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敬業讀後感

敬業讀後感

當看完壹本著作後,壹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快來參考讀後感是怎麽寫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敬業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敬業讀後感1

在古老的歐洲,有壹個人在他死的時候,發現自己來到壹個美妙而又能享受壹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麽需要嗎?在這裏妳可以擁有壹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娛樂以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都可以讓您盡情享受。"

這個人聽了以後,感到有些驚奇,但非常高興,他暗自竊喜:這不正是我在人世間的夢想嗎?壹整天他都在品嘗所有的佳肴美食,同時盡享美色的滋味。然而有壹天,他卻對這壹切感到索然無味了,於是他就對侍者說:"我對這壹切感到厭煩,我需要做壹些事情。妳可以給我壹份工作嗎?"

他沒想到,他得到的回答卻是搖頭:"很抱歉,我的先生,這是我們這裏惟壹不能為您做的。這裏沒有工作可以給您".這個人非常沮喪。憤怒地揮動著手說:"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幹脆就留在地獄好了!"

"您以為,您現在什麽地方呢?"那位侍者溫和地說。

這則耐人尋味的寓言,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引用的,在這封信的最後,洛克菲勒語重心長地說:約翰,如果妳視工作為壹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妳視工作為壹種義務,人就是地獄。

讀完這封信的時候,我不禁想起最近經常翻閱的壹本新書《敬業》,這封信恰恰印證了書中的壹些觀點,兩者可謂相映成趣。書中認為美國之所以產生充滿活力、蓬勃上升的市場經濟的精神,是因為脫胎於基督教新教道德觀念的視職業為天職的敬業精神。

1904年,德國偉大的哲人馬克斯-韋伯到美國考察,發現美國的經濟非常繁榮。他發現,任何壹項事業的背後,必然存在著壹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從歐洲逃到美國的新教徒們的教義,作為壹種進取有為、勤奮敬業的精神力量,有力的推動了美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而這種新教的核心教理是:上帝應許的惟壹生存方式,不是人們以苦修的禁欲主義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個人在現世裏所處地位賦予他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他的天職。美國新教宣稱:任何人類職業跟牧師的神職壹樣都具有神聖性。主張人們必須把職業視為人生的目的、使命和價值所在,必須盡自己的壹切努力,履行上帝賦予自己世俗責任。不僅如此,新教也肯定了贏利性工作,認為賺取財富本身就是盡自己的天職,完全是在榮耀上帝。正如《敬業》的作者羅賓斯先生所說的,職業是上帝安排的任務。我們應該像信仰上帝壹樣信仰職業,熱愛生命壹樣熱愛工作。

《敬業》壹書***分八章,分別論述了為什麽要敬業、怎樣敬業等。羅賓斯先生用樸素的語言,揭示了壹個簡單的真理。《敬業》和洛克菲勒給兒子的壹封信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該書告訴我們生命的價值在於職業,職業生涯是人生命的展現。我們首先要愛壹行,幹壹行。壹旦選擇了真正感興趣的職業,工作起來總能精力旺盛、全力以赴。如果不能找到自己心愛的工作,就要"幹壹行,愛壹行"因為當前的工作也是造物主的壹種安排。人的生命價值,根本而言就在於他職業生涯方面的成功和成就,所以壹定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選擇了職業以後,壹定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成功與其說取決於人的才能,不如說取決於人的熱忱。富蘭克林從壹個印刷廠的學徒工成為壹個開國元勛的人生歷程,除了本身具有的使命感和熱忱而外,別無其他解釋。克制和節儉是敬業精神的根本,通過敬業而獲利是現代職業精神的基石。自我實現要靠妳的職業來實現,工作中有很多比薪水更重要的,譬如發展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等等。能力比金錢重要萬倍,因為它不會被偷。人們都羨慕那些傑出人士所具有的創造能力、決策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但他們並非壹開始就擁有這種天賦,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到的。

掩卷沈思,其實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有很多與之近似的地方,比如"興趣就是人最好的老師""壹分辛苦壹分才""付出就有回報"等。著名社會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周孝正先生在前言中說:《敬業》壹書寫得非常好,它可以作為民間信仰系統之壹來滿足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敬業讀後感2

讀了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後,我對人生進行了深深的思考。

人的畢生非常短暫,有的人把時光虛度了,有的人卻過得很空虛。這都是因為前者無業而後者有業所造成的。固然我們當初學習很苦,但比起那些無業的人不是幸福的多嗎?究竟我們是有業——學業的人。而這門業也是人生中至關主要的壹門業了。只有善待這門業,能力做出成就,使我們的人生更加亮麗多彩!

那麽怎麽才算得上善待這門業呢,這天然要與梁啟超先生提出的敬業,樂業二詞接洽起來了。

當人有壹份職業後,最基本的就是敬業了。敬業有兩層含意:壹是敬重本人所從事的工作,並引認為自豪;二是深刻研究探討,力求不斷改進。我們看待我們的學業也應是這樣,因為我們在學習,我們學習了,就應引以為自豪,而我們也應有鉆研的精力。這個進程中是快樂的,是驕傲的,當然也會有人說是苦的。然而終日在學校裏壹事無成績不苦嗎?偏偏這種人是生活的最疼痛的。因為他們是名義上看起來很快活,而心坎是苦楚的,這就與那些敬佩這項事業的人恰好相反。

當然不僅須要敬業,而且要樂業。因為“舉是的老師”,正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酷愛它,才幹把這項事業做的更好。所以我們不要總以為學習很難很苦,由於這樣會使咱們更費勁的學習卻不什麽好的後果,我們是帶著不滿的情感的。

最後,我要借用《敬業與樂業》中的壹句來結尾:“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涯的不二法門。

敬業讀後感3

讀了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之後,讓我更清楚的了解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但“敬業與樂業”的前提下必須“有業”,沒有它,“敬業與樂業”就無從談起,沒有“有業”,“敬業”哪來的“樂業”之說!

在梁啟超的這篇演講中,只要論述的是“敬業”與“樂業”的相互關系。“業”的內容很廣泛,不能僅局限於某種職業,他還應該包括生活中我們所從是的任何壹件有價值的事業。成人的工業是“業”,學生的學習是“業”,保衛國家也是“業”,助人為樂還是“業”等等。

其中,“敬業”裏邊寫道:“主壹無適便是敬”,那是引用朱熹的話,讓我真真正正認識到凡做壹件事,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壹點不旁騖,就是所謂的“敬”,那我們作為學生的忠於學習也是所謂“敬”的壹種體現?接下來的壹句話“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壹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壹等人”,讓我聯想到這樣“天地間第壹等人”——清潔工,他們每天起早摸黑,不怕苦,不怕累,總是滿懷熱枕地認認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內的事情,這種腳踏實地,幹壹行愛壹行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敬業的背後還隱藏樂業的這種角色,有的人說“做工好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人的壹生,還不都是先苦後甜;則有先甜後苦的,多數是無業遊民,他們的日子更難過,這也苦。做工苦,不做工也苦,勞苦總是免不掉的,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在此,湯做妳們問我讀書苦不苦,我壹定會說苦,但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妳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正所謂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知。”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這即是樂業,人類理想的生活。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敬業與樂業”並非是某種硬性規定的條款,而是壹個人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壹種方式,壹種渠道。

敬業讀後感4

讀了《敬業與樂業》之後由感而出,古人說的好:“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是說人生有業之必要,如果沒有業,哪有可敬和可樂之說,文中還引用了孫子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他的意思是說壹個人整天吃得很飽,但卻不肯動腦去做事;在他心目中,沒有什麽人不可教誨,維有對這樣的懶人搖頭嘆道:“難、難!”可見人生壹切毛病有藥可醫,維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這說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壹個人有了職業,不但可以給社會做點奉獻、充實自己的生活,還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壹個長期沒有工作的懶人,沒有收入,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也有可能去幹壹些不利於人民的事情,整天提心吊膽,肯定不會有快樂,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現今的社會隨著各行業的不斷發展,各單位對職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找壹份工作很難,要找壹份稱心如意的好工作更難。當妳選擇了某種職業的時候,會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份工作呢?孔子曰:“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只要是正當的行業,不要去在乎某種職業,職位的高低,即然選擇了,就要靠自己的才能去勞作,盡心盡責,做個最優秀的工作者。

敬業,(讀書筆記)什麽是敬業呢?“主壹無適便是敬”。凡做壹件事,便忠於壹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壹點不旁鶩,便是敬。有部份職位不高的人員認為,我的工作又不是什麽好工作,工資低,又沒什麽前途,做壹天算壹天就是啦!有什麽可敬的,其實,是工作都可敬,就像我之前的單位,雖然公司不大,只有十來個人,但是大家都很用心的工作,正常上班七個小時,但如果自己覺得今天的任務很難完成的話,在休息的時間段也繼續的工作,工作雖然幸苦,但想到每天的成果都很開心,所以不管做什麽工作,都要專心致誌的去做好每件事,不要圖壹時的輕松、愉快,最後壹事無成;怎樣才能把壹件事做到最捧呢?惟壹的秘決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

樂業,“做工好苦”這句嘆言,我相信出來做工的人都曾說過,“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了嗎?”翻過來講,倘若去賭錢、去喝酒,還不是壹樣要淘神費力,難道不苦嗎?須知苦樂全在主觀和客上,人的壹生裏從出生到死去,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壹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責任和忠誠的心去完成每件事,要時刻告訴自己要做到最好,我是最強的,同時要不斷在工作中領略出樂趣,這樣,生活才有價值。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壹些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裏不願做,不願做是逃不了的,哭喪著臉去做和快樂的去做,結果截然不同;每個職位的工作都會有樂趣的,只要妳用樂觀的心態去做,趣味自然會發生。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他的人又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想不管做任何工作,應該抓住機遇,克服困難,不要因為在工作中遇到壹些難題而妥懈,再難的事也要用心去做、樂觀的去面對;毅力是堅韌的,要通過目標產生毅力,要通過毅力去實現目標,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恒、堅持到底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敬業讀後感5

《敬業與樂業》是當年梁啟超先生在上海給他學生的壹篇演講文章。下面我就談壹談自己對敬和樂兩個字的理解吧。

先說敬業。什麽是敬業呢?就是凡做壹件事,便忠於壹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壹點不旁騖,便是敬。很多低級層次的工作人員沒準會認為,我的工作這麽低級,有什麽可敬的呢?其實,是工作都可敬,要專心致誌的給做好。無論是當總統或者當民工都可敬。如果說哪個民族最敬業呢?那麽我會認為它是德國。為什麽呢?因為德國人做什麽都會專心致誌的去做,而且去做到底。就拿壹個例子來說吧。為什麽貝多芬失聰時還會作出那麽好的樂曲?就是因為它有敬業這種精神。其實也可以舉壹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為什麽什麽東西到了德國加工後就變得更加精致,質量變得好得多呢?就是因為德國人做事做到了敬這壹點。

下面來談談樂業。至於他的概念,我覺得書上寫的那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已經足以詮釋了。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麽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說,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麽它就是壹個很單調的人。因為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不過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齊達內是法國足球藝術大師,他有如此高的成就,既不是他的家庭帶來的,也不是他的先天條件比其他運動員好,原因是他把足球當作自己的樂趣所在,所以不管條件多麽艱苦,齊達內總是樂在其中,陶醉在足球世界裏,最終成為天才的足球運動員。可見樂業能改變人的命運,成就人的夢想。

敬業與樂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它們,生活會變得更加精彩,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美好。作文

敬業讀後感6

《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先生1912年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對他學生的壹篇演講。作者緊扣“敬業與樂業”這壹主題,精心篩選材料,旁征博引,說理透徹,語言典雅規範而又通俗明白,顯示了高超的演說水平。教學之後感受頗深,本文作者學識淵博,在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等方面均有精深的造詣,那次演講就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怎樣去對待以後的生活。對於壹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要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呢?當妳選擇了這份職業的時候,妳想好了要為它而付出嗎?我們壹直在為生活而勞動,其實也是為了勞動而生活。不管做任何事情,處在某個位置,事和名稱都會有大小、高低;但從事的本質來說,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在事物的運行過程中缺少了任何其中的壹個環節都會掉鏈子。所以不管任何工作,拿到手裏,都要盡心去對待。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別人看起來也不錯就行了。因此,我們如果想擁有壹個美好的未來,就必須做到敬業樂業這壹點,不要懶。下面我就談壹談自己對敬業和樂業兩個詞的理解吧。

什麽是敬業呢?就是凡做壹件事,便忠於壹件事,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便是敬。在社會生活中,總是先有謀職,而後才有從業的,謀的合適,才能從的安心。小時候父親曾經跟我說過壹句話:“做什麽事,都要像個樣。”這句話其實就是敬。作為壹個教師愛崗是指壹個人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崗位。教師的愛崗,就是熱愛教育事業,具體體現為熱愛工作和熱愛學生。熱愛工作,意味著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選擇,表現著對教育界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態度和決心;壹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會感到教育教學對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活力,體驗到人生的快樂與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絢麗與精彩。學生是生命的給養,講臺是生命的舞臺,教學是生命的源泉。敬業是指壹個人對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師的敬業,就是對國家教育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具體表現為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真負責、壹絲不茍和精益求精,對學生的熱情關懷、盡心盡力和無微不至。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為在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每壹個學生,不敷衍塞責;也表現為對學生的熱切關註,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科學設計與有效實踐;敬業更多是態度和行為體現。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使教師在愛崗敬業的踐行中做壹個幸福和快樂的人,壹個有工作績效的人。

再來談談樂業。用書上寫的那句話來解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麽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說,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麽它就是壹個很單調的人。因為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不過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教育是壹個以愛傳遞愛,以火點燃火的事業所以教師更需要樂業。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有歡樂、有收獲,也有失落、困惑……種種滋味構成了我們豐富的人生體驗。在教育教學中,老師樂業的激情,無形中感染著壹批批的學生,使他們樂觀向上,以良好的態勢健康成長、成才。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記得孔子曾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教師做到了樂業,工作才會有激情,有幹勁,才會把壹腔熱血投身到偉大的教育事業中去,才會從勞累中找到快樂,從快樂中品嘗到成功的快感。

無論做好哪壹件事情,我認為敬業和樂業十分重要,讀了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壹文,我更感覺做好壹位教師的重要性,我想壹定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壹切呢?從職業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品味生活!敬業與樂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它們,生活會變得更加精彩,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敬業讀後感7

《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先生於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為學生所作的演講,對學生進行的職業道德啟蒙教育。現在再作為壹篇文章和學生壹起學習的時候我卻深切的感受到這不僅是說給學生聽的,更是洗滌教師職業倦怠的壹劑良藥。

有業

記得有壹個微博說:當妳睜開眼睛抱怨又要上班的時候,妳應該想到自己還有班上,這是多麽幸福的事情呢?雖然教師工作具有連續性、反復性,難免陷入思維的僵化與懈怠,壹屆學生送完了下壹屆還是這個講法,這個設計,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自己也沒有了上課的激情。所以更應當像百丈禪師壹樣“壹日不做事,壹日不吃飯。”要讓今天的`日子不是昨天的重復。珍惜目前所擁有的這份受人尊重的職業,把看似簡單的重復做的有聲有色。把真知灼見放到對於課文的解讀中,放到班級工作的管理中。和學生同行,把激情和創新放到學生的生命裏,讓他們從老師身上感受到活力。彼此享受相處的幸福。

敬業

朱熹的解釋壹語見地:“主壹無適便是敬。”想來慚愧,這幾天讀書,看似是讀了,但卻心猿意馬,讀過之後再看還是覺得陌生。生活瑣事充斥在大腦中,自己不能做到心無旁騖。更談不上多圓滿了。所以反思之後需要有行動。想《莊子》中佝僂丈人學習,任天地再大,萬物再多,眼中只有我的書本才行。也曾經因為身邊的朋友親人所從事的工作高薪報酬,壹時間動搖了自己對講臺的堅守。曾正文說的:“坐這山,望那山,壹事無成。”豈不是說的我這種人嗎?

樂業

用梁啟超的話來說“樂以忘憂”是人類理想的生活。真的是心向往之。然正如梁公所說:“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 不再客觀的事。”心態決定成敗,如果說教師的職業會讓人產生倦怠,為何不能從那壹個個有生命的學生那裏尋到做教師的快樂呢?想想課堂上因為學生的精彩發言或出乎意料的想法,而欣喜若狂。課堂上和學生經歷了高峰體驗之後的淋漓暢快,而激動不已……還有什麽苦可以言呢,身在其中,全情投入,專心致誌感受中華文字、世界文明的博大與絢爛,學生揮灑青春,我們奉獻青春,何苦之有呢?

正如梁啟超說:壹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既然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作為教師給應該用自己的專註成就自己的學生,也成就自己的事業。最終生活職業的快樂,人生的快樂。感謝梁啟超!

敬業讀後感8

沈浸在有業的滿足中,妳會止而不前;埋醉與敬業的自動中,妳會逐步向前;享受樂業的欣喜中,妳會永遠向前! ——題記

通過學習《敬業與樂業》,我感觸頗深。在欣喜生涯中,有明確了自己的壹項責任。“敬業樂群”、“安其居,樂其業”,我想大概是每個人都想做到的壹種生活吧!

漫漫人生路,三業伴左右。所謂的三業指的是有業、敬業、樂業。萬事皆有道,又有業便是我們奮鬥的基礎目標。在《敬業與樂業》中,作者寫到壹句話“壹日不做事,壹日不吃飯”,我很贊同這種觀點,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齊頭並進的21世紀,需要我們以諾克行,但要註意相形言顧,對於自己壹天的付出與收獲做壹個總結,這有助於我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確立並實現總結的奮鬥目標。

管理家陳鴻橋有言:“敬業是快樂的,敬業的口碑是職業生涯中最大的財富,敬業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敬業精神,被視為現代社會最基本的處事之道。當壹個人把 敬業變成壹種習慣,在多幹活,幹好活的感觸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體驗到幹好活的樂趣,從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從思想與業務同進的過程中享受 快樂。做壹件事,持之以恒,從心裏發出忠實的情感,這便是敬業的最大秘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凡做壹件事,都要認為它是有趣味的,做工苦,不做工更苦;被動與主動,能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人生因競勝而快樂,樂業可以讓我們把壹切遊思都拋之腦後,豈不為好?

人生三業已唱盡,所謂人各有所好,在這條綴滿知識的樹枝上,我又學會了壹種態度。綜合以上,我希望大家同我壹樣,在這季煙花夢中綻放出自己的那份光彩,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對“業”園道聲“我服了妳了”。

三業譜人生,但願美麗又永恒,伴我們度過壹個美好春秋,路上年華“園”其中,三業奮不停。 ——尾記

敬業讀後感9

有業之必要於我們來說,業自是學習。待讀完百丈禪師的故事之後,初覺得此人太死心眼了,而後壹琢磨,卻覺得自愧不如,與百丈禪師相比,我們缺少的不僅是他的言必出,行必果,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我們缺少老禪師的那種矢誌不諭的品質。他日日堅持,直到八十歲!多少個三百六十五天,又多少個24小時啊!而現在的我們卻常常邊自己的計劃都做不到!邊起碼的言行相顧都沒有,更無論堅持。而我們總把希望寄托在下壹次上,並為今日的失言,自找臺階下,不願下功夫。這便是後文中所說的懶字!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我們雖不是沒有職業的懶人,更不是社會的蛀米蟲。可是壹次又壹次不完成作業的我們,安然地回到家後,享受著父母創造的環境;總想著下壹次的我們,悠然地面對著心切的父母這甚至跟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等同!懶字當頭,萬事不成,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而放縱這個敵人胡作非為的又是我們自己,克服是我們唯壹的選擇!

說到敬業,最令我有所啟發的是《莊子》記佝僂丈人承綢的故事。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壹個佝僂的老人,幾句簡單的話語,卻道出所有道理的精華!豈止這樣,我認為這位老人便可謂是天地間第壹等人!難道不是嗎?這位老人雖身患佝僂,卻能把壹件小事做到精典,做到出神入化用心如此專壹,雖是壹件小事,他卻做得如此圓滿!而我們生活在這麽好的環境下,並擁有著健康的身體,先不論學習起碼把我們身邊的小事做好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應把每壹件事通過努力,做到出色,就算與他人之比,相差之,但我們無悔,因為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努力了!然這所有的前提見出於專心致誌!唯有用心,我們才能有成功,若坐這山,望那山,則壹事無成!這便即要盡職又要敬職了。

至於樂業,我認為書中的那句話便足以詮釋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算對自己的職業如何不滿,但妳都必須去做。那妳為何不從中尋樂呢?這使我想到了壹句話:妳知道,妳愛惜,花兒努力地開;妳不知,妳厭惡,花兒努力地開。花兒總是在努力地開,美好的日子也壹天天地在流逝。而對於我們,為何不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壹切呢?從職業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品味生活!

每件事都有其獨道的樂趣,做到敬與樂,相信生活會更多彩!敬與樂我願與梁任公壹同受用!

敬業讀後感10

梁啟超先生的演講《敬業與樂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們對待職業的態度問題,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梁先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為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壹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誌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壹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壹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啟超先生不愧賢達,於理於事,對問題分析得事鞭辟入裏,很有指導意義。教師於我而言是謀生的職業,因而我切不可因為我自己的隨便和不敬而褻瀆教師的稱號以致於害了自己丟飯碗。

孔子“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生活,是人類生活的理想境界。“樂業”的心緒是對待職業的心態,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己從事的職業中尋求無限趣味,那工作起來能不負責任嗎?工作能做不好嗎?我如今從事的教師這個職業而言,辛苦是毋庸說的,哪個行業不辛苦那?但辛苦之中也有樂趣——與同事交流的樂趣、因學生成長的樂趣、自身發展成功的樂趣……眾多的樂趣充溢著我們的工作過程。設若我們把樂趣理解為輕松、理解為毫無約束的自由,恐怕這種樂趣是無法尋找的。

退壹步講,假如我們沒有達到樂業這種境界(像我就存在差距),那就把“樂業”當作壹種人生理想。可能明天我不做教師這個職業,“樂業”依然是我的職業理想,有這種職業理想,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職業責任。

讓我們為了明天的樂業,今天開始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