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朋克是什麽意思(刷爆朋友圈的賽博朋克)

朋克是什麽意思(刷爆朋友圈的賽博朋克)

"歡迎來到夜之城"。

要問今年最受萬眾期待的遊戲是什麽?朋友圈的刷屏、微博熱烈的討論都在告訴我們答案。那當然是《賽博朋克2077》了!

開發商表示,遊戲在此前預售中僅是Steam平臺上的收入已經超過了5000萬美元。目前收入更是已超過了該遊戲開發費用以及營銷和促銷費用之和,已經實現了壹天回本。在上市當日,Steam平臺的同時在線人數便達到了100萬人,其銷量數據更是達到800萬份。在上線壹周後更是在steam上實現了五連冠。

而網絡上搜索賽博朋克,妳也會得到玩家生產的壹系列賽博朋克風表情包……

為什麽賽博朋克2077這麽火?

不少玩家表示遊戲中逼真又唯美的畫面給人帶來強烈的電影感和真實感,隨手截圖就是壹張壁紙!

還有人說《賽博朋克2077》的故事設定非常真實,擁有多種開放的結局,玩家可以掌握更大的選擇權,這讓遊戲體驗更加愉悅!

此外,可以自由塑造角色的誘惑力也是不小,畢竟誰會不喜歡捏人環節呢?

最重要的是,遊戲中賽博朋克的風格和主題可謂是非常符合當代年輕人的胃口。

大多數人提到賽博朋克,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銀翼殺手》,可能是粉藍相間的霓虹燈,也可能是暗黑系的色調的城市,而賽博朋克文化也多次以娛樂產品的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包括大熱的《銀翼殺手》、《黑客帝國》系列、《阿麗塔:戰鬥天使》、《愛、死亡和機器人》等電影都屬於此類。

甚至壹些p圖軟件也上線了賽博朋克濾鏡,網友們紛紛體驗,將自己的城市加上賽博朋克的濾鏡,瞬間有了充滿未來感的大片既視感。

為什麽賽博朋克風對當代年輕人有這麽大的吸引力?賽博朋克究竟代表了什麽含義呢?

到底什麽是"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這個詞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1980年,科幻作家布魯斯·博斯克創造了這個合成詞:賽博朋克(cyberpunk)是控制論(cybernetics)和朋克(punk)的結合。布魯斯·博斯克把賽博朋克作為自己小說的名字,形容迷失的年輕壹代:他們是抗拒父母的權威、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利用電腦技術鉆漏洞和制造麻煩的技術宅。

以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小說《神經漫遊者》的出版為肇始,賽博朋克成為科幻小說中的壹股潮流。壹些評論家將賽博朋克視為後現代世界的表現,另壹些人則認為威廉?吉布森、布魯斯?斯特林等賽博朋克作家筆下的小說也可以被解讀為人們預告未來的社會理論。

從廣義上講,在基於人類生存天性的前提下,賽博朋克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生物技術等影響進行了壹番處理。它著眼於人們身處這樣壹種未來時所釋放出的天性和本質。

在這壹未來圖景中,虛擬現實技術的使用及能夠廣泛改寫、修正自己身體的能力使人們能夠不斷重新塑造自我,並能夠在不想與真實世界打交道時將自己隔絕在外。

在小說《神經漫遊者》中,壹個城市化程度很高的世界存在於物理空間中,而其信息流和數據則在“賽博空間”中被復制。“賽博空間”是對於大型城市虛擬現實圖景的寫照,是壹個完全浸入式的互聯網版本。

作為個體的人可以成為賽博空間中僅有的存在,他們甚至可以在肉體消亡後繼續存在下去。在布森的世界中,計算機代碼本身將可以比照代理人程序的形式,去扮演壹個擁有智能且能夠自力更生的實體角色。至此,存在於人類、軟件表征、人體改造及類人之間的壁壘都將被打破。

賽博朋克的另壹個關鍵主題是對於“真實”的自我進行的生物性轉型。由非利普?K.迪克的前賽博朋克小說《仿生人能夢見電子羊嗎?》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對關於主題的類型化處理進行了說明。

由“電影視覺未來主義者”席德?米德所設計的《銀翼殺手》世界奠定了整個賽博朋克的風格基調。賽博朋克的世界是當代城市空間的壹種極端版本,骯臟、汙染、黑暗和危險遍布著整個底層街道和地面。而對於生活在街道之上的摩天大樓中的經濟精英們來說,他們有幹凈而安全的環境。

這部電影中的場景對吉布森所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當無論是關於未來的可視化還是與人類有關的壹切都可以被人為制造時,究竟什麽才是真實?以及對於人類而言這又意味著什麽?

什麽是真實,什麽是自我?

"賽博朋克"背後的批判文化

在賽博朋克世界中,免於接觸“真實”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可以實現的。賽博朋克的世界是壹個嚴酷的非人性化場域,是對現實社會中最糟糕趨勢的極端展現。

在這個企業遠比政府重要的世界中,對於信息經濟和全球化的全部焦慮都已成為現實。此時的社會已經出現兩極分化:由超級富豪管理人員所組成的小型全球性精英階層,以及由無法借助多媒體手段擺脫現實束縛的邊緣化人群所構成的巨大群體。

以《虛擬之光》為代表的吉布森後期作品對以麥克·戴維斯為代表的社會學家群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戴維斯就在《布滿貧民窟的星球》中對洛杉磯目前存在的兩級分化狀態進行了描繪。

在小說《虛擬之光》中,吉布森甚至塑造了壹名負責調查未來洛杉磯邊緣化人群的分裂和社會結構的日益部落化現象的日本社會學家角色。

而尼爾·斯蒂芬森的小說《雪崩》則展現了壹個更為極端的世界情景:美國等國已經被分解為更小的單位,而包括半合法黑手黨在內的國際公司則處在騷亂之中。而影片《銀翼殺手》中的壹切內容都無不昭示著兩極分化態勢的日益嚴峻。

20世紀70年代正值英國朋克搖滾樂火爆時期,在此期間,“詛咒樂隊”和“性手槍”等樂隊對現存社會采取拒斥態度,他們以賽博朋克為武器,譴責了認為世界正在進步的思考方式。

可以說,賽博朋克是對當代社會的壹種最佳理性批判。然而,實際情況卻是賽博朋克已經帶來了壹些關於全球化趨勢的社會經濟批判。賽博朋克中的未來焦慮意識與早期科幻小說並不相同,因為前者的擔憂不僅更為復雜,而且還相當真實可辦。

因此,賽博朋克確實代表了與美國20世紀50年代壹些幼稚的科幻小說所不同的東西。這些東西亦與電影《終結者》及兩部續集中所顯示的對於技術又愛又懼的情感有所不同。

許多人認為賽博朋克僅是壹種為新形式的科幻小說、虛構小說和後現代電影發展提供語境的短命現象。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張,因為從目前來看,電影《銀翼殺手》和吉布森等人所描繪的反烏托邦世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壹些遊戲造成了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體現但不局限於景觀層面。

之前的電影如《黑客帝國》《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和《感官遊戲》也都擁有著與賽博朋克相類似的情節。這些情節與“虛構”與“真實”之間的藩籬相關,並同時追問著這樣壹個問題:當人們能夠以壹種被改寫的形式實現虛擬存在,或者當人們能夠以人工生命被復制後的狀態存在時,以上種種對於人類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麽?

賽博文化讓邊界問題突顯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賽博文化似乎打破了人正常的"邊界狀態",在原有邊界的基礎上又施加了壹道另外的藩籬。換言之,在當今社會,由賽博文化語境所帶來的、以網絡社區和流量平臺為社交場域的新型社交模式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問題。

此外,賽博格的出現也帶來了人機邊界問題。它打破了人機結合的必要性,使人機結合的願景從“不裝不行”升級為“裝了更好”,進而使壹系列與消費力、公平性和安全性相關的問題浮出水面;此外,還在於借助影視作品中血淋淋的安裝場景和賽博格(Cyborg,機械化有機體)實體觀感為觀者帶來的恐怖谷心理效應等要素的放大作用。

因此,賽博格的出現使人們首次開始正式審視“人類”與“非人"——不僅包括機械,還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關系。在去中心主義和解構思想浪潮作用下,機械或許無法再屈尊於人類的助手位置,從始至終壹直存在的人機邊界問題也將此成為壹顆埋在人類身份認同之路上的雷。

賽博文化的含義廣而又廣,技術和文化的發展也在不斷將其豐富。針對存在於賽博文化世界中的種種矛盾,在“賽博技術”與“人類問題”之間從來都不存在簡單的雙向箭頭,賽博文化的“邊界”意義也只是其眾多意義中的壹個小小的分支。

與其說是賽博文化帶來了種種邊界,不如說種種邊界因它而得到凸顯。分析賽博文化的“邊界”意味,目的在於試圖捕捉賽博文化與人類碰撞過程中出現的小火花,為個人與社會、人類與機器、虛擬與對立性的解決提供啟發。

今日話題:妳了解賽博朋克嗎?妳心中的賽博朋克是什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