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鬥是個好皇帝嗎?
真正扶不起的是劉皇叔 當年在荊州,劉備依附劉表,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如果沒有謊幫他策劃,聯孫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從此開基創業,恐怕在曹軍大舉南下之時,兇多吉少, 前途堪虞。幸而有諸葛亮為他所用,壹手繪製的藍圖,這幅藍圖並非空中樓閣,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建國大計分為兩個步驟:第壹步是取得荊、益兩州,建立政 權,劉備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登上了帝位;第二步是等待適當的時機,分兵兩路進行北伐。壹路從對荊州出發,指向宛洛;另壹路從益州出發,直下長安,打得敵 人首尾不能相顧,然後大事可成,漢室可興。如果孤軍北伐,敵人首尾可以相顧,北伐軍就有被吃掉的危險。為了保證實現兩路北伐的大計,就得長期維持與東吳的 聯盟。與東吳保持友好,是蜀漢的重要國策,不可壹刻忘懷。 可惜鎮守荊州的關羽不懂這個道理,自高自大,驕氣逼人,與東吳不斷發生磨擦,又不聽諸葛亮的告誡,註意防範,終於在東吳的襲擊中丟了性命, 蜀漢政權也丟了荊州。當時劉備處理此事如果能夠理性壹點,聽從諸葛亮的勸告,對關羽之死只追究東吳某些將領的責任,不影響蜀漢與東吳兩國的聯盟,則大事猶 有可為──例如在大舉北伐之時,說服東吳同時出兵,不僅蜀漢兩路同時北伐,還有增加從江南指向淮南第三路北伐軍的可能。可是劉備意氣用事,置建國大計於不 顧,堅持為關羽復仇,三軍掛孝伐吳。諸葛亮明知此舉,不論打勝打敗,都是在削弱己方(蜀吳聯盟)的力量,無形中幫助了曹魏,但又無法勸阻劉備。後來,劉備 大敗,全軍覆沒,不久病死白帝城,興漢大計遂被斷送。 細究起來,蜀漢建國這齣大戲,劉備之所以能當主角,主要是靠他劉皇叔的招牌,帝室之冑的身分而已。從公元207年在荊州活動,到223年在 白帝城托孤,前後十六七年,是諸葛亮壹手策畫,劉備的所作所為,也都得到諸葛亮的鼎力扶持。如果劉備是個「扶得起」的角色,諸葛亮就能壹扶到底,直到北伐 成功,江山壹統。真能如此,則歷史上的漢王朝就不只是兩漢,而是三漢(前漢劉邦、中漢劉秀、後漢劉備)了。可惜正演到緊鑼密鼓的關鍵時刻,主角突然不聽話 了,不聽導演的布置,擅自行動,這戲當然就演砸了。 蜀漢建國大計的第壹步雖然走得不錯,因劉備不按照預定計畫行事,不僅徹底得罪了東吳,也從此丟掉了荊州,喪失了再走第二步的條件。以後蜀漢 就只能以攻為守,圖個自保而已。局勢的發展,對蜀漢非常不利,即所謂「今天下三分,益州(蜀漢)疲敝」。為了不被敵人吃掉,諸葛亮只能振作精神,以攻為 守,連年動眾,歲歲興師。明知「伐亦亡,不伐亦亡,與其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懷著這種悲愴的心情去苦戰,誰還忍心拍責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勞而無功!能把 蜀漢的國祚延續下去就是有功,就是奇蹟,要想由蜀漢來統壹天下已是妄想。在敵強我弱的大形勢下,千方百計拖下去是惟壹的辦法,別無選擇。能把弱小的蜀漢拖 了40年,可算是諸葛亮、蔣琬和姜維等人確有能耐。 劉阿鬥是扶得起的 過去我們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常常視劉備為英雄,視劉禪為狗熊,斥為「扶不起的劉阿鬥」。認真考慮起來,這種說法實在有失公允。什麼叫 「扶得起」?做上皇帝就算數嗎?諸葛亮經過十多年的辛苦把劉備扶上了帝位,可惜他輕舉妄動,壹意孤行,斷送了興復漢室的大事業,這不正是說明他「扶不起」 麼!阿鬥登位的時候只有17歲,在諸葛亮等人的扶持之下,經過實際鍛鍊,前後做了41年的皇帝,雖無大的建樹,也無大的過錯。從古到今,做皇帝能做40年 以上的有多少?恐怕不多。這不已經是「扶起了」麼?怎麼還說「扶不起」?「扶得起」、「扶不起」總得有人個客觀標準,否則如何服人。 或曰:劉備是創業,阿鬥是守成,不可同日而語。其實,創業維艱,守成亦復不易。劉備創業,失敗了無數次,只是得到諸葛亮的輔佐之後,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才獲得荊、益兩州的基業,千辛萬苦中登上帝位。 返觀阿鬥繼位後的情境,也可謂萬分艱難。當時天下三分,魏有州13,郡91;吳有州5,郡45;蜀只有州2,郡22。就人力財力而言,魏約 占天下的65%,吳約占25%,蜀只占10%。以十分之壹的力量面對魏、吳兩個強大的對手,不被人家吃掉,已非易事,還談什麼規復中原。阿鬥在極其困難的 處境下能維持40多年,也可以算是壹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皇帝的寶座不是那麼好坐的,諸葛亮在世,可以說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諸葛亮去世後近30年,阿鬥有事得自己頂著,頂不住就會垮臺。他壹頂就是幾十年,能說他沒有壹點能耐麼!只不過他不大會自我宣傳而已。 阿鬥頗有自知之明 古雲「知人曰智,自知曰明」,「人貴有自知之明」。比較而言,「知人」不易,「自知」更難。阿鬥則頗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能沒有諸葛亮,因此對他十分信 賴,把壹切軍國大事全都托付給他,毫不掣肘,十分放心。諸葛亮不幸病故,他又把壹切軍國大事都托付給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蔣琬、費禕、姜維等人。這樣,有權 者大膽放權,垂拱而治;有能者人盡其才,放手辦事;雙方各得其所,人心安定。拿現在的話來說,阿鬥還很能重視知識,尊重才智之士,而且大膽放手,用人不 疑。 如果阿鬥缺少這壹點自知之「明」,事情的發展就不堪設想。他若自不量力,自以為是,定出許多清規戒律,條條框框,要求諸葛亮事事都請示匯報,捆住其手腳,則諸葛亮將無所作為,不待病死,早就撒手而去。 歷史上有不少皇帝,自己多少有壹點本事,卻患有致命的忌才病,不能容人。有如武大郎開店,自己是矮子,就見不得大個子;自己幹不了,就生怕 別人幹得好;遇到有人在某壹方面超過自己,就坐臥不安,必欲除之而後快。就才能而言,阿鬥與他手下壹批文臣武將相比,他自知在很多方面皆不如人。如果他也 患有忌才病,蜀漢的文武群臣難有發揮長才的空間,甚至沒有好下場。幸虧阿鬥心胸坦蕩,能夠放手用人,只要於國有利,不怕才高於己。這樣,君臣相得,合力對 外。 對於「樂不思蜀」的重新思考 我們讀歷史,應該從中發現規律,探求真理,汲取經驗,接受教訓;切不可帶著壹副勢利眼光,捧紅踏黑,羨富欺貧。「只依成敗論英雄」是壹種勢 利的看法;「開國之君是英雄,亡國之君是狗熊」也是壹種勢利的看法。阿鬥是個亡國之君,但是,能把蜀漢亡國的責任全加在阿鬥的頭上麼!劉備當了兩年皇帝, 就把蜀漢的家當敗掉了壹半,荊州丟了,益州新附,人心不穩,形勢岌岌可危。當時別說敗軍之將的劉備,就是諸葛亮也對蜀漢的前途信心不足:「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壹句話就充分說明了問題。17歲的阿鬥所接的就是這個爛攤子。蜀漢必亡,這也是大家心中有數的,「伐亦亡,不伐亦亡,與 其坐而待亡,不如伐之」。這話還說得不夠明白嗎!阿鬥能讓蜀漢政權延續40多年,應該算是壹個奇蹟。這裡面難道沒有阿鬥的功勞麼? 按照過去寫史書的慣例,對於任何壹個亡國之君,總要說他幾件錯事,才好交代。因此,對於阿鬥的錯處,大致定為「寵信宦官黃皓」。查考史實, 這事肯定是有的,並沒有冤枉他。寵信宦官的皇帝多得很,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寵得太不成話的是唐代與明代。唐代的宦官居然可以廢立皇帝,號稱定策國老,皇帝 卻成為門生天子;明代的宦官掌握廠、衛,中央的特工系統竟歸他們指揮。阿鬥寵信黃皓,還沒有到這種出格的程度。 對於阿鬥,最不能見諒於人的是他的「樂不思蜀」壹事。據《漢晉春秋》記載,在阿鬥投降來到魏國之後,有壹天,司馬文王(司馬昭)約阿鬥宴 會,而使「淒涼故蜀伎,來舞魏宮前」,旁觀者為之傷感,「而禪(阿鬥)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 況姜維邪?』賈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後人對此事的評價是:阿鬥既無情,又無恥。 記載中接著說:阿鬥回答「樂不思蜀」,郤正覺得有失體統,就悄悄地教他:以後如果司馬昭再問妳,妳應該流著淚說:先人墳墓皆在蜀中,無日不思。這樣壹來, 司馬昭就會放妳回去。以後司馬昭再問阿鬥,阿鬥照卻正所教的話回答。司馬昭說:這話好像是卻正教妳的。阿鬥吃驚地說:正是這樣。在座的人聽了,無不好笑。 後人對於此事的評價是:阿鬥太愚蠢了,簡直是個白癡。 對於以上的評價,筆者認為有重新思考的必要。對於改朝換代,只是皇帝換了壹個姓,君臣人等是否都有殉國的必要。特別是在大事已定、形勢無可 挽回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以減少百姓生命財產的損失,又有什麼不好!三國時代末期,先是蜀漢對魏投降了;僅僅兩年之後,魏又向晉投降了 (形式是禪讓,實質是投降);再過十餘年,東吳又對晉投降了。三國的結局都是壹樣,社會風氣已經如此,我們沒有苛責阿鬥壹人的必要。 至於「樂不思蜀」壹事,絕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阿鬥沒出息大禍可能隨即臨頭。對於司馬昭那種人,應該了解其陰險毒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 知」是也。阿鬥如果不是裝癡賣傻,而是讓司馬昭了解自己思蜀的真心,其實,前人早就看出阿鬥是在裝傻。《三國誌集解》壹書引於慎行曰:「劉禪之對司馬昭, 未為失策也。卻正教之,淺矣!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聞也。」可見,阿鬥比卻正聰明,正是面帶傻相,心中明亮。他能騙過陰險狡詐的司馬昭,化險為夷,絕非無 能之輩,說他貪生怕死,則無不可。總之,阿鬥雖是亡國之君,但是亡國另有重要遠因,如果我們忘記了劉備的闖禍,只責備阿鬥的無能,是為尊者諱,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