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節課,幹老師設計了壹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問題:是哪些因素使得文章成為了“流芳百世的傑作”?然後通過層層推進的教學活動,最終得出了編織、對比和懸念三個關鍵要素。
? 編織是指“把不同時間的故事巧妙地編進壹篇文章。”包括鄉下生活、學徒生活、寫信時刻和未來結局四部分故事。將文章結構解讀透徹之後,幹老師是如何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來探究各部分作用的呢?幹老師設計了三次重新建構文本的教學活動,循序漸進,曲徑通幽,最見文本解讀既能深入又能淺出的真功夫。
? 第壹次重新建構時,他設計了“在哪裏生活的怎樣的凡卡,給在哪裏的誰,寫壹份怎樣的信?”這樣壹個關鍵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把故事的基本要素提煉出來,當學生答出“在城裏做鞋匠學徒,生活得非常艱難的凡卡給在鄉下的爺爺寫了壹封……的信”後,幹老師又將“……的信”擱置起來,留作懸念,然後呈現給學生他處理過的文本——刪去書信內容的關於凡卡寫信的完整故事情節,括號裏添加的是他對書信內容的概括。學生讀完刪減後的文本自然感覺到不能打動人,同時馬上找到了原因——少了信的內容。於是幹國祥老師又進行第二次文本重新建構,即解讀描寫學徒生活的書信內容,最後歸納出凡卡過的是挨打、挨餓、挨凍的“連狗都不如”的生活。這時老師又問:凡卡的這封信會不會成為壹篇流芳百世的傑作?在學生模糊不定時,教師提出這篇文章還寫了什麽,又引入了對文本的第三次重新建構。幹老師以“凡卡和爺爺在鄉下的生活真的很好嗎?”這壹問題引入學生對書信中關於鄉下生活的關註和思考。通過閱讀,學生們感受到了爺爺的“有趣”,鄉下生活的“快樂”。在又進行了兩次比較閱讀後,學生們明鮮感受到了對比手法造成的強烈反差——鄉下的生活雖然清貧但是又非常美麗、幸福、快樂。而城裏的生活是如此的殘酷,不人道。
? 實際上,對凡卡所寫書信內容的兩次重新建構可以歸整為壹次,但因為兩次活動承擔著不同的教學任務——感受凡卡遭受的非人折磨和回憶鄉下生活的幸福快樂,以及二者的強烈反差帶來的抒情效果,所以我更願意說成是三次文本重建。而幹國祥老師自己最得意的也是他“對教材的剪裁”,他在課後反思中說,這壹剪裁,避免直接上成壹堂批判資本主義罪惡的政治課,或者同情社會弱勢群體的思想情感課。
? 最後,幹老師又通過解讀文本中凡卡沒有寫清收信地址探討凡卡的兩條出路——死掉或者成為欺負別人的那個夥計。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凡卡殘酷的命運結局。當然,這個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爺爺是否能收到信,即使爺爺收到了來信,按他自己的處境又能養活凡卡嗎?這和凡卡當初被送到鞋店做童工是同壹個原因,這樣講,人物命運的悲劇色彩就更濃重了。
? 總之,幹國祥老師在對文本有了深入、個性的解讀之後,又能走出文本,設計了三個層層深入的閱讀活動,進而讓學生直觀感受大師文章的匠心,可謂解得深入獨到、出得合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