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地名出處的傳說頗多,但最經得起推敲的還應該是從地理角度給予的釋義。珠海唐家與伶仃洋之間海域,古代就被當地居民稱之為“珠海”。在《唐氏族譜》上,有人取名為“唐珠海”(明朝永樂年間)。民國初年唐家三峰小學的《校歌》中,其歌詞有“前環珠海,後枕鵝峰”之句。可見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稱。因此,珠海建縣時,由於這壹地區位於珠江出海之處,故稱之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區原屬中山縣,1953年從中山、東莞、寶安縣劃出壹部分沿海地區和島嶼設立珠海縣,縣城設在今唐家鎮。1958年珠海縣歸並於中山縣,1961年恢復珠海縣建制,縣城改設於香洲。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為省轄市。1983年,鬥門縣劃入珠海市。
珠海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8月,當時特區面積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後經兩次調整,特區面積擴大到121平方千米。目前珠海市下轄香洲區、金灣區、鬥門區(原鬥門縣)、高新區。
1949年10月30日,珠海內陸地區解放,1950年8月3日萬山群島海島地區解放。1951年1月,從中山縣劃出雞頭角、湧口山、萬山群島、淇澳島,從東莞縣劃出萬頃沙、五湧、壹湧、龍穴島,從寶安縣劃出內伶仃、固戊、蛇口、鹽田、外伶仃島、佳蓬列島等組成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島管理局珠江分區,後改為珠江專區海島管理處,隸屬珠江專署。1952年7月,海島管理處移交給中山縣,同年10月,在唐家鎮設立漁民區人民政府,管理48個大小島嶼和海灣。為加強海邊防管理,發展漁農業生產,經政務院批準,於1953年4月20日成立珠海縣,由原中山、寶安、東莞縣劃出部分沿海地區和海島組成,隸屬粵中行署,縣址設在唐家。下設壹區(唐家)、二區(前山)、三區(三竈)、四區(萬頃沙)。1955年珠海劃為邊防區,設立上湧、下柵邊防檢查站和發邊防居民證。1956年底,撤區並大鄉,並將中山縣的翠微、康濟、造貝、下柵、官塘、東岸六個小鄉劃入珠海縣。1958年10月各鄉成立人民公社,不久全縣成為壹個大公社。1959年3月並入中山縣。8月,成立珠海工委。1961年4月,恢復珠海縣建制,縣址設在香洲。1979年3月5日,珠海縣改為省轄市建制。
1980年8月,中華人民***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準,在珠海設立經濟特區。特區面積先是6.81平方公裏,1983年擴大為15.16平方公裏,1988年擴大到121平方公裏。1983年5月,鬥門縣劃歸珠海市轄。1984年6月,在原珠海縣範圍管轄區域設立香洲區,為縣壹級建制。以後珠海境內由廣東省管轄的紅旗、平沙農場劃歸珠海。
珠海旅遊點介紹
珠海——新興的花園式海濱旅遊度假城,
是中國南海之濱的壹顆璀璨的明珠。它位於珠江入海口,地接澳門,水連香港,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壹。
珠海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海域廣闊,有壹百多個海島,素有“百島之市”美稱。城市規劃和建設獨具匠心,突出旅遊意識,自然和諧,優雅別致,極富海濱花園情調和現代氣息。1991年,珠海以整體城市形象為景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壹。
珠海有各類旅遊飯店300余家,年接待能力達700萬人次,其中星級酒店20多家。酒店建設多以園林別墅為設計主題,依山傍水,構成了壹道獨特的城市風景線。還建有各類會議中心、展覽館10多個,可舉辦各種國際性會議及各類博覽會、交易會等。
在珠海,每兩年舉辦壹次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和(珠海電影節)-只辦了兩屆吧,到現在早停辦了。兩大盛事在國內外影響極大。珠海還建有國際賽車場,每年都有國際性的汽車賽事舉辦,對廣大汽車運動愛好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珠海市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大型歷史文化景觀圓明新園、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珍珠樂園、九洲城、珠海漁女、竹仙洞、金沙灘,白藤湖水鄉風情遊景區。正在籌建的有水族館、海洋公園和板樟山城市觀光索道等項目。
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珠海機場目前已和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及部分東南亞地區通航。通過香港的伶仃洋跨海大橋(應稱港珠澳大橋,聽說已立項、真地就要動工了,不然只能成為傳說中了)、廣珠鐵路(08年已復建)、廣珠高速公路快要連通;廣珠輕軌工程進展順利,2009年如規劃的話將通車。不遠的將來,珠海國際性都市的格局就會形成,旅遊事業方興未艾,前景輝煌 。
珠海最有名的壹條商業街叫“蓮花路”,蓮花路因其地理位置而聞名遐邇,拱北口岸附近,緊鄰澳門。特別具有南方風情;街邊酒吧林立(蓮花路上那種類似酒吧攤子,真正酒吧多的應是水灣路酒吧街),很多澳門,香港,臺灣的遊客,來珠海的最愛!!
美麗的珠海,正以無窮的魅力,迎接海內外遊客的到來。
珠海主要旅遊景點:珠海圓明新園·珠海漁女 ·梅溪牌坊 ·澳門環島遊 ·珠海禦溫泉度假村 ·珍珠樂園·東澳島 ·竹仙洞 ·珠海海泉灣度假城 ·外伶仃島 ·珠海博物館(九洲城)·白蓮洞公園·飛沙灘·沙灣古遺址·拉塔石炮臺·珠海石景山·白藤湖 ·鬥門禦溫泉·珠海鱷魚島 ·珠海農科奇觀 ·石博園·黃楊金臺寺 ·珠海農業科學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亞馬遜部落 ·石溪摩崖石刻群 ·寶鏡灣摩崖石刻畫 ·九洲島 ·淇澳島 ·蘇兆征故居 ·珠海夢幻水城 ·蘇曼殊故居 ·四大佛山 ·荷包島度假村 ·桂山島 ·金海灘·珠海國際賽車場 ·鳳凰山自然保護區 ·中山亭 ·夢幻水城 ·高欄島巖畫 ·唐家***樂園 ·羅浮山黃龍觀 ·珠海烈士陵園 ·擔桿島 ·西枕灣·情侶路 ·黃楊山·廟灣島·銀沙灘珠海漁女像
人文:
珠江有“八門”,“五門”在珠海。珠海和澳門陸地相連,得西學風氣之先。珠海挾五派之水,納四海風雲,鐘靈毓秀,人才輩出,容閎之外,還哺育了他的中學同窗、輪船招商局第壹任總辦唐廷樞,清政府駐夏威夷第壹任領事、華人首富陳芳,中國保險業創始人、“茶王”徐潤,著名僑商、大新公司創始人蔡昌,留美幼童出身的民國第壹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清華大學第壹任校長唐國安,和尚詩人蘇曼殊,華南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楊匏安,中***早期領導人、工人運動領袖蘇兆征,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壹任委員長林偉民,中國第壹個世界乒乓球冠軍容國團,以及著名版畫家古元等等。這壹串串大海孕育的珍珠,使珠海這片美麗的土地散發出濃厚的人文氣息。
蘇兆征——省港大罷工領導人
蘇兆征(1855—1929年),廣東珠海唐家淇澳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產黨工人運動領導人之壹。早年加入同盟會。1922年1月領導香港海員大罷工。1925年加入中國***產黨,同年6月至次年10月領導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在中***“六大”及“八·七”會議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常委,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二、第三屆執行委員會委員長。1927年任廣州蘇維埃主席。1928年赴莫斯科參加赤色職工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及第三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均當選執行委員。
楊匏安———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楊匏安(1896—1931年) ,出生於1896年,廣東珠海南屏北山村人。他是我國華南地區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又是中國***產黨早期傑出的理論家,曾留學日本。“五四”運動時,他把馬克思主義介紹到華南地區,促進了當地的新文化運動。大革命時期,他主持國民黨改組的具體工作,為第壹次國***合作、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做出了貢獻。1921年加入中國***產黨。1925年參加領導省港大罷工。1927年出席“八·七”會議,後到南洋等地開展革命活動。1931年8月不幸被捕犧牲。著有《揚匏安文集》。
容閎——中國近代留學教育先驅
容閎,字達萌,號純甫,是中國近代化的先驅和開拓者。他經歷了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和辛亥革命,以教育救國、實業救國、政治救國為己任,謀求中國社會的革新。其中以開創留學教育之先河為最突出的貢獻。
容閎1828年11月生於香山縣南屏鄉(今屬珠海市南屏鎮)壹個貧苦家庭,幼入澳門西塾讀書,14歲入讀澳門瑪禮遜學校,後隨校遷香港就讀。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該校校長布朗帶往美國馬薩諸塞州孟松學校;1850年考入耶魯大學,1854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成為該校有史以來,同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壹位畢業於美國高等學府的中國留學生。
畢業後,容閎即歸國服務,並從中尋求救國之道。在太平天國運動鼎盛時期,他曾訪問太平軍領袖,並提出向西方學習使國家富強的施政綱領。清同治二年(1863年)起,他投身洋務運動,先後在兩江總督曾國藩和江蘇巡撫丁日昌手下任職。1864年,容閎攜帶三萬兩銀子花壹年多時間從美國采購100多種機器,安置在上海江南制造局(今江南造船廠)。這是中國第壹次大規模引進外國先進機器設備的活動。
他堅持民族立場,處處維護國家利益。在投身洋務運動的20多年中,他壹直把組織青少年出洋留學,培養中國科技人才,當作畢生追求的救國理想。清同治六年(1867年)他將留學教育計劃呈總理衙門,沒有得到答復。1870年他再次與曾國藩、李鴻章聯名上奏,次年即獲朝廷批準:自1872-1875年分4批***120名學童(其中40名為香山縣幼童)赴美留學,由陳蘭彬、容閎分別任“幼童出洋肄業局”正副委員。1875年,陳蘭彬、容閎分別任中國駐美正副公使,容閎兼管留學生事務。1881年,因清廷保守派的反對,留學生事務所被撤銷。其時,在赴美的120名幼童中,除詹天佑和歐陽庚兩人大學正式畢業外,其余尚在大中學校學習,不得已終止學業回國。容閎派遣留學生的計劃被迫終止。令人欣慰的是,120名學生回國後都能潔身自好,為國爭光。在20世紀初期,這批留美學生為中國的鐵路、外交、郵政、電報、海關、國防及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12年4月12日,容閎逝世於美國,終年84歲。彌留之際,他牽掛的是祖國的繁榮富強,他對身邊的兩個孩子說:“妳們回國吧!”美國《紐約時報》等報刊均作了報道,美國的朋友們評價容閎說:“他從頭到腳,身上每壹根神經纖維都是愛國的……”
容閎首創官派留學教育的先河,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留下光輝的壹頁。
黃寬——仁心仁術推廣西醫
黃寬(1828-1878年)名傑臣,號綽卿,廣東珠海人。1850年赴英國入愛丁堡大學攻讀醫學,以優異成績完成大學五年本科的學業。接著他繼續攻讀病理學和解剖學碩士課程,兩年後獲得碩士學位,成為中國最早畢業於英國大學並獲碩士學位的首名留學生。
1857年作為中國第壹位醫學碩士回到中國後,先在香港開設診所,次年遷回廣州,以畢業精力,在廣州從事醫療和醫學教育事業。他在廣州開設第壹家由中國人主持的西醫診所,因其學識淵博,醫術嫻熟,醫德高尚,遠近前來就醫的中外人士甚多,因他是中國人,深得當地同胞的信賴,推動了西醫在廣州的流行,到1859年其診所已有床位80張。自1859年起,在自己診所培養4名中國西醫學生。1860年後,曾受命擔任過李鴻章醫療顧問,僅半年便辭職,繼續專心致誌地從事他的醫療和醫學教育事業。
1859年1月,美國醫生嘉約翰在廣州創設博濟醫院(前身為廣州新豆欄醫局),這是在華歷史最久遠、影響最大的教會醫院之壹。嘉約翰曾長期擔任該院院長。黃寬也深為嘉約翰敬仰和器重。博濟醫院開張後,黃寬則常到博濟醫院協助嘉約翰工作,比如疑難病的會診、大手術的施行等。許多旅居廣東的外國僑民認為黃寬的醫術比許多歐美醫生還高明,紛紛找他治病。嘉約翰在做手術時,多由黃寬協助或主刀。1863年起,博濟醫院開始招收西醫學生,黃寬則參加了該院培養中國學生學習西醫的教學工作。1866年,醫院正式附設南華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系統培養西醫的教會醫學校,招收男生入學。黃寬和該院院長嘉約翰擔任主要教學任務。黃寬教授解剖學、生理學和外科學等課程。嘉約翰撰寫教材和講義時,遇到難以翻譯的醫學詞匯問題,總是求助於黃寬,與他精心研究,直到找出最為準確的詞匯。1876年,學校擴大實驗室設備,建立標本室。1879年,首次招收3名女生入學。學校基礎理論課學習為三年,然後進行臨床實習。他們的辛勤努力,為中國培養了第壹代西醫人才。不僅如此,經他們的辛勤努力,西醫包括它的醫院制度、醫術醫藥、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和醫護宣傳等壹整套全新的醫療體系,在中國得以傳播開來。
1878年10月15日,黃寬終因過於操勞,不幸於壯年逝世,除了容閎給予他恰如其分的贊譽外,嘉約翰對黃寬的評價是:“黃寬稱得上是中英文化交流的壹個象征,也是中英人民之間友誼的典範。”
唐寶鍔——名震天津衛的大律師
唐寶鍔,1878年農歷三月十四日出生於上海。族名宗鎏,字秀鋒(秀豐),祖籍廣東省香山縣唐家村(今珠海市唐家灣鎮)。唐寶鍔是唐族子英房第二十壹傳裔孫,與近代名人唐紹儀同屬子英房,是唐紹儀的侄輩。唐寶鍔的祖父名唐永日,是貧苦人。唐寶鍔的父親名唐昭航,字芝耘,因家貧,外出到洋行打工,不久成為買辦,後來成為上海唐族“買辦世家”和“茶葉世家”的成員之壹,與唐廷樞等在上海參與多項商業活動。
唐昭航有十三子、十壹女,唐寶鍔是第四子。在唐昭航的眾多子女中有多人出國留學,後代遍布海內外,其中著名的除了唐寶鍔以外,還有第十子唐寶潮(族名唐宗斌)。
1872年容閎提倡、組織官派留學生赴美國,創官費留學之先河。其後,清廷又陸續派幼童赴歐洲留學。1894年,中日甲午之役,清廷慘敗,開始猛醒,朝野有倡學日本明治維新者,視遊學東瀛為富強之要徑,乃有向日本派遣留學生之議。
唐寶鍔1896年從上海回鄉考取秀才。這時正值清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註:相當於外交部)首次選派留日學生。唐寶鍔應試入選,於1896年農歷三月派往日本。這是中國官費派往日本的第壹批留學生,這壹批***13人,沒有幼童,唐寶鍔18歲,是其中最年輕的。
唐寶鍔1899年從亦樂書院畢業後,被清廷任命為駐日本長畸領事館代理副領事,時年21歲。兩年後,1901年唐寶鍔調任駐東京公使館館員,因為他的日語講得非常流利,每逢清廷官員赴日訪問,他都擔任翻譯。
唐寶鍔在駐日公使館擔任翻譯期間,還在東京早稻田專門學校的邦交行政科學習國際法,並兼任宏文書院講師。1903年唐寶鍔從專門學校畢業後,又升入由專門學校升格而成立的早稻田大學,在政治經濟部學習,1905年畢業,是中國第壹次在日本取得學士學位的留學生,同時畢業的中國留學生,還有先去日本的金邦平。
唐寶鍔從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回國,在仕途中無甚進展。1924年11月退出政界後,就到天津定居專執律師職業。
唐寶鍔是中日之間的法律問題專家,天津有名的大律師,曾被聘為北京鐵路局的法律顧問。唐寶鍔還作為京津律師代表,多次出席全國律師協會代表大會,並被大會選為執行委員、會長。
約1948年,唐寶鍔年邁,停止律師業務,1953年病逝,享年七十五歲。
(唐培堃)
容國團———新中國第壹個世界冠軍
容國團,男子乒乓球運動員。1937年生於香港。原籍廣東珠海。1957年,二十歲時從香港回來,同年進廣州體育學院學習。1958年被選入廣東省乒乓球隊,同年參加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獲男子單打冠軍。隨後被選為國家集訓隊隊員。1959年在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他先後戰勝各國乒壇名將,為中國奪得了第壹個乒乓球男子單打世界冠軍,也是新中國第壹個世界冠軍獲得者。1961年在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他為中國隊第壹次奪得男子團體冠軍做出了重要貢獻。
陳芳———中國駐夏威夷首任領事
陳芳(1825—1906年),字國芬,出生於1825年,廣東省珠海市前山鎮梅溪村人。1849年赴廈威夷經營糖莊致富,成為當地第壹位華人百萬富翁,有“富界王子”美譽。1867年與夏威夷國王公主朱麗亞結婚,擔任夏威夷樞密院顧問。1818年出任中國駐夏威夷領事館領事。晚年回鄉定居。壹生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獲朝廷欽賜牌坊。1906年9月,陳芳逝世於澳門,葬於家鄉梅溪,享年81歲。
唐國安———清華學校第壹任校長
唐國安(1858-1913年),珠海唐家人,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華學校校長(1912年10月以前稱監督)。
1873年,被曾國藩選派為第壹批留美幼童生赴美留學,肄業於耶魯大學。1909年7月由外交部候補主事充任遊美學務處會辦,1911年2月兼任清華學堂副監督。1912年4月任清華學堂監督。10月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仍任校長。
唐國安在任清華學校期間,資送高等科畢業生留美兩屆***59人;1912年10月他呈文外交部,將清華學堂改稱清華學校。1913年8月病逝。
唐紹儀———民國第壹任內閣總理
唐紹儀(1860—1938年),珠海唐家人,字少川。1874年官費留學美國,由中學升入哥倫比亞大學文科。1881年回國。1904年以全權大臣身份兩次與英國代表交涉西藏問題,1906年簽署《續訂藏印條約》。歷任外務部右侍郎,滬寧、京漢鐵路總辦,郵傳部左侍郎等職。辛亥革命時,充袁世凱內閣全權代表,與民軍代表伍廷芳在上海談判議和。1912年3月被袁世凱任為第壹任內閣總理。不久加入同盟會。6月因不滿袁專橫憤而辭職。1938年在上海被國民黨軍統特務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