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兒子們太

兒子們太

首先就是從年齡上,乾隆活了88歲成功把自己的兒子都熬的差不多了

盡管康熙和乾隆都是在位60多年,然而效果卻並不壹樣,康熙八歲登基,在位六十壹年,實際活了68周歲,算是壹個比較正常的老年年齡,康熙晚年的時候,正是兒子們三四十歲的時候,而每個皇子都有壹定的實力,兒子們太過優秀,自然就出現九子奪嫡了。

乾隆就不壹樣了,乾隆在位60年還蓋了三年的太上皇帽,但是他是25歲登基,所以到乾隆死的時候,已經活到88歲,那是帝王史上年齡最大的皇帝了,沒有之壹。

到乾隆85歲要傳位的時候,歲數大壹點的兒子不死的話,都已經五六十歲了,所以乾隆也有17個兒子,到最後活著的沒有幾個,而永琰都已經是第十五子了。

假如,我們讓康熙也活到88歲,也就是1722+20=1742,也就是乾隆七年。康熙35個兒子,能活過乾隆七年的前面的兒子也就是老十二和老十四,從老十四往後還有六個,也就是說,最終也就剩下8個兒子,顯然連九子奪嫡的人數都湊不齊。

這就是最淺顯,最直白,也是最客觀的原因了,還是乾隆活的歲數太大,把兒子們的壯年都成功的熬過去了。

乾隆當時是希望立富察皇後的兩個嫡子繼承皇位,然而這兩個皇子永漣和永琮都先乾隆壹步去世。

富察皇後去世後,嫻妃被立為皇後,先後生下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十三阿哥夭折,乾隆又廢了嫻妃的後位,那十二阿哥的皇位自然是不保了。

剩下的就是庶子了,到乾隆六十年打算選皇儲的時候,只有皇八子,皇十壹子,皇十五子,皇十七子四位皇子。

皇八子不僅沈湎酒色,還是個瘸子,因此不在考慮範圍內。

相對於來說十五子永琰和老十七永璘的母親是後來的孝儀純皇後,在身份地位上自然能高壹點。

其次,是從即位方式上,雍正之後的秘密立儲讓皇權的爭奪沒有那麽激烈了

因為清朝政權脫胎於漁獵民族部落,在王朝的前期即位方式還比較混亂,幾乎每壹位皇帝的繼承都是刀尖上舔血,充滿了偶然和爭議。

努爾哈赤死的時候,皇太極繼承皇位就被質疑,等到皇太極暴斃的時候,皇太極的兒子豪格與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為了爭皇位差點兵戎相見,直到最後雙方妥協才有了順治,盡管順治的皇位算是撿來的,但是他也明白清朝皇位繼承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然而順治年紀輕輕就得了天花(野史傳順治出家當了和尚),因此選了已經得過天花的康熙(得過之後不會再得)為太子,康熙是清朝第壹個以太子的身份登上皇位的,也是最後壹個。

康熙登上皇位後,自然也是希望通過立太子的方式來傳承自己的皇位,因此康熙十四年的時候早早的讓自己的嫡長子胤礽為太子,然而當時胤礽只有兩歲,康熙還有四十七年的皇帝路要走。

由於時間太長,最後必然生出變故,反正後來康熙對胤礽十分不滿,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廢了太子壹次,這就宣布給了其他皇子機會,當時的大阿哥和八阿哥開始爭儲,鬧的不可開交,第二年康熙想來想去還是立胤礽為太子,這個時候太子的地位已經不保,在輪番攻擊之下,沒過多長時間康熙又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徹底被廢標誌著所有年齡相當的皇子,不管嫡庶都有壹定機會繼承皇位,因此產生了九子奪嫡事件。

雍正即位後,深感這種皇位繼承制度存在問題,因此開創了秘密立儲制度,大大緩解了皇帝死後,皇子相爭的局面。乾隆就是在這種寬松的條件下即位的。

在有了秘密立儲這項制度後,即使乾隆也有35個兒子,即使乾隆只活了68歲,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手足相殘的悲劇再次發生。

最後,乾隆在位六十年禪讓了皇位,當了三年的太上皇,讓嘉慶的繼承更穩壹點

乾隆活著的時候自然是見識到了九子奪嫡的氣勢,而他能夠繼承皇位,很多史料都稱是因為康熙喜歡乾隆,所以才讓雍正當了皇帝。

但是康熙和乾隆這對爺孫之間的感情還是有的,所以乾隆繼位的時候自然十分感激康熙,在即位的時候,發誓說,自己只在位六十年,絕對不超過康熙的六十壹年,乾隆這個人也很雞賊,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那得能活到八十五歲,試問在古代的時候,有幾個皇帝能活到八十五歲。

尷尬的是,乾隆活到了,乾隆這個人自詡十全老人,晚年的時候固步自封,好大喜功,偶像包袱還挺重的。

於是只能遵守諾言,為了成全自己主動退位的美名,禪位給了嘉慶,其實這個乾隆還是留有小心眼的,那就是玩了壹手讓位不讓權,盡管成了太上皇,還是牢牢把大權掌握在手中,讓嘉慶當傀儡皇帝。

盡管嘉慶這三年傀儡皇帝當的是如履薄冰,但是至少皇位也鞏固了,更不會出現奪嫡的情況了,清朝在此之前從來就不存在兄終弟及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