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據說①史蒂夫·喬布斯年輕時每天淩晨四點起床,九點前把壹天工作做完。喬幫主說:自由從何而來?②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
? 評:①喬布斯是幾點睡的?不能只講尾部,不講頭部,避免錯誤引導不明實情的讀者。其二,喬布斯英年早逝,人類的遺憾。這是否是他常年勞累導致?其實,我更寧願他每天睡到 8 點,也盼他多活 10 年。②自律壹定伴隨自信?不嚴謹。打個比方,我每周自律跑步 10 公裏以上,已經堅持壹年了,但是並沒有獲得比前些年不跑步更多的自信。壹個人是否自信,更看他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什麽,已經外界環境對他的需求是什麽。再極端推演壹下,比如壹個高中生,體育非常好,但是學習不好,請問在學校裏,他是否百分百有自信?
自律是對自我的控制,①自信是對事情的控制。先學會克制自己,②用嚴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
? 評:①“自信是對事情的控制?”我沒想明白這句話什麽意思,歡迎大家留言解惑。②很多研究已經正式,傳統古典的自律教育中談到的嚴格日程表控制生活,效果是很差的。時間管理要有靈活性才會起到最大作用,因為人終究不是機器,包括所處的人類復雜的環境,也是無法用壹種理論模式精準控制的。這也是很火的番茄工作法,在日常工作場合中,其實很難普及的根本原因。
都是成年人,①連最基本的行為控制都做不到,還談什麽自信,又奢談什麽自由?
? 評:①基本行為指的是什麽行為?比如小便入池,我做到了呀,但是還是沒感覺獲得多少自信和自由啊。呵呵
前華人首富李嘉誠以勤奮自律著稱。①他的作息時間非常有名:不論幾點睡覺,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讀新聞,打壹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開始工作。數十年如壹日。②自律幾近自虐。
?③印象裏的牛逼人士都是狠角色:自虐和虐他,必居其壹,或者兩條都占。
評:①沒有闡明李嘉誠這樣做,是他成為牛人的原因?我不信。②自律近乎自虐,但不是真的,這是作者自己壹人主觀認知,為什麽不考慮到李嘉誠自己這樣做,反而是覺得舒服呢。如果下文作者以自己狹隘的認知基礎進行推演,結論肯定要誤人子弟的。③有例子嗎?我周圍的牛人,和社會歷史中的名人,並沒有必須要沾自虐或者虐他人的。這個論點太極端了。自律不等於自虐。
許多商務人士像職業運動員壹樣管理自己:作息、飲食、習慣、愛好、體力、欲望等……如果做到了這點,妳就快摸到“牛逼人士”的門了。①壹個能管住嘴、邁開腿、每晚堅持跑步的人,工作上也不會差到哪去。 評:①錯!我身邊還真有不是這樣的人。他呢,其他事情都挺上心,比如健身、攝影,但就是工作散漫。能管住嘴,堅持跑步,工作好,這三個不是關聯事項,憑什麽說前後相互正向影響呢?最多說是從概率上講,能管住嘴,堅持跑步的人,看上去自控力還不錯,工作大概率會好。工作好與不好,完全取決於這個人的心態。對自己職業需求的認知,對當前工作的認同,對公司、老板的看法等等壹系列綜合因素導致的。
工作後,逐漸發現,自律是生活的基石:令行禁止,則容易走上軌道,發現錯誤,修復錯誤,表現越來越好,生活明亮,中氣十足;令不行禁不止,則容易潰散混亂,屢錯屢戰,屢戰屢錯,“明明知道但就不這麽做”,沮喪內疚,亂成壹團。①自律決定了個人機器的運轉,決定了妳的執行力,決定了妳能否成為更好的自己。
評:①邏輯錯了。不是說自律影響了執行力,決定了是否變得更好。核心是妳的心態,價值認知決定了妳是否自律,是否有執行力,是否會變得更好。至少自律是和執行力是平行等價的個人管理術語,只是相互間會有正向影響促動,而不是誰決定誰的邏輯關系。 評:整個這第壹段,沒有層次,都是同樣的意思,不停的在堆積語句。這是當下很多文章的通病。
▼ 02 ▼
史蒂夫·納什是我最喜歡的NBA球員。這是個身體瘦弱的加拿大白人,背部神經有著嚴重傷病,被認為是“天賦最差的籃球巨星”。
?這樣壹個人,獲得了“連莊”MVP:連續兩個賽季的最有價值球員。歷史上只有十個人做到這點,其余九人都是喬丹、張伯倫等曠世大神。
納什出了名的自律:不沾糖、油炸和深加工食品。訓練日裏,他壹天吃六餐:麥片粥(不含谷蛋白)、杏仁切片、生堅果、水果、蔬菜、糙米飯、胡蘿蔔和生吃芹菜。
他和隊友格蘭特·希爾彼此勸勵,不吃巧克力,不吃高熱量。希爾還“偶爾犯戒被抓住”,而納什真沒被見到破例。
納什把他的食譜推薦給隊友。於是,太陽隊的年輕人都成了納什的跟班,亦步亦趨,然後表現脫胎換骨。整個球隊都在盡量跟著納什:吃喝,作息,訓練,保持健康的氛圍……
?納什的成功給了平凡的普通人壹點點念想:如果沒有天賦,妳永遠成不了科比或者麥迪;但如果足夠勤奮自律,至少妳還有機會成為納什。
①天賦,上天給的;自律,決定權在妳。
? 評:①這句話不錯。
蒂姆·鄧肯是NBA的常青樹、馬刺隊的鎮隊之寶。40歲的他剛剛完成高強度的季後賽。和他同場競技的,可能是小20歲的年輕人,妳就能知道這有多神奇了。
?鄧肯通過減重越來越輕盈,擁有好的身體狀況,繼續保持石佛本色。只有規律的訓練和嚴格的自律,才能做到這壹點。雖然他老了,但教練和管理層每天能看到他的自律和自律背後的職業性,才會對他壹直保有信心。
?雷·阿倫是NBA歷史上最優秀的射手之壹,他的全身投籃在聯盟獨壹無二:太考驗肌肉、彈速和手感了。雷自己不喝咖啡,強迫癥樣地控制飲食。於是才達到這個水準的。正常孩子吃不了這個苦。
?德約科維奇是2015年的溫網冠軍。奪冠後,他坐在更衣室裏,想做壹件事情:嘗壹口巧克力。他從2010年夏天以來就沒嘗過了。“我掰下壹塊,小小的壹塊,丟進嘴裏,讓它在我的舌頭上融化。我只準自己吃這麽多。”
?要當第壹,就要付出這樣的代價。
評:整個第二段,羅列了壹些體育明星的故事。每個例子都是壹閃而過,截取了明星的優秀的生活習慣片段,然後就大張旗鼓的說自律如何幫助他們成功的。這種見解太草率了。可以毫不客氣的講,就那麽壹點點的好的生活習慣,完全無法支撐他們那閃耀的成功。人的生活是復雜的,他的自身,他的家庭,他的外界環境,組成壹個錯綜復雜的支撐網絡,缺少任何壹環都無法獲得成功。
▼ 03 ▼
欲望管理是重要的人生技能,是要盡早培養鍛造的素養。①從感性的角度,過度的欲望會吞噬妳。
? 評:①為什麽說是感性的角度呢?從下文看,分析的有條有理,還是蠻理性的呀。呵呵。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欲望連同本心,不必畏懼,但過度的欲望會吞噬妳。從人生的角度,壹定要懂得節制,不要肆意地放縱欲望。不信?妳去問問隋煬帝楊廣。
放縱如山倒,自律如抽絲。不要放縱自己,不要給自己找借口。對自己嚴格壹點,時間長了,①自律會成為壹種習慣、壹種生活方式,未來的妳會感謝現在的自己。很多人不知道修心的重要,借口生活壓力而放縱欲望。年輕時奮力上進,應該如清理院子壹樣剪除雜草雜念,專註於自身成長。②“為腹不為目”,才是永葆內心幸福之所為。
評:①習慣、生活方式、修心、自身成長,壹下子這麽多名詞,究竟和自律是什麽邏輯關系?要講哪方面?②天啦,到現在這個年代了,還講為腹不為目。我們現在,就要追求內在的需求,也要追求外在的美,追求在我周圍都是美好,每天都要美美噠。耶! ?
我不想做欲望的奴隸。我享受不被欲望左右的狀態,這種感覺不刺激,但很舒服。①從理性的角度,欲望管理能降低②閾值。
? 評:①看下文,不是理性分析,都是很主觀的感性陳述。②什麽的閾值?欲望閾值?滿意閾值?
窮學生的時候,壹頓沙縣小吃也津津有味,壹頓肯德基如同過年;長大掙錢了,山猛海鮮鮑魚大蝦,也未必能勾起妳的興致。九十年代,武俠小說的情愛描寫都能把妳看的面紅耳赤;網絡色情泛濫的當今,妳居然對生活中的女人沒了想法。何以至此?閾值使然。不斷持續的刺激,擡高了欲望的觸發點。
? 評:為何不認為是我們在成長在成熟了?難道妳要我 40 歲老男人,看個情愛描寫還要面紅耳赤?看到女人就興奮難耐?
人們常說,“年輕吃苦不是苦,是福氣”。這不純粹是雞湯,這有邏輯基礎:①年少吃苦是種逆風飛揚的快樂,年老吃苦是風中殘燭的悲哀。先苦後甜,可以憶苦思甜;先甜後苦,只能垂淚抑郁了。
? 評:①好感性的語句!還自稱理性分析呢。為什麽年少壹定要吃苦,年老就不能吃苦?年少和年老兩個階段的人生意義是等價的。最好的狀態是,每天都有些甜。做不到的話,也不能壹個人生階段就非要苦,然後另外壹個人生階段就非要甜。我就追求每天奮鬥,壹直到老。沒有什麽苦不苦的。退到核心,什麽是“苦”?定義的標準是什麽?比如我天天學習,有人覺得苦,可我不覺得苦,我想壹直這麽到死。比如我老了,還要天天在外面找點事情幹,打個比方,開出租車。別人會覺得我為生計苦,其實我樂哉樂哉呢。哦,有人說,沒錢花,飯都吃不上,這叫苦。所以要少年好好努力,免得老年落魄。那如果是這個衡量標準,我少年時候,也不能吃這苦啊,為什麽非要少年就要體驗這種落魄呢。反正,我從幼兒園開始就壹直慢慢努力,做好當下事,都挺好的。哪有什麽少年吃苦為了逆風飛揚,我為什麽不順風飛揚呢?
壹定程度的禁欲和自控是必要的,這是①防止閾值升高的有效手段。欲望永無止境,②中彩票的極度興奮也只會持續18個月。③最幸福的方式是,讓欲望壹點點釋放,讓欲望匹配妳的現實:
? 評:①哎喲,人生苦短,我為什麽要防止閾值升高呢?我不停的提高自己,不停的滿足自己,不停挑戰更高閾值,不是很棒的人生狀態嗎?非要做個靜靜呆著的烏龜才好?②我寧願有個 18 個月的中彩票的興奮,哪怕壹個月的興奮也行。我真的需要,幹嘛這個也要禁欲呢?我不能因為明天要下雨,今天就不洗鞋了。③為什麽不反過來思考,我要保持我的欲望,釋放我的欲望,然後不停挑戰自己,改變現實,來滿足我的欲望呢?這,才是積極,硬核的人生吧。
漂泊北京,合租房子 → 獨租大房子? →擁有自己的房子了 → 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 ……如果經歷反過來?那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 評:這兩行字,我認為是全文最大的敗筆。誰說要這樣的順序才是 OK 的。我直接 CEO ,然後挑戰 CEO 後面的更高階的人生和事物,不是暴爽嗎?反過來,就是悲傷故事?真不壹定, CEO ,不是指擁有壹家公司。如果這個 CEO 想要自己創業,辭去了 CEO ,然後為了創業,賣掉了房,到北京開拓,合租房子,然後公司起色,成功了,上市了,他爆發了……咦,這麽看來,人家比 CEO 還牛啊,誰說是個悲傷的故事呢?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古人不余欺。
▼ 04 ▼
剛工作那會,不懂得節奏,是個“時間都被工作填滿”的工作狂。研究時間管理之後,發現工作生活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嘗試做計劃、寫日記、控制註意力、 要事優先、今日事今日畢、先啃硬骨頭、構建自己的時間管理系統、平衡好工作和家庭……慢慢的,我開始從繁瑣失誤中抽身出來,“跳出畫來看畫”;我開始有時間考慮生活和人生的目標;我開始有“心如止水、有條不紊”的感覺——這壹切的源頭,就是自律。自律的結果就是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歡的事。比如寫公眾號,給我帶來了很多不曾預期的樂趣。實際上,搭好架構,想好打法,走上軌道後,這項活動就不會影響我的正常生活了:不太忙的時候,就寫幾段。就像是壹個時間容器,把邊邊角角的時間都存儲了起來。上學那會,自控力不行,開始研究“培養習慣”的方法。用學到的方法來培養了很多好習慣,慢慢的生活都會有很大改變。從2010年開始寫日記,習慣保持到現在。經過最開始的壹段磨合,所有不適感都消失了,非常自然。幾分鐘的記錄,讓我審視自己、平和心態。它不是我的任何負擔,也不是壹項需要分配的工作,它是老司機的人生行車記錄儀。幾年前開始“早睡早起”,從最初的“不舒服不適應”,到現在的“每天六點自然醒”。早起的好處是巨大的:憑空多出精華般的兩小時;能夠從容不迫地好好吃早飯;錯開擁擠的早高峰;午飯質量更高,晚飯吃的更少,睡眠更踏實……當身體變得越來越棒的時,面對是壹個與眾不同的世界。自律讓我能去享受生活中好的壹面。
?我的人生目標是:自由。它又包括三個維度: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和角色自由。感謝這個色彩斑斕、機遇湧動的時代,讓它看起來並非不可企及,但這需要十幾年的精耕細作,連續穩定的正向積累,腳踏實地的點滴付出,還有,持續不懈的自律。
?自律讓妳自由。
評:整個第四段,比前面耐看多了。可能是有作者的真實經歷在裏面。但是作者還是沒有深入展開講他怎麽自律的,發生了哪些細節的變化。所以還是沒有真正打動我,只是流於表面的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