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山廟會每年舉行3次大型活動和10余次小型活動。大的活動是:農歷正月初二遊船,二月十九觀音菩薩生日拜章,五月廿三敖王壽誕唱大戲。
因為明天是敖王爺爺的生日,今年的第三次敖山廟會從今天下午起開始舉行。
我問當地人:敖王爺爺是誰?當地人說不清楚。
敖山本地的學人認為:敖王爺爺是五代時後漢高祖劉暠。這個劉暠,即大名鼎鼎的劉知遠,以他為敖王,我看例舉的證據不但不足,而且也有些勉強。我想:這個劉知遠也有些奇怪,為什麽以他為主角的南戲《白兔記》在湖南那麽彌久風行?不但在湘劇、湘昆、祁劇中都有這個劇目的演出,而且連偏遠的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儺戲“咚咚推”中也還有劉暠“打瓜精”的劇目遺存?劉知遠與湖南文化究竟有什麽關系?我希望在敖山廟會中找到答案。
但很失望。
然而,我在另外壹些方面的感受卻不少。
敖山廟會,完全處在壹個民間自發參與的狀態之中,很自然、很生態,我認為它是壹座現存的、為數不多的、鮮活的民俗博物館。
1、眾神之山
敖山是壹座眾神之山。敖山上有敖王天子大殿、大雄殿、觀音堂、閻王殿等眾多神仙居住的地方。佛、道、儒和民間神祇和諧***處,為的是滿足蕓蕓眾生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大多來處精神方面。
我在敖王天子大殿的外墻上看到了壹組紙菩薩,我數了數,***46位。這些神祇,構成了壹個當地人崇奉的民間神祗譜系。
掛紙菩薩是壹種當地特有的習俗。紙菩薩分紙衣和面像兩部分,在廟外的祭品攤上有賣。壹種是已經繪制好的菩薩;壹種是紙衣和面像分開賣的半成品,面像買回去自己繪制完成,面部和紙衣可以隨意組合。耒陽是蔡倫的故鄉,在紙的用途上老百姓也有不少的創造。
我仔細瀏覽了這46位紙菩薩,大多還能分辨得出來。他們之中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如來佛祖、四大金剛、三清尊神、三元將軍、土地公公、土地婆婆、龍王、哪咤、二郎神、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福星、祿星、壽星、雲霄娘娘、水霄娘娘、山霄娘娘等等。這真是壹出不分宗教信仰、不管神格高低的大戲《神仙會》。
中國老百姓大多沒有單壹的信奉,很多人進得廟宇,都是見菩薩就拜。他們並不想弄清楚菩薩的姓名和權限,他們知道菩薩心底善良,有求必應,多敬多拜,多多益善。但當他們有了明確的內心需求,他們也就有了選擇。在敖山廟會期間,信眾雲集。我去的那時,卻發現去閻王殿的特別多。
在敖山廟右側,上設觀音堂,下設閻王殿。
走進閻王殿壹看,門口有牛頭馬面值守,殿內暗淡陰森。十殿閻王都有自己的分殿:分別是:壹殿閻王秦廣王、二殿閻王楚江王、三殿閻王宋帝王、四殿閻王五官王、五殿閻王閻羅王、六殿閻王卞城王、七殿閻王泰山王、八殿閻王都市王、九殿閻王平等王、十殿閻王轉輪王。每個殿是個獨立的空間,閻王個個橫眉豎眼、面貌猙獰,腳下都有幾個小鬼和壹些打入地獄之人的泥塑。
殿小閻王多,留給信徒們祭拜的場地就不大了,但進殿的人還是絡繹不絕,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其中似乎還有在外做生意的鄉間闊佬。閻王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傳說人死後都要到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爺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貴;生前作惡者,下地獄,受懲罰。眼下,這些祭拜他的人可能都是自我批評做得比較好的人,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通過燒香跪拜,求得閻王爺爺的寬宥和原諒。
中國的老百姓就是通過這種宗教的自我約束,來保證了農耕生活的安寧與平靜。
閻王殿之上便是觀音堂,人數相對少壹些,而且多是婦女。觀音堂相對寬敞明亮,觀音菩薩當然也比閻王爺們陽光。拜她的多是求嗣、祈福、祝平安。
敖王殿後的大雄殿相對冷清。如今的敖山人可能信佛的並不多,因此,專門前來拜佛祖的人也就少了。偶爾有點香火,也只是走過路過的人,順便拜過。但有壹點敖山人很清楚:清光緒《耒陽縣誌》載,“真安寺,在鰲山金谷山下,永定元年僧守德建”——敖山廟,最早是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557)的守德和尚在這裏建立的真安寺。只是時過境遷,才更名為敖山廟。
敖王爺爺到底是誰,我有些疑惑。我想龍王爺姓敖,疑此即龍王廟。當地也有人認為是龍王廟。為求證此事,我特地考察了敖王廟所處的地理環境:
敖王廟處在壹塊約10平方公裏的平地之中的壹座小山之上。平原的周圍山體連綿,群山環抱,中間的這塊盆地叫做“敖山垌”;峒,即峒田。峒內有壹條由東向西的河流,流經山峒的這段小河即叫敖河;敖河環繞過敖山,由大陂市匯入耒水,耒水就是湘江最長的支流。古時,大陂市曾壹度為縣城,敖河便是當地通往耒陽、衡陽,乃至通往湘江、通往洞庭、長江的重要水道;農林產品的輸出、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的輸入,靠的就是敖河。它,自然也成了敖山人的壹條生命線。
由此看來,在這裏,河、山、田、廟、人,形成了壹個相互依存的和諧社會;而水,就成為維系這種和諧的關鍵要素。
如果久旱無雨,敖河幹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