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袁隆平的勵誌故事

袁隆平的勵誌故事

1949年8月,19歲的袁隆平高中畢業,他決定離開南京,勵誌回重慶去讀農學院。到了西南農學院,他更是過得自在,期間只有壹次輝煌:救過壹個人。他編的考分歌謠在班上流傳:“三分好,三分好;不貪黑,不起早;不留級,不補考。”

1953年8月畢業,全班同學都被分到了全國各地,最遠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袁隆平到湖南省農業廳報到後,就坐著燒木炭的汽車壹路顛簸,到了離黔陽縣城安江鎮4公裏外的安江農校。這壹呆,就是16年。

這個從大城市來的年輕老師上的課讓學生喜歡。“他上課上得好,下課還跟學生玩,”當年的學生回憶說,“他不講究那麽多,黑板寫滿了,他把手壹縮,抓起袖子就擦。”

試驗逃過劫難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經在學校試驗田裏發現了壹株“天然雜交稻”,鶴立雞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種子播下去,結果,高的高,矮的矮,產量都很低。但是,這株天然雜交稻啟發了他:用人工雜交的辦法,可以培植高產的雜交稻。勾腰駝背埋在稻田裏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個瓦缽裏面倒騰了兩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後,1966年2月,在中國科學院的院刊《科學通報》上,他發表了第壹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恰好給國家科委九局的壹個領導看到了,就發函下來,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校支持袁隆平的試驗。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白專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幾十個“資產階級的壇壇罐罐”被“徹底砸爛”,撿回來的幾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學校後面的臭水溝裏。就在要被抓進"牛棚"的時候,工作組卻從學校檔案裏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險為夷,反倒成了保護對象。更令他驚訝的是,省科委還將“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課題,撥給他科研經費,兩名“社隊來社隊去”的學生也被同意留校當他的助手。

但秧苗卻再次被毀。1968年5月的壹天,試驗田被人踩得稀爛,秧苗被拔光。從田埂邊的汙泥裏,他又撿回了5根半埋著的秧苗。讓助手尹華奇感到驚訝的是,袁隆平繼續幹活,絲毫沒有追究是誰幹的,“他是那種摔摔打打都不記痛的”。

後因為兩個助手寫信向上面反映,引起省科委和農業廳重視,專門成立了壹個科研協作組,才把他調往長沙工作。

開放的科研

從這年10月,袁隆平他們開始到氣候炎熱的雲南和海南去南繁。遍尋資料,他發現海南的野生稻資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幾個人的科研小組又到了海南島崖縣的南紅農場。這時候剛好《人民日報》發表《農業學大寨》評論,後來袁隆平得意地說,“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遙派”,兩頭都不管。”

南紅農場技術員馮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課,就意識到農場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們要找的野生稻。它們壹大叢匍匐著,穗粒又小又少,壹碰就掉,看起來就像野草。他約了袁老師的助手李必湖壹起去辨認,然後挖回了壹兜雄花異常、花藥細瘦沒開裂的稻穗。這株被取名“野敗”的野生稻後來成了所有雜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國家科委和農業部又組織了壹個全國性協作組。3月下旬,全國18個科研單位的壹百多名農業科技人員都來到了南紅農場。此時“野敗”的雜交第壹代正在抽穗,還沒有人知道其科研價值,但袁隆乎卻毫無保留,把“野敗”材料分送給大家做實驗。

“他這個人做什麽都很坦蕩,最恨那種保守、自私的做法。”湖南農學院教師羅孝和也是1970年才進入這個科研小組的,他發現,袁隆平從來不搞“山頭”,“只要表現出對課題感興趣,他就歡迎,給外單位的講課也壹點都不保留”。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個品種與“野敗”進行上萬次回交轉育後,結果,湖南組和江西組、福建組都培育出了幾個優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國第壹個強優勢組合“南優2號”。經試驗種植,兩季水稻產量都比常規水稻增產30%以上。

隨後,他又設計了父本與母本分壟間種的栽培模式,還創造出用竹竿“趕花粉”的土辦法,將種子產量從畝產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別的壹年。稻田裏面,稀稀疏疏的雜交水稻卻長出了粗壯飽滿的顆粒。雜交稻面積開始急速推廣,到1998年,全國有壹半的稻田都在栽種雜交稻。等到1981年6月,推了壹個光溜溜的小平頭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領了我國第壹個也是迄今為止唯壹壹個特等發明獎。

自在隨意的老頭

現在,他的辦公室裏面已經擺滿了各種獎牌和證書。但老頭子還是堅持在第壹線做科研。每年壹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亞基地去。有次他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壹把,被他壹下擋開了,“妳以為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妳年輕人還快當!”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壹下,然後又在助手身上比試壹下,買上壹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壹件。還設立了壹個雜交水稻基金,專門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跟人說起他曾經做過兩次的夢:田裏的水稻長得像高梁壹樣高,稻穗像掃帚壹樣長,顆粒像玉米壹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剛開始,周圍人呵呵的笑,時間長了,才發現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盡量送出國去深造,為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說,“袁老師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個幸福的人。”

這位老人,又帶來了好消息!

據了解,測產專家組,由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省土壤肥料總站、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市農牧局土壤肥料站等單位的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該基地種植面積達102畝的“湘兩優900”百畝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

專家組在現場考察基礎上,隨機抽取了3塊地進行人工收割、機器脫粒、實打實收,總收面積3.126畝,三塊地畝產分別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畝產1149.02公斤。

水稻親本去鎘技術取得突破,意味著什麽?

袁隆平“敲掉”水稻含鎘基因,到底意味著什麽?或許對於很多非專業人士這個概念可能不易理解,但是卻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據湖南日報報道,近年來,伴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綠色種業提出的新要求,農作物的純凈度越發受到關註,特別是在許多土壤汙染較重的地區,如何避免汙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際傳播,是育種家必須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