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提出詩窮而後工之說的是誰

提出詩窮而後工之說的是誰

提出詩窮而後工之說的是歐陽修。

原文: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於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雲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梅堯臣年少聰敏,文采過人,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但是他仕運不好,直到五十歲才中進士,還是在歐陽修的推薦之下才進入國子監。終於當了官,六十歲左右就病故了。

從歐陽修的角度來看,梅堯臣的命運多舛。而這種不順利,表現出來就是壹種“窮”,這並不僅僅表示物質生活的貧困,更多地是指際遇不達、命運捉弄的狀態。實際上梅堯臣雖然在仕途上很“窮”,但是在北宋詩壇算得上拔尖人物。

擴展資料:

為什麽會窮而後工:

歐陽修作出了分析:“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內心有著憂愁感慨憤激的郁積,這些情感化為詩興,寄托在怨恨諷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婦的慨嘆,而寫出了人所難於言傳的感受來。

這無非說明壹個道理,壹個大道理。詩是情感波動的產物。詩歌的靈魂是情感,在情感起伏的情況下才能寫出好詩。無論正面的情感,比如愉快、豪邁、喜愛,還是負面情感,比如痛苦、哀傷、憂愁,都能引發詩情。相對而言,負面情感更容易觸發心情的激蕩和亢奮。

詩人命運不濟之時,心中產生各種感情波動,波動越大,情緒越激烈,表達的欲望也就越強,創作自然就帶上了更加能打動人的特質。而這種外物對內心的影響,就會反過來影響作品的情感投射。這裏的“工”,並非指用詞遣句的精巧,而是指情感的合拍和到位。

所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並不是寫詩讓人產生困窘,而是艱難的生活際遇讓人的感情波動劇烈,從而創造出好的作品來。越是發憤、越是不平、越是窮,作品就會越有情感表達的激烈沖突,從而就更加容易打動讀者,讓人產生情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