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也許在陸傑森心裏,送壹包薯條,和乞丐壹起吃,並沒有太多“道德”或者“正義”的考量,不過是壹個熱心人對陌生弱勢者樸素的關懷,想到就做了,如此而已。可這樣壹件不起眼的小事,卻引起超乎尋常的關註和贊譽,不知為何,讓人心裏有幾分沈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這種舉手之勞的相互關愛,真的沒必要被過度拔高。動輒“感動社會”,冠之以“最美××”的美名,在某種程度上是對道德的過度闡釋,它只能說明我們的道德饑渴和焦慮是何等的強烈。
《千龍網》:陸傑森的壹次隨意動作,卻狠狠地感動了中國人,這從“有愛”、“敬佩”、“感動”、“愛心關懷不分國界”的熱烈贊譽可以得到印證。給乞丐買薯條之所以能夠引起轟動,不外乎兩點:壹是乞丐是很邊緣化的群體,往往被人敬而遠之,甚至常遭羞辱,陸傑森主動親近之,很“另類”;二是陸傑森是外國人,這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圍觀”。
《財訊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是壹個有著五千年優良傳統的民族,美國人給中國乞討者以幫助能成為新聞,嚴重說明我們中國的社會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也給我們中國人狠狠扇了壹巴掌。
《羊城晚報》:我們總覺得自己可以看透世上種種騙局,卻不知這種自以為是的自信,時常傷及無辜,也時常造成另壹種焦慮。善良的人們總怕上當,總戴著有色眼鏡“懷疑壹切”,但這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惡魔的倒影,由此形成的惡性循環,最終只能令社會陷於冷漠。這個老外的率真,給我們帶來諸多思考。我們終究不該用壹種焦慮制造另壹種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