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瓷娃娃是什麽意思?

瓷娃娃是什麽意思?

說到瓷娃娃,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其實瓷娃娃就是指患有成骨不全癥的孩子,他們只要稍微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出現骨折現象,換句話說,就是很脆弱的娃娃,所以人們也將其稱為脆骨病,他們的骨頭非常脆弱,那麽這種病該如何治療呢?

1、瓷娃娃是什麽意思

成骨不全癥又稱脆骨病,患者有個別名——“瓷娃娃”,很形象地說明了這個病的特點:像瓷娃娃遇到碰撞會碎裂壹樣,成骨不全癥患者遇到跌倒、碰撞,則很容易出現骨折。

在成骨不全癥的治療研究方面,北京協和醫院與國際同步,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該院內分泌科李梅教授。李梅教授及其同事從20多年前就開始關註成骨不全癥,並開展了大量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

成骨不全遺傳性疾病

李梅向記者介紹說,成骨不全癥是壹種因I型膠原編碼基因突變,或者是與I型膠原代謝組裝相關基因突變,導致I型膠原數量減少或結構異常,引起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反復發生骨折的單基因遺傳性骨骼疾病。骨頭之所以既有壹定的強度,又有壹定的韌性,就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骨中90%以上的蛋白為I型膠原蛋白,I型膠原蛋白生成不足或者結構異常,就會發生成骨不全癥。

李梅說,成骨不全癥雖然是壹種罕見病,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該病在我國並不少見,不過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學調查數據。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萬個新生兒中有1個至1.5個罹患成骨不全癥,相對於其他罕見病,其發病率相對較高。這是因為90%左右成骨不全癥是通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也就是說,只要父母中有壹方攜帶突變基因,那麽子女就有50%的發病概率。另外還有10%左右是隱性遺傳,這種情況下,父母雙方都攜帶致病基因時子女有25%出現成骨不全癥的可能。

成骨不全癥會帶來什麽後果?李梅說,因為骨脆性增加,患者會反復發生輕微外力下的骨折,多次骨折後會導致骨骼畸形,同時會伴有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些患者甚至可致殘。多次骨折致骨骼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使家庭背負沈重的經濟負擔。

成骨不全癥按照分型的不同,其嚴重程度及預後也不同。Sillence分型從臨床角度,將該病分為1型、2型、3型、4型。1型是病情比較輕的;2型是圍生期致死型,也就是出生後不久可能死亡;3型是存活患者中病情重的;4型是病情程度介於1型和3型之間。1型患者因為病情比較輕,骨折次數相對比較少,身高受到影響較小;3型、4型因為骨折次數多,骨骼畸形會比較嚴重,身材矮小的情況比較常見。李梅介紹說,國外的研究表明,絕大部分1、3、4型的患者壽命基本和正常人相同。除非是出現嚴重胸廓畸形時,患者可能出現心肺功能受損,常常在肺部感染誘發下,導致心衰等情況的發生。

積極用藥增加骨強度

李梅指出,過去成骨不全癥被認為沒有辦法治療,但是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目前國內外對於該病的診治都有長足的進展。經過治療,患者的骨折率會有所下降,生活質量會明顯提高。

因為成骨不全癥是基因突變所致,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致病基因,但目前此方法還處於研究階段,未用於臨床治療。那麽,臨床怎麽辦呢?李梅指出,就是要想辦法增加骨密度,使骨量增加,提高抗骨折能力。目前國內外所用的藥主要有兩大類:壹類是抑制骨吸收的藥,也就是減少骨破壞;另壹類是促進骨形成的藥,可增加骨量。

李梅介紹說,抑制骨吸收常用的藥是雙膦酸鹽類,此類藥進入骨骼後,讓骨中的破骨細胞活性下降,數量減少,從而使骨吸收減少,有利於骨形成大於骨吸收,逐漸使患者的骨密度增高。北京協和醫院在這方面已進行過大量臨床研究,並已發表多篇論文。他們最早使用的是靜脈註射第二代的帕米膦酸鈉及第三代的伊班膦酸鈉,後來又用了第二代的口服阿侖膦酸鈉,以及第三代的靜脈唑來膦酸。目前用得較多的是阿侖膦酸鈉及唑來膦酸。阿侖膦酸鈉是口服制劑,使用比較方便;唑來膦酸為靜脈註射制劑,但壹年只用壹次,可以減少患者反復看診、用藥的麻煩,依從性比較好,花費也不算高。李梅提示,雙膦酸鹽類藥物進入人體後,50%會到骨骼中去,50%經過尿液以原形排出,所以在治療前先要查腎功能,看能不能用。

促進骨形成的藥為特立帕特,可以使成骨細胞活性增高,從而使骨量增加。但是李梅介紹說,這個藥現在國內外用的都比較少,因為這個藥沒有兒童的適應證,只能用於成年人。目前也只是個別應用雙膦酸鹽類藥效果不好的成年人患者在試用特立帕特,主要原因是該藥價格較高。

李梅指出,除了以上兩類藥外,患者還要配合使用鈣制劑以及維生素D,這兩種藥是促進骨骼生長的“原料”和營養制劑。對於特別嚴重、已影響到運動功能的嚴重骨畸形患者,還要進行骨骼手術矯治。另外,要告訴患者特別註意不要跌倒,跌倒會明顯增加骨折的風險。加強功能鍛煉,多曬太陽,提升肌肉和身體的協調性,也十分重要。如果怕骨折而不動,就會導致失用性骨質疏松,而失用性骨質疏松又會增加骨折風險,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盡早發現規範化治療

李梅說,對於成骨不全癥,藥物治療是壹種基礎的、重要的治療方式,要及早進行。北京協和醫院壹項進行年齡分組的研究發現,在開始治療時年齡越小,患者骨形成越快,骨密度增加得就越好,骨折發生率下降就越明顯。另外,李梅指出,雙膦酸鹽類藥不需要終生使用,對於病情輕者,比如1型和4型,平均用藥4.5年骨密度就可達到正常人的水平,可以停藥觀察。3型患者或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患者,由於病情較重,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病情、骨密度增長的情況、骨折發生率的狀況,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根據治療反應來定療程。

那麽,此病如何早期發現?李梅指出,壹是看家族史,大部分患者是有家族史的。二是看表現,除了易骨折外,成骨不全癥患者還可能有藍鞏膜、牙本質發育不全、關節韌帶松弛等表現。比如家長發現孩子眼睛發藍,又有骨折史,就要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三是測量骨密度。四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不僅可以判別是否為成骨不全癥,預測病情的輕重,還可以指導優生優育。李梅介紹,目前北京協和醫院已可以通過基因芯片技術,明確成骨不全癥患者的致病基因突變。

李梅強調,對成骨不全癥要進行規範的診療,否則後果很嚴重。比如有的患者去做按摩等治療,在按摩過程中就出現了骨折。有的患者只註重手術治療,術後藥物治療沒有跟上,又出現了術後的反復骨折。另外,在治療過程中,要進行多項指標的監測,壹方面可以指導治療,另壹方面也可以給患者帶來信心。(記者楊六香)

2、脆骨癥有哪些表現

1、藍鞏膜:約占90%以上。這是由於患者的鞏膜變為半透明,可以看到其下方的脈絡膜的顏色的緣故。鞏膜的厚度及結構並無異常,其半透明是由於膠原纖維組織的性質發生改變所致。

2、關節過度松弛:尤其是腕及踝關節。這是由於肌腱及韌帶的膠原組織發育障礙。還可以有膝外翻,平足。有時有習慣性肩脫位及橈骨頭脫位等。

3、頭面部畸形:嚴重的顱骨發育不良者,在出生時頭顱有皮囊感。以後頭顱寬闊,頂骨及枕骨突出,兩顳球狀膨出,額骨前突,雙耳被推向下方,臉成倒三角形。有的患者伴腦積水。

4、侏儒:這是由於發育較正常稍短,加上脊柱及下肢多發性骨折畸形愈合所致。

5、皮膚疤痕寬度增加:這也是由於膠原組織有缺陷的緣故。

6、牙齒發育不良:牙質不能很好的發育,乳齒及恒齒均可受累。齒呈黃色或藍灰色,易齲及早期脫落。

7、肌肉薄弱。

8、耳聾:常到11~40歲出現,約占25%,可能因耳道硬化,附著於卵圓窗的鐙骨足板因骨性強直而固定所致,但亦有人認為是聽神經出顱底時受壓所致。

9、骨脆性增加:輕微的損傷即可引起骨折,嚴重的病人表現為自發性骨折。先天型者在出生時即有多處骨折。骨折大多為青枝型,移位少,疼痛輕,愈合快,依靠骨膜下成骨完成,因而常不被註意而造成畸形連接。長骨及肋骨為好發部位。多次骨折所造成的畸形又進壹步減少了骨的長度。青春期過後,骨折趨勢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