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虎丘(壹部春秋史)、拙政園(古典園林典範)、獅子林(八卦陣逸趣橫生)、蘇州博物館(免費、古典和現代的建築結合)、網師園(文化遺產)、寒山寺(沒什麽特別,就因為那首詩)、蘇州樂園(純玩樂)——兩天都能跑遍了。
外圍:周莊、同裏、角直、西山(差不多壹天只能去壹個地方,個人覺得這個季節西山比較好)
晚上可以逛逛觀前街、石路(附近的山塘街值得壹去,車位也不難找。吃飯這兩個地方都可以)
可以就近上環線,在東環和南環交界處往東50米上蘇嘉杭高速,到杭州2個小時左右。建議住中山路靠近河坊街壹代,下高速到河坊街大約20分鐘車程。那邊有個紫羅蘭酒店,還算實惠、白天可以從酒店沿著河沿街到西湖景點之壹“柳浪聞鶯”,邊上還有壹個海洋館,然後在湖邊往左繞著西湖遊玩,建議在附近停車,租用自行車。到湖對面遊玩嶽王廟後往回走100米左右到湖邊,還車,可以乘船到湖中景點遊玩,上岸的時候剛好在蘇堤景點“花港觀魚”,之後可以走到停車的地方(車很難打),晚上可以逛河沿街。河沿街往裏在廣場右轉晚300米左右是市中心,還有壹個家樂福。河沿街邊上是美食壹條街。價格不算貴,味道壹般。如果感興趣可以到雷峰塔看壹下。靈谷寺不能騎車去,壹定要開車,進去很遠的,飛來峰還不錯。我覺得在杭州玩,壹定要註意各種交通工具的結合,否則很難支撐。
西湖十景的介紹:
(壹):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是指形成於南宋時期的舊西湖十景,各景點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則位於西湖上。
1、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裏,他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蘇堤的特點是壹柳三桃,飛柳熏風,柳綠桃紅。
2、曲苑風荷:
曲苑風荷景色,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這裏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臺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宜。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這裏泛舟夜湖,舟中賞月。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壹碧樓,是觀賞月色的品茗香茶的好地方。
4、斷橋殘雪:
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壹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壹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
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壹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這時候,站在寶石山向斷橋方向望去,低矮的橋面在漫天的瑞雪裏似乎已經斷掉,景韻非常幽深。
5、柳浪聞鶯:
在錢王祠壹帶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
6、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裏湖與小南湖之間的壹塊半島上。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有詩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是壹座占地二十余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7、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山巔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8、雙峰插雲:
天目山東走,其余脈的壹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占,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壹般。
9、南屏晚鐘:
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余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後周顯得元年,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壹的凈慈寺。
佛寺群落,晨鐘暮鼓。南屏山壹帶山嶺由石灰巖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巖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鐘敲響,鐘聲振蕩頻率傳到山上,巖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振。巖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鳴。同時,鐘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巖構成的葛嶺、回音叠起。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壹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如壹個特大的“田”字。明萬歷年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二):西湖新十景:
西湖新十景,五家新聞旅遊單位聯合發起舉辦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得到廣大市民壹致認可。
1、雲棲竹徑:
是市區五雲山西壹處森林茂密的山塢,相傳五雲山上時有五色瑞雲盤旋,並在此棲留,故名。進入山塢,有壹條卵石小路,夾路翠竹搖空,篁間鳥雀啁啾,溪澗鳴琴,觸目成趣。有清溪順流而下,彎彎曲曲,與竹徑時分時合,若接若離。
2、滿隴掛雨:
在南山滿覺隴壹帶,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滿覺隴兩山夾峙,林木蔥蘢,地下水源源豐富,環境宜於桂花生長。這裏香桂遍植,每年中秋前後,幾番金風涼雨,秋陽復出之時,滿樹的桂花競相開放,流芳十裏,沁透肺腑。
3、虎跑夢泉:
位於大慈山下,始於佛教神話傳說,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經巖石的解理的裂隙泉。它從石英砂巖中滲透、出露。水質純凈,總礦化度低,氡的含量高,是壹種適於飲用,具有保健功用的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與龍井茶葉並稱“西湖雙絕”。
4、龍井問茶:
龍井,位於西湖西南的風篁嶺山。五代此地建有龍井寺,相傳龍井與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故名。且龍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攪動時,水面會出現壹條分水線,仿佛遊絲擺動,然後慢慢消失。龍井泉水清澈甘洌,龍井茶更負盛名。龍井水泡龍井茶更是奇妙雙絕。
5、九溪煙樹:
九溪,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壟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源發翁家山楊梅嶺下,途匯清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清頭和方家九溪,曲折隱忽,流入錢江。
十八澗系指細流之多,流泉淙淙。九溪與十八澗在八覺山下的溪中溪餐館前匯合。壹路重巒疊嶂,茶園散處,峰回路轉,流水淳淳,山鳥嚶嚶。晴天秀色可餐,陰天煙雲飄渺。
6、吳山天風:
吳山是西湖南山延伸進入杭州城區的尾部,吳雖山不高,但由於插入市區其東、北、西北多俯臨街市巷陌,南面可遠眺錢塘江及兩岸平疇,上吳山仍有淩空超越之感,且可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
7、阮墩環碧:
阮公墩是清嘉慶五年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後,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島的,故後人稱之為阮公墩。阮公墩成島後,雜木蔥蘢,蔓草萋萋,天真未鑿。
島上矮籬圍出莊園,園內茅屋竹閣,有環碧小築、雲水居等,輕盈靈巧。庭前屋後,島邊近水處,別設憶蕓亭,取追想阮蕓臺治湖堆島、留績西湖之意。
8、黃龍吐翠:
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隱藏著頗具道教洞天福地氣象的黃龍洞古跡。山,以渾重的黃砂石塊依照山勢、地形的起伏抑揚而砌築。竹徑通幽,匯林成海。
9、玉皇飛雲:
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淩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每當風起雲湧之時,佇立山巔登雲閣上,耳畔但聞習習之聲,時有雲霧撲面而來,飛渡而去。
10、寶石流霞:
西湖三面雲中,葛嶺、寶石山自成壹體,景色奇特。它們的山體均由侏羅系凝灰巖構成,其中最多見的是熔結凝灰巖。這裏的山巖呈赭紅色,巖體中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紅色小石子,每當陽光映照,滿山流韋紛披,尤其是朝陽或落日紅 光灑沐之時,分外耀目, 仿佛數不清的寶石在斷斷生輝。
(三):西湖新新十景:
盛世修誌,清平立景。2007年,三評西湖十景經歷社會各界和中外遊客的評選出來。
1.靈隱禪蹤:
杭州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靈隱寺創建於東晉鹹和元年,是為杭州禪寺的最早蹤跡。靈隱寺前有飛來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蔚為大觀。又有冷泉之水,時而清流潺潺,時而湍急奔流。靈隱周邊,更有上天竺、蓮花峰等名山,佛音莊嚴,禪意隱現。
2.六和聽濤:
六和塔原有塔院開化寺,其中有壹楹聯寫道:“燈傳慧業三摩地,鼓應潮聲八月天”。意思是承接佛法需要專心致誌。
聽濤似乎比觀潮更需專壹用心,在六和塔上,聽濤更能易啟發遐思,心領神會,從而在對濤聲的品味之中,體會到萬千意象。至於秋高氣爽季節,登塔聽濤更生滄海觀日之意,那份並吞八荒之豪情,
3.嶽墓棲霞:
“莫須有”三字,鑄成中國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北山棲霞嶺上,每當仲春時節,山花爛漫;入秋以後,紅楓似火,望之如霞,久留不去。嶽飛忠骨葬於棲霞嶺下,多少年來,杭州人民感念他的精忠偉烈。嶽飛墓廟這壹人文景觀是秀美西湖的靈魂。
4.湖濱晴雨:
湖濱位於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壹覽西湖的三面雲山,更是品鑒陰晴雨霧的好地方。西湖風景最宜慢慢細品,尤其是多雨時節,漫步湖濱,但見煙雨蒙蒙,水天壹色,西子湖如美人風鬟霧鬢,若隱若現,有壹種特別迷人的“朦朧美”。
5.錢祠表忠:
錢王祠倚城面湖,中有“功德崇坊”之景。
祠內有蘇軾撰書的《表忠觀碑記》,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名碑。碑記敘了吳越國三代錢王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五代時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節,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終納土歸宋的事跡。寫出了杭州百姓對於錢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現出西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6.萬松書緣:
萬松書院初創於明代弘治年間,取白居易“萬株松樹青山上,十裏沙堤明月中”的詩意,明清以來,萬松書院成為浙江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書院。王守仁、齊召南、秦瀛、袁枚……這些當年著名的思想家、學者和才子,由此同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尚有有梁山伯和祝英臺結伴就讀萬松嶺上的傳說,萬松書院也被稱作“梁祝書院”。
7.楊堤景行:
“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典出《詩經·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德行使人敬慕,值得仿效。楊公堤近有三賢祠,所以橋名題作“景行”。表達了今人對於先賢楊孟瑛浚湖築堤這壹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點出了楊公堤景致的特點,人行景移,移步換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8.三臺雲水:
雲自無心水自閑,三臺山景區兼有江南山地和水鄉之勝,不僅山色蒼翠,映照長空,也多港灣溪潭,碧水清流。而山環水繞之間,更多人文景觀,其中最具分量的景點是於謙墓(祠)。“雲水”壹詞點出這裏景觀的多樣性和立體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範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中的名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以頌揚明代民族英雄於謙的熱血千秋,清白壹生。
9.梅塢春早:
梅家塢盛產茶葉,為西湖龍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塢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為名貴,每當清明時節,雲霧繚繞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隱現在碧綠如茵的茶園之間,鳥鳴茶歌,婉轉相應,為秀美山水平添了壹份靈氣,也是春天西湖的獨特美景。
10.北街夢尋:
風光綺麗、蜿蜒漫長的北山街,是人們晨昏之時迤邐而行的最愛。半數以上的近代中西式著名建築薈萃這條街上,而在綠蔭之下,庭院之間,又蘊涵著許許多多的理想與情懷,光榮與夢想,讓人尋尋覓覓。
(四):新西湖十五景:
包括“壹街、二館、三園、四墓、五景”壹十五個西湖景點。
壹街:
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 。
在西湖北岸,棲霞嶺,葛嶺,寶石山的山麓之間。西起魏店東到望湖樓這壹段路程中,薈翠著中國近代產業革命運動中,新興產業者的大部分的居住樓墅,中西結合,形成了壹道獨特的風景。
二館:
中國茶葉博物館是茶文化專題博物館: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龍井路旁雙峰村。是國家旅遊局、浙江省、杭州市***同興建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
蘇東坡紀念館:
位於杭州西湖蘇堤南端的映波橋旁,毗鄰雷峰塔、凈寺、花港觀魚,館區由主樓展廳、碑廊、百坡亭、酹月軒等組成。紀念館主建築為壹幢翹角飛檐的二層仿清樓閣式建築。
三園:
雲棲景區:
走進雲棲,就被兩旁密密層層、節節向上、清逸挺拔的無數修竹包圍,置身於竹海碧波之中,頓生壹種“涼、綠、清、靜”的感覺,以“綠”、“幽”、“雅”為特色,集接待、休閑、觀光於壹體的高品位風景點。
仁壽山公園:
仁壽山公園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南側,公園突出原始、自然、野趣的主題。
龍泓澗景區:
龍泓澗,是西湖南山三大溪之壹,更是給西湖提供天然補給水源的四條溪流之壹.景區內最引人註目的,是兩座新恢復的仿古橋——飲馬橋和玉鉤橋。飲馬橋扼三路(金沙、玉澗、君子)清澈之水匯聚而流出茅家埠再註入西湖。
四墓:
龔隹育墓:
位於六和塔畔牌樓裏,是西湖風景區乃至杭州不可多得的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士大夫墓葬實跡,墓前方的華表、牌坊、碑亭、石羊、石馬、石虎、石翁仲均保存完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蘇小小墓:
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伎,才貌出眾,身世和愛情故事淒婉動人,其詩作“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膾炙人口。傳說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傳為湖山佳話。墓亭***有12副柱聯,分別邀請12位全國著名書法家書寫,是西湖風景區中柱聯最多的壹座亭子。
武松墓;
武松墓位於北山街西泠橋畔,蘇小小墓西邊50米左右,面對的是秀麗的西湖。武松墓牌坊兩邊的石柱上刻著的壹副楹聯“失意且伍豪客,得時亦英公”,杭州的這些古跡從某種意義上講,表達了人們對英雄人物的壹種情感寄托。
陳夔龍墓:
位於右臺山麓 ,位於俞樾墓南側,
陳夔龍(1857—1948),字筱石,號庸庵,貴州貴陽人,清光緒進士。歷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等職。
五景:
朱家裏:
位於梅家塢老村梅靈路以東。依托“十裏梅塢”的獨特自然環境,成為梅家塢茶文化村的又壹旅遊新亮點。
魏廬:
魏廬位於花港觀魚公園西側,南臨著名的牡丹亭, 整座魏廬的最高處是木結構瓦頂的八角重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八角重檐的頂,都只能看到壹部分。這種頂在園林建築中被稱為“攢尖頂”。自亭前往北,壹眼望去青山蔥翠,碧水悠悠,是壹處望盡西湖勝景的絕佳之地。體現建築與植物、山水的和諧***生的意境。
玉岑詩社:
從三臺山路來到浴鵠灣西側的武狀元坊,沿著對面上山小道便可到達玉岑山。三層八角攢尖頂的閣樓,是詩社的主體建築。它是根據明代文人祝時泰、沈士輩在此結玉岑詩社的典故而恢復的。其建築設計以突出原詩社的時代特征為要求,在外觀及結構上形神兼備,展現了詩社的古風余韻。
留余山居:
留余山居原位於南高峰北麓,為清代著名的園林景觀。乾隆帝到此遊覽,賜題“留餘山居”四字為額,此名流傳至今。山居旁另建有江亭、聽泉亭。2004年,在原址附近按古籍記載的留余山居布局復建該景觀,沿用留余山居舊名。同時溝通水系,堆疊假山,重新添置楹聯匾額,營造舊時景觀。
三臺閣:
位於風光旖旎的三臺山頂,為遊客登高望遠的好去處。臨閣遠眺,山巒疊翠,碧湖如鏡,湖西全景可盡收眼底。有上山遊步道,該遊步道還將與龍泓澗中的中國茶葉博物館、外雞籠龍井茶村及南高峰等景點相連,成為湖西景區“登山兼可看湖,遊湖又可賞山”的壹處遊覽空間節點。
(五):西湖新三十六景
1.禮耕堂:
系晚清建築,位於梅家塢村。“禮耕堂”三字由張照書寫,字形方正,筆力雄渾。張照曾於“康乾盛世”時三朝為官,系大書法家。現嶽陽樓內的壹幅《嶽陽樓記》就出自他的手筆。
2.郎當嶺(入口):
又名瑯珰嶺,古名捫壁嶺。原指天竺山東,龍井村西,梅家塢村東北的山嶺。現在習慣上把南起五雲山,北至天竺壹帶山崗通稱“郎當嶺”。因山崗蜿延約數公裏,又有“十裏郎當”之稱。
3.梅家塢周恩來總理紀念室:
位於梅家塢村。周恩來總理自1957年起曾先後五次來到梅家塢,將此作為指導全國農村工作的聯系點,關心和指導梅家塢的生產和建設。
4.聖塘閘:
該閘是溝通杭州城區內河的主要通道,與北側石函閘和龍閘並稱為西湖三閘,是西湖歷史的見證。上建聖塘閘亭。亭內現豎有白居易所著《錢塘湖石記》碑。
5.馬可波羅與杭州紀念雕塑:
位於聖塘路口。馬可·波羅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十三世紀的元初曾到過杭州,並把杭州稱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城市”。
6.惜別白公(送別白居易群雕):
詩人白居易於唐朝長慶二年任杭州刺史,到任後大規模疏浚治理西湖,並築堤建閘,灌溉農田。重修六井,深受百姓愛戴.唐長慶四年任滿赴洛陽之際,出現了“杭老遮車轍”的動人送別場面.
7.新泰飯店:
新泰飯店,又稱中湖飯店。位於郵電路86號,前身是清泰第二旅館,創建於宣統二年。新泰飯店在後期修繕過程中恢復了歷史原貌,新湖濱的整體環境與其十分和諧。
8.誌願軍雕像:
六公園內雕像周圍的空地曾是近現代壹些武術名家交流切磋武藝的場所,壹些著名武術門派的淵源也與此地有關。此外,這裏在民國時期曾壹度用作民眾體育場。
9.凇滬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碑:
是為1932年淞滬杭戰犧牲的將士創作的“凇滬戰役國軍第八十八師陣亡將士紀念碑”。
10.聖塘路別墅建築群:
位於杭州湖濱聖塘路臨湖壹隅,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官僚資本家在此營建了各種西洋小樓別墅。
11.清旗營、練兵場:
在新湖濱景區東側區域,是原清代的旗下營(滿洲駐防營城)。辛亥革命後,杭州城墻、城門陸續被拆,城湖合璧,旗下營也被辟為市場。
12.風波亭(風波橋、孝女井):
該亭在杭州市北浣紗路浙江第壹監獄。南宋時為大理寺,亭在獄內。據金山寺誌載:“有道月禪師者,值嶽飛班師過寺,道月勸其勿歸,贈詩壹首,詩中有“風波亭下水滔滔”之句。王不聽,其後冤下大理寺時,果有亭匾日“風波”。 紹興十壹年(1142年)臘月二十九日, 秦檜制造“莫須有”冤案,高宗賜死,人民擁護愛戴的民族英雄嶽飛具浴拉肋而殂於風波亭,死時年僅39歲。 臨刑前, 獄史要嶽飛畫押, 嶽飛寧死不屈, 揮筆寫下了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表白了嶽飛光明磊落、忠心報國的胸懷和對趙構秦檜罪惡陰謀的憤怒和控訴!
13.唐李泌引水紀念標誌:
杭州自隋建州以來城市日益發展,但杭州城區是由淺海灣演變成的陸地,地下水鹹苦不堪飲用。唐德宗朝李泌任杭州刺史後,引西湖水至城內各地,並置六個出水口,解杭人鹵飲之苦,促進了城市的進壹步發展,德澤百世。
14.楊公堤碑亭:
在景行橋畔。楊孟瑛,弘治十六年出知杭州。明正德三年,杭州府動用民工8000人,清除侵占西湖水面形成的田蕩近3500畝,並以疏浚、開拓。另修“楊公堤”,堤上六橋為“裏六橋”。碑亭記錄了這壹史實。
15.永福橋:
在烏龜潭。原位於桐廬縣橫村鎮深畈村。其形制亦由拱橋改為斜托梁橋。現橋每孔兩頭各有9根石條作斜托柱,支撐橋面9根石條,形成弓形橋洞,形制獨特。後遷至揚公堤。
16.玉澗橋:
又名玉建橋,原位於桐廬縣印渚鎮豐收村。為雙孔石拱橋,2003年按原貌遷移保護至西湖楊公堤景區。
17.景行古橋:
位於松鶴山莊東,又名“金行橋”,始建於明代,是楊公堤諸橋中唯壹尚存的古橋。《詩》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喻好賢也,題曰景行。”
18.松鶴山莊:
又名松鶴莊,位於法公埠,民國時建,原系實業家盛杏蓀妻莊氏私宅。為壹幢中西風格結合的二層樓房,面闊三間,歇山頂,正門兩側飾愛奧尼亞式門柱,門窗上飾華美的山花。
19. 紅櫟山莊:
亦稱豁廬,位於楊公堤景行橋東南。
清光緒三十三年建造,為邑人高雲麟別墅,俗稱高莊。園內園外山水互相映襯,湖山秀色壹覽在目。
20.法相唐樟:
位於三臺山東麓,原法相寺旁,樹齡1000多年。是杭州地區見諸記載的樹齡最大的古香樟。樹高約17米,冠幅400多平方米。
位於三臺山東麓,浴鵠灣南,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雨構水軒於赤山埠浴鵠灣,名曰“黃篾”。
22. 武狀元坊:
位於三臺山路浴鵠灣西。
南宋時,南高峰頂曾設比武露臺。嘉定七年右榜武狀元劉必方在南高峰麓赤山道口立武狀元坊。
23.子久草堂:
位於三臺山路浴鵠灣西岸。
黃公望,字子久,號大癡、壹峰道人,江蘇常熟人,史載其聰敏絕倫,通百氏說。為元代畫壇著名的“元四家”之首,傳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天池石壁圖》等,並有專論山水畫的《山水訣》傳於世。
24. 俞曲園墓(含右臺仙館):
位於三臺山路三臺山東麓。
俞曲園名樾,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學者,官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
25.大麥嶺蘇東坡摩崖題記:
位於大麥嶺東麓,系北宋元佑五年,蘇東坡第二次來杭任知州時,與王瑜、楊傑、張壽同遊天竺過麥嶺時所題。
26.於謙墓(祠):
於謙,字廷益,錢塘縣(今杭州)人,明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為官清廉,不阿權貴。明天順元年2月,因“謀逆罪”在北京遭冤殺。兩年後,於謙魂歸故土,遺骸安葬於現址。
27.趙之謙紀念亭:
趙之謙(1829-1884),清鹹豐己未舉人。懷才負奇,博古通今,文章奇瑋恣肆。政績頗著。在書畫方面有極高的造詣,是清代後期著名的“海上畫派”代表人物,墨跡廣為流傳,被後人尊為藝術大師。
28.五峰草堂:
位於茅家埠景區龍井路旁。建於民國時期,為中式三合院花園住宅,曾作為“三教普善堂”堂址,後多次易主。
29.茅鄉古道(含通利古橋):
位於茅家埠景區。清代前期以前,茅家埠壹帶皆為西湖水面,香客常常乘西湖遊船在茅家埠登岸,再沿著上香古道步行去天竺諸寺進香,形成了具有濃郁民俗特色的香市文化。
30.蘭苑:
位於杭州花圃內。為國內重要的蘭花培植基地和賞蘭勝地,享譽國內外。苑內根據蘭花的生態習性,借山林之蔭翳創造半陰的環境和適宜的空氣濕度,利用穿谷微風傳播蘭之幽香。
31.小隱園:
位於杭州花圃內。始建於宋代,初名適安園。為杭州觀賞菊花、展示菊花文化的特色景點。
32.天澤樓:
位於杭州花圃東北。樓名取自天澤廟。天澤樓保留了原天澤廟禱雨文化的蹤跡,同時辟為梔子花的專類園。遊人至此,既可了解古代的祈雨風俗和文化,亦可休憩賞花。
33.趙公堤:
又名小新堤。南宋淳佑二年,臨安知府趙與 自蘇堤東浦橋畔至曲院築堤,以通靈隱、天竺。堤長二百五十丈,“夾岸花柳壹如蘇堤”。
34.燕南寄廬(蓋叫天故居) :
蓋叫天(1888-1971),原名張英傑幼時因生活所迫而學戲,十三歲到杭州,在拱宸橋“天仙戲院”學唱老生,十五歲改學武生。後以武戲聞名天下,被譽為“燕北真好漢,江南活武松”,開創了獨具特色的蓋派藝術。
35. 環碧湖舍:
在楊公堤第壹橋環碧橋畔,系20世紀30年代上海商界聞人王曉籟之別墅。因西山路舊稱仁壽路,故環碧湖舍又稱“仁壽山莊”。原別墅為中西合璧風格,2003年復建。
36.風荷禦酒坊 :
位於曲院風荷景區。南宋時曾是宮廷制曲作坊,隸屬於戶部,專釀官酒,具有悠久的釀造歷史和豐富的酒文化內涵。景點通過場景復原、壁畫、雕塑、微縮景觀等手段,向遊人展示南宋禦酒制作流程、宮廷酒宴、民間酒肆、賽酒會等內容。
時間可以,可以去周邊的小縣城玩,紹興什麽都不錯哦。
我是蘇州人,結婚的時候去杭州玩了10天,以上是我的壹家之言,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