉輔的花園。歐陽修22歲離開隨州,20年後到隨州探望其叔父歐陽曄,故有機會再次到李氏東園故地重遊。老友相逢,感慨萬千,回返京師洛陽時,他便寫了這流傳千古的《李氏東園記》,以表達對隨州的眷戀之情。他深情地說:“隨雖陋,非予鄉,然予之長也,豈能忘情於隨哉”。 隨州地處鄂豫交界,為南北文化薈萃之地,其特點是南北兼收、諸藝並存。以戲劇為例,反映楚文化的漢劇、楚劇在隨南擁有廣大的觀眾,表現中原文化的曲劇、越調、豫劇在隨北也有廣泛市場。而別具壹格的隨州花鼓戲,更為隨州人民喜聞樂見。最初的隨州花鼓戲是壹些民間藝人身背壹個圓形小鼓,邊打、邊舞、邊唱的民間小調,後來發展到人唱,眾人幫,打起鑼鼓冬冬倉。至今神農廟,年年賽村鼓,又吸收了西路花鼓和北路花鼓的劇調,隨州花鼓戲逐步形成了以蠻調、呔調、梁山調、彩調為主的聲腔藝術,內容大多反映男女愛情、反對封建禮教、鞭撻嫌貧愛富、歌頌公正廉明等,但也有壹些低級荒誕的糟粕並存。摬懷齷實跡是隨州花鼓戲的又壹特點,如果需要時,人在後臺答應即可,皇帝從不正面出場,反映了花鼓戲為底層勞動人民的小戲的特點。建國後,特別是1956年建立專業花鼓劇團後,上演劇目大大豐富,整理編演、移植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創作演出現代戲***40多臺。1985年,新編歷史劇《楚莊王》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第壹次搬上銀幕,將隨州花鼓戲推向全國。
以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為主體的隨州民間文藝集南北之精華,絢麗多姿、獨具壹格,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壹宗極珍貴的文化財富。壹般常見的民間文藝形式有龍燈、板凳龍、獅子、旱船、高蹺、鼓書、道情、嗩吶、山歌、號子等數十種,尤為突出的是以隨州(獨人轎、獨龍杠、獨角獸)為代表的民間文藝形式,更是顯示了地方藝術特色的魅力。
獨人轎是隨州及周邊地區深受群眾歡迎的壹種民間表演形式。表演者背上壹根長竹片,上紮壹頂轎蓋,坐轎人在轎頂下表演。以兩人表演為宜,男女皆可。表演者踩著鼓點或音樂節奏,加上愛情、幽默滑稽的嘻鬧情節,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獨龍杠,是用長短杉桿交叉成撌當字形紮緊,兩人擡桿,壹人掌桿後部,前桿表演者多扮成贓官,胸前用篾片系著壹個便壺,隨著桿的閃動,贓官的烏紗帽翅上下擺動,便壺也不時擺動到贓官胸前,模樣滑稽可笑,反映了勞動人民對封建統治者的嘲弄。此種表演壹組或多組進行均可。
民間稱其:桿子當轎,好看好笑,不是真轎,而是嘻鬧。獨角獸指表演者兩手向上伸直合並頭部,形成摱瀾菙,在肚皮上畫出人或獸的臉譜,以雙乳為眼,以肚臍為嘴,中間胃部畫上鼻,腰部圍上壹個黑裙子(意為胡子),與壹群小孩嘻玩,體現壹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藝術境地。1993年的開幕式上,成功表演令數萬名中外來賓大飽眼福。
炎帝神農傳說(湖北省隨州市、神農架林區)及花鼓戲(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宣城市;湖北省隨州市、麻城市;湖南省嶽陽縣、邵陽市、常德市)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鹿鶴
在大大小小壹萬五千件文物眾中,還有壹件隨著編鐘出土的後來被專家定名為“鹿鶴”的青銅器,是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出土文物中絕無僅有的,“鹿鶴”還被隨州市定為自己城市的標誌。
樂都旋風
因出土大型系列編鐘、編磬被譽為“古樂之都”的湖北省隨州市,理所當然應擁有自己的地理標誌。於是,“樂都旋風”應運而生。該雕塑占地近1萬平方米,主體雕塑高16米,以青銅為主要材料,通過對古編鐘、編磬的抽象變形,塑造出壹個以編鐘、編磬為基調、螺旋式升騰的“彩色音符”,以展示隨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暗喻隨楚古樂隨著旋轉升騰的樂曲旋風般地席卷宇宙,同時蘊含隨州傳承歷史文化、迅速崛起之意;雕塑表面飾以隨楚文化藝術圖形和符號;基座采用花崗巖制成,其上輔以編磬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