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常在我面前嘮叨,衣服夠穿就行,買多就是浪費,用水要節約並反復利用,特別還有燒菜做飯要求光盤,讓我謹記浪費有罪,如我這輩子浪費了,下輩子就成要飯的。浪費有罪論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子裏,指導了我前半生的消費觀。
在我18歲之前穿過新衣服屈指可數,幾乎件件經過哥姐5人留下的,到我身上沒有補丁已經算是很好的。有鄰居姐姐穿小的衣服送給我,我看到了兩眼放光,那感覺像買了新衣服壹樣,雀躍不已。等我上班賺錢了之後,我的開銷很小很小,除了日用品,衣服不爛就不會想買,哪還顧得上好不好看,款式是否流行。在同事的眼裏,認定我家很窮,就想節約錢。我朋友卻說我是女漢子性格,不屑花時間打理我的外表。
朋友中有幾個喜歡逛街,說沒事時好打發時間,還可能碰上自己喜歡的。特別有個朋友,她是家中老大,手頭不寬松,常常沒伴時就叫上我陪她逛街。陪過幾次也沒見她買過壹件衣服。每次逛累了,最多會給我買個甜筒犒勞壹下我。有天她主動告訴我,她現窮,但她喜歡打扮,很想穿漂亮的衣服,只有去逛衣服店試試各種風格的衣服才愉快。她表示逛店可以找到適合穿的款式和顏色,等她有錢再買衣服就不會浪費亂花錢。我聽到這個高招馬上摩拜了,真的佩服。難怪其他朋友說她有衣品,廉價的衣服在她身上穿出模特的範兒。我感覺是她在不斷地試衣服的過程中提高了審美檔次,再加上她臉蛋長得不錯,身材也可以,自然有衣品。
我可能在老媽的言傳身教中,更可能對自己不夠自信,常常覺得自己的臉醜,這樣的我不喜歡打扮自己。除了陪朋友逛街,我幾乎沒有意願主動去逛逛街的。除非到了很缺那壹樣,就去商場沖著目標快快買了回家。朋友給我的影響很小很小,因為每次我看商場的櫥窗或模特穿上的衣服很美,就鼓起勇氣去試了下,上身時大受打擊,越來越不想去逛街。慢慢地我變成了愛吃勝過愛衣服,勵誌語言錄中不是說嘛壹愛美愛吃就是愛生活。
等到我22歲起,身邊開始有不止1個的追求者了,就想起老媽講過的壹句話,10個喇頭女不夠分,意思是女人總有追求者,哈哈哈!多個追求者讓我產生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還是有很多優點,雖然我臉蛋不美。有了追求者才真正讓我開始主動去逛街買衣服了,我深信"女為悅己者容"。真是要多逛街多試衣服,至少在我年輕還沒結婚的最好年齡時還是買到壹些適合自己的衣服,並得到周邊朋友同事認可。後面結婚後然有寶寶了,身材嚴重變形,又不想去逛街了,沒有積極性了。等到寶寶三歲後職位變動成了業務主管,我又美美地主動去逛街買衣服了。這個職位經常要參加各研討會,參展,跑客戶,要求形象,助力業務額,說到底目標明確,為了多收入,扮美就有動力。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19歲了,看到家裏她壹堆堆的衣服至少有兩百件,這壹周我特別覺得我這個母親做得太差,我以為她會像我壹樣不會浪費和亂買。短短壹年三個月的時間,她至少買了160件衣服,牛仔褲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隨便數數超過20條,光毛絨絨厚厚的家居服有15件之多,跳舞緊身褲10多條,毛線衣10多件,不數了,越數越是我的不對。再看質量,沒法入我低要求的眼。有些衣服連標簽都沒有,也不知道質量和成分,沒見過的品牌,幾乎有棉成分的很少。深色的衣服幾乎全掉色,毛的衣服放到水裏就浮出壹層層浮毛屑,怎麽清洗還是屑。越發覺得要給孩子建立必備的消費知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買東西沒有什麽學問,首要因素是質量,盡可能選市面上的大牌子,大廠的質量有國家市場監管不敢做假。老壹輩觀念就是物美價廉,追求質量第壹款式第二價格第三。年輕人追求時尚,順序可以換下,款式第壹質量第二價格第三。
從購物上,可以看出這個人對生活的態度。不論買任何東西之前先了解再比較,建立關註點。壹個人認真細致,她買東西之前會先想清楚再動手:自己到底要什麽?最看重哪個因素?同類商品比較後的區別?了解了朋友或家人推薦的精點在哪?
如配眼鏡和買車為例,買前心中要有目標。最近鄭州大水,買車首先考慮要買帶天窗的,還有底盤兒高,這二個因素就圈中了壹些車型了,再考慮安全系數高又排除了些廠家,再款式,再價位,這樣範圍縮得越小了,再多比較後和朋友聊聊,結合網上消費者評論,妳要買差不多就定了。這時妳還要沈住氣,莫急,看優惠活動。如配鏡,眼鏡二部份組成鏡片和鏡架,這二部份可以分開買。眼鏡架妳想要什麽材質的,比如說妳想要碳纖維的,比如說妳想要運動款的,首先妳心裏要有框框,妳心裏有了框框之後自然就會去選,如沒,怎麽選呢了有行家在網上買鏡架,確定自己要的品牌,款式,價格再動手。到手後去實體店配鏡片。有人喜歡美國Oakley,因為是偏運動款式。可能她妳喜歡偏斯文的,就很難給妳推薦。
如別人推薦了妳買了,妳就選擇了壹個別人喜歡的東西。像買車壹樣,當壹個人不懂車的時候,他買車他壹定會買錯,為什麽最後他買的是大家喜歡的車,而不是他喜歡的車,因為他根本就不喜歡車,也可能他根本就不懂車,那麽在這種情況下他壹定會買錯。買妳喜歡的,要別人推薦當然是別人喜歡的,不是妳喜歡的,妳最後買了別人推薦的,可能妳相當於買了別人喜歡的東西並不是妳喜歡的。妳要有妳的觀點,妳再買這個東西之前,無論是小到眼鏡還是大道汽車大道房子啊,妳要買妳喜歡的,而不是買別人喜歡。有智者壹般不會給人推薦,怕妳最後買成我喜歡的,然後妳買了之後用了用,覺得這個東西不適合妳,就會有遺憾。即使很懂車的人,壹般別人問什麽車號,推娓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妳,因為不同的人關註點不壹樣,有的人關註友好,有的人關註樣子,有的人關註舒適性,有的人關註安全性啊都不壹樣,關註點不壹樣,最後選擇就不壹樣。
最近看到壹個年輕人分享的控制購物欲。轉摘。自從經歷了”每月開銷1000元“壹段時期後,我的購物欲直線下降。而我降低購物欲主要有下面的方法。
1. 制定開銷限制,劃好開銷類別:制定每個月的開銷限制,比如限制在1000元以內。劃分好每個開銷的類別大概花銷,比如吃飯700元,那麽其他類別的花銷就只有300元了。
2. 制定購物預算和清單:劃分開銷類別後,對於還能花多少心裏便有數了,對於價格太高的物品,可以多攢幾個月再購買,或者購買之後,下個月的購物開銷就應當合理削減了。網購和外出購物時都列好購物清單,不要漫無目的突然買了不需要的產品。
3. 少買最新產品:不要因為新產品壹出來就馬上跟風入,很容易踩雷。如果心理有個初始設定是:新產品易踩雷,那是不是就沒那麽想入了?不如先看看網上的測評,讓時間來檢驗產品是否值得。
4. 記錄摸專櫃清單:這是針對彩妝的。因為彩妝產品的效果因人而異,又難以消耗,不如把種草的產品建個清單記錄下來,下次去專櫃的時候壹壹試用,挑壹款真正適合自己又非常喜歡的,說不定壹圈下來能拔不少草(或者反而被種新草XD)花錢是為了開心,壹定要買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
5. 關註保質期,記錄消耗周期:對於有保質期的產品,要記錄自己使用的時間。什麽時候開瓶,什麽時候空瓶,30ml的精華/粉底液能用多久,管理好自己的囤貨,想購買之前問問自己目前真的缺少這個東西嗎?自己的囤貨還能用多久?有沒有還來不及開瓶就過期的產品呢?
6. 想買之前打開閑魚或二手網群:看看想買的產品是否有很多人正打算賣掉,比如小家電、運動器材,高閑置率說明這件產品並沒有那麽值得買,使用頻率沒有想象中高。如果購買了發現不合適,容易賣出去嗎?看看哪些品類難以賣出去,比如衣服,那對於不確定是否適合自己的衣服是不是沒有那麽想要了?
7. 卸載購物軟件,少看種草文:采取“眼不見為凈”的手段,卸載壹切購物軟件,把註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少看各種平臺的種草文,真的沒有那麽多的”好物“非入不可。如果卸載之後又重新下了回來,不如把購物軟件的界面顏色改成冷淡的藍色或者黑色,就不會那麽想購物了。
8. 用“收藏”而不是“購物車”,等好價入手:“收藏”對於很多人意味著“收藏了就不會再看了”,基於這種心理和習慣能降低妳打開收藏的商品的頻率,進而將商品遺忘(說不定再打開寶貝都失效了)。而“購物車”裏放自己好多次都想要,去專櫃摸過/店裏試穿過,但是想等好價入手的產品,在購物節的時候再購入。
9.看網友的空瓶和鐵盤:我經常去微博上看各種hitpan,看多了別人的空瓶鐵盤之後,會專註於“少買多用”,想把自己手頭的產品用完再入新的,可以控制住不少開銷(同時種草不少經典產品)將壹件產品物盡其用真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當然前提是產品適合妳)
10. 時刻問自己我需要還是我想要?問自己是我需要還是我想要。但凡在購買的時候有些猶豫的,都是可以不要的!是剛性需求,還是風太大被吹昏了?沒有的話會有什麽重大影響嗎?購買了它我會有多少快樂?如果非常快樂且這種快樂持續時間長,那就買!
11. 多了解消費和商業相關的知識:可以在b站看看《超級顧客》和《無節制消費的元兇》,再看看半佛老師的視頻,多想想自己花的錢、想要購買的產品是否值得,自己究竟是在為什麽付錢?逐漸學會鑒別哪些是營銷哪些是真實,理智避開各種坑。
12.保持健康的作息和生活方式:購物欲增加有可能是壓力大的體現,保持健康的作息,不熬夜(多少人是熬夜了就開始購物×),同時少吃快餐食品。我個人戒奶茶兩年半之後,很喜歡白開水,奶茶甜品對於我幾乎沒有誘惑,這方面的消費欲可以說為零。
當然如果真的是憋得難受了,想買就買吧!畢竟經驗總是要慢慢積累的,值不值得也是因人而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