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與中華文化認同
摘自《辛亥百年——鐵屋裏的大國突圍》 作者:廖保平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清廷立憲,給中國人打了壹劑強心針,宣布預備立憲後,全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慶,破涕為笑……額手相慶曰:中國立憲矣,轉弱為強,萌芽於此”。所謂轉弱為強,其實就是期望通過政治層面的改革,來重拾優越的文化自信心。然而,多災多難的國民沒有福氣盼到立憲的到來,清廷沒有呼應立憲派的要求,不但壹再推遲,而且還不斷集權,搞起皇族內閣,國民認為清廷立憲缺乏誠意,感覺被愚弄壹般,對清廷越來越疏離,原先還把革命黨視為亂臣賊子,後來卻轉向同情或支持革命。立憲運動被辛亥革命腰斬,中國人又錯失壹次重拾信心的絕好機會,真是國人之大不幸。此路不通,再換壹條,經歷了戊戌變法和立憲運動兩次制度層面的文化自救失敗後,中國人很自然地選擇以革命暴力的方式來實現政治改革。這是壹件很無奈的事情,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在中國哪怕挪動壹張桌子都要流血,更何況要進行政治改革,守舊的勢力實在太強了。以革命的方式固然可以辦成事,但成本實在太高,後遺癥也多,最可悲的是,鮮血換來的往往總是壹些事與願違的東西,而且壹再被歷史證明著。辛亥革命終於推翻了帝制,在亞洲建立了第壹個***和國,但是,中國人仍然沒有因此獲得想要的自信力,辛亥革命後,復辟倒退,軍閥混戰,反倒讓國人生出了“民國不如大清”的感嘆,苦苦追求的東西竟然並不是想要的東西,國民的迷茫困惑可想而知。魯迅在1932年的壹篇文章中回憶:“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這可以說明兩個問題,壹是可見中國傳統專制政治根深蒂固,很難摧毀,壹系列的政治改革是仿效西方政治制度,是邯鄲學步,尤其是辛亥革命步子又邁得很大(壹步到***和),結果出現踉蹌、復辟倒退,以及軍閥混戰,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二是證明文化自信的建立絕非搬壹套制度來操作就大功告成,政治文化層面的信心重建的壹波三折表明,它不是壹件孤立的事情,必須要在人的精神層面上得到潛移默化,形成精神信仰,堅定的民族意誌,這就上升到了精神文化層面的構建。確實,壹系列政治層面的文化自救失敗讓人失望也讓人思考,西方好的政治制度為什麽拿到我們這裏就不行了呢?就“南橘北枳”了呢?不是說人家的東西不好,而是因為中國舊的文化傳統不適宜這種制度的生長,建立民主***和政治體制,必須鏟除舊的土壤,徹底打碎舊的文化傳統,在精神層面上除舊布新,這就是五四運動到來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從戊戌變法到立憲運動,再到辛亥革命,政治改革雖經壹波三折,還是終結了君主專制,可是,在社會的更深廣處,由中國傳統文化所奠定的社會基本結構和中國人的基本思想方式並沒有根本改變,五四運動就是要從精神層面上去徹底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激進者甚至期望通過反思甚至徹底否定傳統,實行全盤西化,以此來為中國的政治改革提供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很遺憾,五四運動所帶來的思想啟蒙運動並沒有完成就結束了,這不能不說是壹次爛尾樓工程,而讓中國人的又壹次文化自救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