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
詩詞之說
“天津”壹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的詩歌中,他在《離騷》中寫下了“朝發軔於天津兮”這壹昂揚的詩句。
星官之說
“天津”的名稱來源於星官名“天津星”,《隋書·天文誌》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記載:“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
河名之說
“天津”源自河名“天津河”,《金史·河渠誌》中記載:“通濟河創設巡河官壹員,與天津河同為壹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
賜名之說
“天津”流傳最廣、史料最充分、記載最清楚的說法是源於皇帝的賜名,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奪取帝位成功,始發於渡過沽河,於永樂二年十壹月二十壹日(1404年12月23日),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明朝文人李東陽的《重建三官廟碑記》,碑記裏註有:“天津象征天子車馬所渡之地”的詞句。
編輯本段天津歷史
古代
天津歷史(3張)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現在天津處於的位置原來是海洋,黃河改道前由泥沙沖積形成,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臺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北宋歸遼國管轄,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南宋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裏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鎮守北京的藩王朱棣為了同他的侄子明惠帝爭奪皇位,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後來朱棣作了永樂皇帝,為了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壹月二十壹日,公歷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壹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壹頁。衛是軍事建制,而不屬於地方行政區劃。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 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 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壹州,分別是天津縣、靜海縣、青縣、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滄州。
近現代
清末開埠 晚清時,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占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 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墻。 北洋政府(1912-1928) 民國初年,天津在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並圖謀復辟。其中包括民國總統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南京國民政府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占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日本侵略軍占領時期(1937-1945) 天津日本侵略軍占領時期,百姓苦不堪言。日本對天津基本上實行的是武力統治。日本軍人對天津肆意燒殺搶掠,加上當時天津水災,使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被抓走的“勞工”達5萬人。由於天津曾於清朝大量開辟租界,所以日本侵略軍占領初期,租界內還算比較安全。但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本強行占領其他國家租借地之後天津再無寧日。 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9) 1948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及地方武裝壹部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了戰略性決戰,即“平津戰役”。1949年1月15日淩晨5時,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月17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當代
新中國成立(1949至今) 1949~1958 年2月,北京市和天津市是河北省境內的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議,將天津劃歸河北省。1967年1月恢復為直轄市。
城市歷史
夏朝建立時,大連地區盡管地廣人稀,但因與山東半島聯系密切並深受影響,開始進入青銅時代。以大嘴子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時代遺址在大連地區廣為分布,多達七八十處。青銅器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生產領域進壹步擴大。先商第三代王相土從今遼東壹帶移居河南商丘,因懷戀故土,往返遼豫之間,開辟了今蓬萊至大連的航線,使大連與山東北部沿海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繁。約在公元前17世紀,商湯滅夏。至帝辛(紂)時期,大連地區社會已由地區性組織轉化為方國。今營城子地區雙坨子遺址出土的輪制陶器等文物證明,山東嶽石文化已影響到大連。 商末周初,今大連地區建有多處石棚,是遼東半島石棚分布最廣、類型最全、數量最多的地區,多數坐落在河流附近的丘陵上,其中大石棚7座、中小石棚18處38座,主要分布在金州區及普蘭店、瓦房店、莊河三市。金代遼東提刑使王寂《鴨江行部誌》中對萬家嶺的“西山石棚”做了記述。莊河大荒地石棚蓋石長7.50米,寬5米,為遼東半島石棚之最。石棚內出土有人骨和隨葬品,專家認為是青銅時代墓葬。石棚從石料的開采、磨制、運輸、設計建造等方面均有物理學、建築學、美學等研究價值,反映了青銅時代大連地區的社會形態和生產力發展水平。 長海縣上馬石出土的曲刃青銅短劍
考古發掘表明,大連遠古時期逐漸南下的廟後山人和金牛山人,多居住在大連地區中部丘陵山地,以捕獵采集為生業;北上的山東半島古人,則多居住在島嶼或沿海地區,以捕魚采貝為生業。至夏商之際,先民開始向河谷平川地帶發展,農耕與畜牧業成為主要謀生方式。其時,來自山東半島的影響越來越大,其文化類型與山東半島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其間,盡管大連地區人口不多,但因有舟楫之利加之海洋資源豐富,自然形態多樣化,生產力發展水平已與山東半島相近。 春秋時期,大連地區青銅文化日趨繁榮,至今發現的遺址有近百處之多,其代表性遺物為曲刃青銅短劍。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齊桓公為開發遼東,向遼東地區批量移民,其間齊國還出兵伐山戎以救燕國,進壹步確立了霸主地位。齊靈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齊國滅萊國(今膠東地區),齊控制區擴大到山東半島東部沿海。萊國人戰敗後,渡海逃亡,大規模移居遼東半島,大連地區人口有較大增長,官府在移民區建立村社組織並派官吏管理。齊、萊居民的大批北徙,使山東與遼東的文化進壹步交融,生產力發展水平迅速提高。此外,黃河下遊壹帶居民逢戰亂和荒年也沿上述路線避難遼東,這些徙民部分在大連地區定居,部分向東北腹地遷徙,逐漸形成了由旅順至東北腹地的古道,商業與手工業隨之有了壹定發展,集邑中設有專門為交易的“市”,實行以物易物。大連地區出土的西周末、春秋時期的重要文物除青銅短劍外,還有銅鑿、銅斧、銅刀、銅矛、銅鏡及陶器等,為研究大連地區青銅時代的社會經濟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齊桓公死後,諸子爭位,內亂不息,齊國漸失霸主地位,大連地區在內的遼東成為燕國領地,東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春秋時期結束,中國社會進入戰國時代,大連地區的經濟社會也隨之進入戰國紛爭時期。 大連夜景
大連地區至少有17000年的人類活動歷史。早在6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發了大連地區(青銅時代石棚文化萊國人逃亡遼東[2])。自戰國時期燕昭王在遼東設置“遼東郡”以來,壹直到秦漢時期,大連地區都屬遼東郡轄區。西漢時期大連地區設置“遝氏縣”,三國時期又改稱“東遝縣”。唐朝初期,大連地區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的轄區。遼代時大連地區屬東京遼陽府的轄區,為漢區實行漢法。大連地區在魏晉時稱三山,唐朝時稱三山浦,明清時稱三山海口、青泥窪口。在清朝時因為清政府東北封禁政政策而處人煙稀少的狀態,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政府於今大連灣北岸建海港棧橋、築炮臺、設水雷營,才成為小鎮。1897年,俄國人開建了這個城市。當時沙俄設計師揣著法國巴黎的城建圖紙想在東方再造就壹個以廣場為主的城市,於是就來到了中國大連,給她起名“達爾尼”,意為遙遠的城市,壹個遠離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地方。1905年,日本人占領了這個城市,把“達爾尼”音譯過來就成了漢語的“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