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紅黑榜”被熱傳,匯聚了眾多年輕媽媽帶寶寶看病的心得與訴求,也彰顯出強化醫療監督、期盼服務改善的民間力量,其正能量不言而喻。不過,網絡監督畢竟是壹個公***平臺,網友發聲還需慎之又慎。尤其是要給兒科醫生們貼上“紅”“黑”標簽,更是涉及法理與情理的嚴肅之事,必須理性看待,謹慎而為。
從道理上講,民眾有權對醫生的診療服務實施監督,並可以對其作出有理有據的客觀評價。但“醫生紅黑榜”不過是基於個人帶兒就醫的經歷體驗,而且多屬僅有壹兩次的短暫接觸,其根據表面印象和偶遇感受得出的是非判斷未必靠譜,更何況是對醫生做出“非黑即白”的標簽評價。其是否會有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甚至可能造成對醫生的誤解與誤傷,值得憂慮。
發布“醫生紅黑榜”,意在引導民眾敢於和善於監督醫生,不無倒逼醫生提升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的作用,但采取簡單的標簽式評價方式未必妥當。醫療服務畢竟是壹項專業性極強的行業,需要有專業的學科知識和行業標準。尤其是為那些不能準確表達患病感受的患兒看病,更考驗著醫生的醫技能力和臨床經驗。這或許也是兒科醫生最容易上“紅黑榜”的原因之壹。僅憑醫生的“態度”或壹兩次就醫經歷,就隨意對醫生下“好壞”定語,並沒有給“被黑”醫生以足夠的“申辯”機會。
從評價內容講,“紅黑榜”也存在明顯的“不公”硬傷。比如褒貶不壹、眾口難調。由於人們的就醫經歷與內心感受不同,加之受醫生每天工作的情緒影響,人們對同壹位醫生的行醫服務,或可作出不盡相同甚至彼此相反的認知結論。而從嚴格的法律角度考量,對醫生作簡單的“紅”“黑”劃線,涉嫌對“被黑”當事人的利益侵害,即使情況屬實,也需要拿出相關證據。而令人擔心的潛在風險是,在主觀因素明顯、無需證據支持、隨意爆料評論的語境下,“紅黑榜”會否成為被不法者用以捏造事實、抹黑他人、打壓對手的輿論工具?
陳述網絡“醫生紅黑榜”弊端,並非要為那些服務態度差、技術不過關、動輒過度醫療的“壞”醫生開脫,而是要提醒人們對這種網絡現象理性看待、揚長避短。比如,消費者要依法角度、合理發言,善用監督權、慎用話語權;“上榜”醫生“紅”不驕、“黑”不餒,發揚成績、知錯就改;醫療機構傾聽民聲、加強自律,不斷改進內部管理;政府部門讀出民意、完善監管,並把民眾監督科學引入醫療改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