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鐘鼓樓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鐘樓灣臨字9號。
北京鐘鼓樓(鼓樓、鐘樓)始建於元代,是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作為壹組高大巍峨的“時間建築”,鐘鼓樓前後縱置、互相襯托著矗立於北京中軸線的北端——既是扼守“紫禁後護”的重要城市地標,也是“號令全城”的首都報時中心,並始終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2019年11月,為了更好地推進中軸線申遺工作,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東城區政府的***同指導和推動下,啟動了北京鼓樓保護展示工程。2021年8月,展示工程正式開工,目前已進入運行階段。
鐘鼓樓的建築格局:
鼓樓通高46.7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上覆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築。四周砌有矮磚墻,門前有石獅壹對。
鼓樓通面寬34米,通進深22.4米。整座鼓樓由臺及樓兩部分組成,樓基稱臺,臺高4米,臺的南北側各有券門三座,左、右側各有券門壹座,臺內為十字形券洞,系無梁式磚石結構。臺東西長56米,南北寬33米。其東北隅有壹北向小門,內有69級石梯,由此可達樓上。
樓為木結構,分二層,第壹層樓室面闊五間28米,進深三間,內支撐有36根木柱。第二層為暗層,原無專用樓梯相通,後在壹層東北隅置壹鐵梯上下,除為檢查房屋外,還可存放物品。
鼓樓的樓頂為三滴水,灰筒瓦綠琉璃剪邊歇山調大脊。上帶吻獸、垂獸,單昂單翹五踩鬥栱,繪旋子彩畫。室內方磚鋪地,門窗為六抹方格槅扇。室外有木護欄及環樓走廊。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北京鼓樓、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