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婚姻始於浪漫終於童話幻滅。
具惠善是壹位能演能畫又能寫書的多才多藝女子,比安宰賢大幾歲。安宰賢初次遇見具惠善就無法把眼睛從她身上移開了,她也喜歡他,真可謂是壹見鐘情。隨之倆人撒糖不斷,還因此電視臺專為他倆錄制了有關戀愛題材的綜藝節目《新婚日記》。不過那時人前表現的甜蜜人後已露出不諧的端倪。 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人家眼的。
首先,兩個人的婚姻觀不同。具惠善認為,婚姻壹定有幸福的日子,也有不幸的日子,把這些全部接受,才能稱之為婚姻。
而安宰賢的觀點就非常浪漫主義了。
他認為婚姻就該是幸福的,如果在婚姻中感覺到疲憊,為什麽還要結婚呢?
他沒考慮婚姻有多少瑣碎的日子和事情組成。可以說他思想根本就不夠成熟,還沒做好婚姻的準備,就憑著壹時熱情結婚了。
他的頭腦中婚姻和戀愛壹樣,愛就愛了,不愛就分了,他不知道婚姻裏還有責任、義務、擔當。也不知道婚姻裏的幸福是要靠兩個人***同努力經營才能得到。
當激情消退,他的本質暴露出來,不單大男子主義還用言語和冷暴力傷害自己的妻子。從相愛的恨不得馬上結婚的壹對兒,到如今撕得連隱私都抖落壹地,不過是三年的光景,也就是壹段戀愛的時間。
壹個有知識文化的成熟女人公開稱自己的老公嫌棄自己乳頭小,不夠性感,這該是在婚姻中多麽狼狽才如此歇斯底裏不顧形象?
為了婚姻,具惠善應該算是很努力了。《新婚日記》裏有壹集,她很早起來洗頭發,作家問她為什麽那麽早起來,她說因為丈夫嫌棄她頭發有味道。
而由此也看出她的愛該是何等卑微?何等小心翼翼?這樣的愛註定了不平衡,而失斜的愛又怎會長久?
婚姻中總是成熟懂事的壹方承受的更多壹些,那是因為ta所認為的愛,都是以委屈自己為代價,而這樣的人往往在婚姻中沒有存在感,對方會把ta當作隱形人。 當然如果能夠很快從不幸的婚姻中站立起來,也不失為明智之舉,猶如果決倔強的馬伊琍。
前段馬伊琍和文章官宣離婚,說實話我是吃驚的。
雖然,我深信破鏡難圓這個道理。但看到他們這些年還算甜蜜的互動,小三也已塵埃落定,我以為裂痕的疤會隨時間而逐漸消失,沒想到,最終還是壹拍兩散。
也許他們那時就該散的,不過是礙於自己是公眾人物,有不得已的考量。
現在想來,以馬伊琍的性格,她怎容忍這個小她幾歲的男人帶給她的屈辱?在他尚默默無聞時嫁給他,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而最終她當時的那句“且行且珍惜”不過是無奈的期許吧?
男人的出軌,在當今約P盛行的時代,拿出來說好像也不算什麽大事兒。
但作為公眾人物當著億萬觀眾承認自己被出軌,那份屈辱和不甘心是我們不能感同身受的。
作為馬伊琍,那個口口聲聲說著“她就是他這輩子驕傲”的男人,轉臉卻去和另壹個女人卿卿我我了,她“叔”可忍、“姨”也忍不下去。但當時為了顧全大局,她只有忍了。
而她的忍,我不認為如網上所言,是壹個心機造就。
如果為了顧及她在大眾面前形象,她立刻選擇離婚反而還更讓人稱贊,如今網上不是流行離開渣男就是酷嘛!若為了算計文章和小三,她根本沒必要,她的時間成本更值錢。
而之所以沒選擇離婚,我想她還是有些不舍。不忍讓孩子失去父親,不忍讓家就那麽散了。正如她離婚官宣上說的,壹定為破鏡重圓努力過。
如果硬說預兆,也許《我的前半生》就是。以角色反觀自己,馬伊琍心中會有所觸動。努力過,既然回不去了,那就不如立刻消失在對方的生活,“各自歡喜”!
也無需撕逼,既然於千萬人中曾經相遇同床***枕過,將從對方從生活裏剝離出來的那刻,盡量給彼此留下壹點美好。
馬伊琍曾說既然我可以脫下高跟鞋素顏對妳不顧形象,也可以再穿上高跟鞋重新優雅上場。這是壹段婚姻結束該有的姿態,既無需賣慘裝可憐也無需過招大戰,幹嘛讓別人覺得妳有多不舍似地糾纏?
當然並非所有的婚姻出現裂痕後,都能離婚,因為離婚需要很大勇氣。尤其對於上了年紀的那代人來說,通常把婚姻的不諧看做理所當然,他們極少動離婚的念頭,哪怕動過也從不敢落實到行動。
我有位小姐妹的父母,倆人爭鬥了壹輩子,打過罵過懷疑過對方出軌。小姐妹都被他們搞得要瘋了,壹再勸他倆離了,可這老倆口竟然沒有壹個同意的。這是那個年代婚姻普遍存在的現象,最終磕磕絆絆壹直過下去的比比皆是。
這樣的婚姻的確已無幸福可言,不過是兩個人湊合在壹起。他們思想相應傳統,總覺離婚會被人瞧不起,會被人閑話;也感覺離婚如剔骨割肉般疼痛。所以,他們通常能忍則忍。
生活雖然已不幸福,但他們通常會認命。等熬到老,到了順耳的年齡,逐漸把壹切恩怨隨風去。望著彼此滿臉風霜,想這輩子也就這樣熬過來了,當年那個疾言厲色對自己張牙舞爪過的人,不過如此了。
如即將熬幹的兩盞紅燭,明明滅滅間相互遙望,心想:妳也不過如此。再想:和誰在壹起也許最終都是這樣,他們開始和平相處,過往早已無力追究。
當然如今的年輕人是堅決不會做這類人的。他們不委屈求全,甩渣男如同扔掉壹雙臭襪子般輕而易舉,沒有那麽多考量,老娘不伺候了,說著立刻就把渣男先用口嚼巴碎,然後“呸”壹口把他剩骨吐到垃圾袋扔了。他們感覺這叫酷,我也覺得很酷,然後開始自己的新生活,這是當今最容易讓人接受的觀點。
其實,無論哪種,只要自己能夠接受就好,無謂對錯。日子是自己在過。既然沒有那麽多的感同身受,吃瓜者也不應該再指點他人生活。
而今具惠善和安宰賢的離婚事件還在發酵中。還有很多人參與其中津津有味的吃著瓜。如果能從中得到點啟發和教訓還值得,否則有什麽意義呢?婚姻的痛苦和幸福都來自內心,表面看到的只是能夠暴露出來的那部分。作為局外人我們有什麽資格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