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潔小故事:
壹、包拯
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在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了壹條家訓,***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雲:“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珙”者即包拯的兒子包珙。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子孫的告誡,並讓其子包珙鐫刻在石上,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這寥寥數字,凝聚著包公的壹身正氣、兩袖清風,足為世人風範。
二、楊震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妳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三、吳隱之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壹池泉水名“貪泉”?。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壹首詩:“古人雲:此水,壹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四、王義方
王義方被任命為晉王府參軍,弘文館特進。魏征特別賞識他,想將自己內侄女許配於他。以魏公盛德之人,赫赫之光,茍有得其鑒拔,鮮不震而驚之以為奇遇?而王義方卻出人意料,竟然婉言辭謝。沒兩年,魏征病逝,王義方十分悲痛,又主動去就這門親事。
人們困惑不解,便問王義方:宰相在世時,權位顯赫,別人巴結唯恐不及,而他主動向妳提親,這是千載難遇的上進機會,妳卻堅決辭謝。今日宰相去世,魏家門庭冷落,妳卻去就這門親事,這是為什麽呢?王義方感嘆地說:“過去不娶,是我不願依附宰相的權勢;現在娶了,是我感謝他對我的知遇之恩。”
五、姚崇
唐朝開元年間,吏部尚書魏知古要去洛陽壹帶考察官員政績。宰相姚崇有兩個兒子在那兒當官,離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辭行,不料姚崇對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壹手提拔起來的,他到洛陽之後,私下接見了姚崇的兩個兒子。姚崇之子請求他在皇上面前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見他極力贊揚姚崇的兒子,便宣姚崇進殿,對姚崇說:“妳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幹,政績不錯,朕有意提升他倆。”姚崇坦然地說:“我這兩個兒子才識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
唐玄宗見姚崇能秉公處事,十分高興地說:“魏知古徇私妨礙公事,辜負了妳對他的教導,我也不能原諒他。看來只有罷了他的官以正朝綱。”姚崇復奏道:“我教子不嚴,罪該受罰。如果陛下因此事貶謫魏知古,那人們就會說他是當了我的替罪羊了。”
唐玄宗聽後十分贊許,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書。姚崇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相。個性是在玄宗時期,對“開元之治”貢獻尤多,影響極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