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戰的戰勝國有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美國。
第壹次世界大戰是壹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不平衡的帝國主義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壹次世界大戰,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主要戰區展開的生死搏鬥,這場戰爭,各方都大量使用現代化戰爭裝備,以給敵人最大的殺傷,戰況空前慘烈,人員傷亡慘重。
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宣言》,德、奧投降,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壹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給參戰各國帶來巨大的災難。大戰歷時4年,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戰爭,傷亡人員3000萬,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另壹方面,戰爭促進了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擴展資料:
1389年6月15日(儒略歷),奧斯曼軍隊與試圖阻攔他們的基督教聯軍在科索沃平原展開決戰。塞爾維亞的貴族精英幾乎全部在戰場上陣亡,七年之後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帝國吞並。科索沃的災難給後世的塞爾維亞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817年近代塞爾維亞復國後,每年都要在儒略歷6月15日(公歷6月28日)紀念科索沃戰役。由於這壹天也是基督教聖徒維圖斯的主日,因此在塞爾維亞也被稱為“維多夫丹節”。
與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相反,波斯尼亞的居民大多數屬於異端的鮑格米爾教派,這個教派認為物質世界是撒旦而非上帝創造的,因此世人必須抵制物質誘惑,過禁欲生活。奧斯曼帝國征服波斯尼亞後,大部分鮑格米爾教徒皈依了伊斯蘭教。
在土耳其人統治時期,波斯尼亞實際上相當於壹個自治的貴族***和國,當地總督多是本地貴族,雖然保持了自己的語言,但在衣著、頭銜和生活習慣上仿效土耳其人。
1877年俄土戰爭結束後,奧匈帝國以“代管”的名義出兵占領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理由是統治該地的土耳其政府顢頇無能,導致騷動叠起。但是,奧匈帝國在1878年的《柏林條約》中允諾,“壹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恢復秩序與繁榮”,就把兩省歸還給土耳其。
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奧匈當局改善了當地的教育、衛生、土地和宗教事務,修築了公路、鐵路和橋梁。另壹方面,隨著公路、鐵路和學校的普及,加速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在波斯尼亞人中的散布和傳播。
在十九世紀末的歐洲,民族主義成為支配性的政治力量,而且常常與所謂“偉大的帝國主義視野”聯系起來。在強盛的歐洲大國中,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往往宿命地、不可分離地聯系在壹起,並且互相促進。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也是帝國主義事業的支持者。
由於投入和期望很高,帝國主義目標的不斷挫折往往加強民族主義,並使其變得更具有侵略性和擴張性。這方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奧匈帝國。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戰敗後,德國首相俾斯麥就壹直積極鼓勵它向巴爾幹地區“發展”。
英國為了遏制俄國南下進入地中海,壹邊扶植搖搖欲墜的奧斯曼帝國,壹邊也默許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勢力擴張。
另壹方面,法國同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國有密切的文化和經濟聯系。羅馬尼亞人視法國為“拉丁文化之母”,二十世紀初的布加勒斯特被譽為“東歐的巴黎”;塞爾維亞軍隊的武器主要從法國進口。這樣,法國在巴爾幹地區同奧匈帝國形成了競爭關系。
人民網-列強的賭註:壹戰與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