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當天,他身著黑色T恤、牛仔褲,頭戴發箍,壹臉笑容,他才29歲,卻已經成為身懷絕技的中醫。
導引按蹻,是他掌握的獨門絕技。這門絕技可上溯到《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的五種治療方法之壹,與針、灸、砭術、藥齊名,鮮有人知。新中國成立後,這門醫術由傅秦增先生傳承下來。
傅先生曾為我國老壹代領導人治病,也曾代表國家為幾位外國領導人和其家屬診療。晚年,傅先生為了導引按蹻的傳承,開始收徒授藝。
傅弘是傅秦增先生的小兒子,也是他的徒弟之壹。
難醫的現代病導引按蹻輕松解決
《黃帝內經·素問》第十二篇《異法方宜論》討論了中醫的五種治療方法:針、灸、砭術、導引按蹻、藥。
這五種方法是因東、南、西、北、中五個不同地域的氣候而產生的。其中,關於導引按蹻,原文是這樣記載的:“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山西晚報:導引按蹻這四個字怎麽去理解?
傅弘:蹻字是中醫的特有字,這裏代指經絡穴位。按蹻,就是點按經絡穴位,並施以導引。現在新流行起來壹個詞,叫導引術。其實這個詞很久之前就有了。導引術是壹個自我修煉的體系,其目的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導引按蹻是“導經令通,引氣令和”,通過點按穴位通暢經絡,這還不夠,還要平和氣血、臟腑,最後讓身體達到平衡健康。
山西晚報:針灸也是紮在穴位上,兩者有什麽不同?
傅弘:不管是針灸、艾灸還是吃中藥,最終都是要入經絡的。經絡是我們最大的武器。經絡就像壹條條地鐵線路,穴位就是地鐵站,只有從地鐵站口進去了,才能進入地鐵,到達想去的地方。導引按蹻的手法是點按在穴位上,而且停留的時間比較長。經絡對氣和針的反應,是不同的,會有壹些差別。另外,我們和現在很多“千人壹方”的按摩不同,我們更多研究的是醫理,從人體三百多個穴位中去點按最合適的那幾個,而且會分補瀉。
山西晚報:點按的時候要用力嗎?
傅弘:不,要很輕,壹個小時壹直懸在那裏。這個方法壹開始是由很多有功夫的人去修行的,他們有足夠的功力。隨著對於醫理理解的愈加深入,現在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用自身的能力,四兩撥千斤,把疾病治愈。過去有很多醫學大家,比如寫《諸病源候論》的巢元方,導引按蹻是他們無師自通的方法,他們可以不用藥和針,不滯於物只用手來治病。
10歲開竅高中學藝他心性成熟比壹般孩子都早
在古醫書裏面,有寫方劑的,有寫針灸的,但是沒有專門的壹本書是寫導引按蹻的。因為所有的醫理是相通的,是融匯在整個中醫體系裏頭的。導引按蹻無處不在,但妳又找不到它。
山西晚報:妳壹開始就對導引按蹻很感興趣?
傅弘:雖然這是我家祖傳的技術,但父親沒強制過我學。不過,打從我記事起,每天的飯桌上,他總喜歡跟我聊,說今天遇到了壹個什麽病人,他是怎麽治的。我也不理他,只是默默地吃飯。終於有壹天,我忍不住問,什麽是糖尿病啊?他就很高興地跟我說起來。而且我發現,常有人來我家,特別開心地握著父親的手壹直說:謝謝,謝謝!他們都是父親治好的病人。我想,這個事能讓大家這麽高興,我將來也要做,也要讓大家都開心。
山西晚報:那時候妳多大?
傅弘:10歲。剛開始的時候,父親跟我講壹些穴位,告訴我點按這個穴位會發生什麽,能應對哪些簡單的疾病。我把這方法用到了自己身上。小孩子容易灌風著涼,拉肚子是常事,我壹拉肚子,就自己按後溪穴。
山西晚報:別的小孩回憶童年是玩耍打鬧,妳回憶起來就是各種穴位?
傅弘:呵呵,是。有時候肚子不舒服,按了這個穴位卻沒像以往那麽好使,就問父親怎麽回事。他告訴我,這次肚子疼是因為吃肉吃多了,積食了,要按足三裏穴,先瀉後補才可以。慢慢地,我認識的穴位越來越多,醫理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上高中後,看到身邊有朋友參加工作,我忍不住想,以後我該做什麽,有什麽事是我能做好的?答案是導引按蹻。於是,在父親的指引、教導下,我從《經絡腧穴學》讀起,壹點點學習系統、全面的中醫體系。傷寒、濕病、臟相學、五運六氣……就好像形成了三維的幾何圖形,而圖形中的每壹個點、面都逐漸清晰、完整起來。
高二那年,我獨自壹人去了美國威斯康星州,進行文化交流學習。這壹年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被“發配”到遙遠的異國,什麽事都得自己面對。有壹次我發燒了,因為在美國看病很復雜,而我所在的地方又很偏僻,買藥、看病都不方便,我決定自己給自己治。那天下午,當我用三個小時治好了發燒,起身站起來的時候,床上留下了壹個汗濕的“人”字形……
山西晚報:在美國給外國人看病了嗎?
傅弘:有壹次,壹個美國同學不舒服,我告訴他點按某個地方就能緩解,但他沒有照做,而是反問我:Why?給他們解釋經絡、穴位很麻煩。這讓我意識到,中醫、導引按蹻的土壤在中國,也更加堅定了要回去學好這門技藝的決心。導引按蹻是與人為善的,不開刀、不吃藥,輕輕點按穴位就能幫人擺脫疾病的痛楚和困擾,何樂而不為呢?
山西晚報:有沒有想過,如果不做導引按蹻,妳想做什麽工作?
傅弘:坐在小格子間裏,當壹個小白領吧。之前我也打過工,我也常走出去,看看這個社會,看看大家是怎麽認識中醫的,怎麽認識健康的,怎麽認識生死的。
代師授業、開公司看病
年輕中醫的想法別具壹格
高中畢業後,傅弘天天跟著父親,看他如何診斷、取穴、治療,有問題隨時提出疑惑。父親教傅弘,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走的是傳統的中醫老路子。傅弘後來代師授業,遵循的也是父親的方法。
傳統中醫看病,無非是在醫院、藥店、門診坐診,但在傅弘這裏,卻完全換了新天地。他和幾位師弟妹成立了壹家公司,中醫開公司,聽著很新鮮也頗現代,其實他們的內裏,做的都是非常傳統甚至古典的事。
他說,人的身體有壹個自我調節機制,從理論上來講,壹切由自我產生出來的疾病,都能由自我還原回去。但這有壹個限度,就像壹個橡皮筋,拉開之後能彈回去,但如果妳拉斷了,彈不回去了。或者拉到壹定程度,彈回去了也和之前不壹樣了。那麽,當妳沒有辦法自我還原的時候,就需要外界的幫助。導引按蹻就是幫人還原到壹個原本的狀態。所以,他認為,治病並不只是治癥狀,而是還原。
山西晚報:導引按蹻現在不只姓傅了。
傅弘:是的。父親的第壹個徒弟是我,我下面還有四位。
山西晚報:他們比起妳的年齡如何?
傅弘:我們師兄弟四個,最大是1979年的,最小的是90後的小師妹。我1987年生,按年齡排老三。
山西晚報:能做導引按蹻傳承人的條件是什麽?
傅弘:首先是身體好。
山西晚報:要多好?
傅弘:要平衡。導引按蹻是運用經絡調理氣血的行為,那麽施行導引按蹻的人,首先自己要平衡,所謂修身養性,身體好,不偏激,性情平和,才能冷靜客觀地去處理疾病,才能帶給別人平和。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首要,自己心態平和了,才能為良相,為良醫。
山西晚報:還有其他的考量嗎?
傅弘:有,要心性純良、意誌堅定,要有壹定的悟性。還有最重要、最核心的壹點,識大體。
山西晚報: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裏,妳和妳的師弟妹們潛心研究古典中醫,壹個穴位按壹兩個小時壹動不動,這和現在很多年輕人大把揮霍、享受青春的狀態大相徑庭。妳們也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怎麽就這麽坐得住呢?
傅弘:其實,偶爾朋友過生日啊聚會什麽的,我們也會出去玩,但不會把它作為常態。我們面對過來勢洶洶的病,也面對過纏綿不去的病,也面對過飄忽不定、非常詭異的病,在生活中,其實也會碰到這樣的事,這個事處理好了,那個事來了。但是,我們從大格局上去看待小格局,疾病或煩事都是很好解決的。
山西晚報:妳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候嗎?
傅弘:難免會有。有時候這和心性沒有太大關系,而取決於生活給了妳什麽。它給了妳壹個巨大的刺激,妳壹定要有壹個巨大的反饋。這是壹個維持自己身體健康的過程,妳所有的東西都壓下來了,那最終可能自己也會被壓出問題來。包括我的師弟妹,他們都很年輕,也是血氣方剛,但從開始學習導引按蹻,跟在師父身邊學藝,就在壹點壹點收斂自己的心性,維持好的心性。妳面對疾病平和了,面對生活平和了,以後也會做到面對生死平和。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這是中醫、導引按蹻教給我們的。
接任新掌門人 ?他的探索艱難卻也篤定
2014年,父親去世,導引按蹻的接力棒交到了傅弘的手裏。
每個失去過至親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好像天塌下來了壹樣。傅弘再怎麽心平氣和、沈著穩健,也花了很長時間平復心情。
現在,他慢慢走出來了。他說,雖然這兩年來,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帶著父親的影子。但是,也正是“妳的壹舉壹動,都能有他的影子,妳才能無時無刻地認識到,原來他在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
山西晚報:怎麽想到要在全國範圍內收徒的?
傅弘:父親壹直到晚年,才收了我們這麽幾個徒弟。我希望能比他早壹點,早壹點把導引按蹻發揚出去,不可能只憋在我們壹家手裏。導引按蹻是大眾的,是全人類的,有了這些師弟妹,他們就是第壹步,是基石,是種子。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導引按蹻,甚至以後可能會繼續開枝散葉,發展出各種流派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樂意見到的。因為這說明有更多的人受益了,那麽作為壹門醫術,這是它最好的環境。
山西晚報:父親之前是很低調的,現在妳這麽高調地收徒,如果他在世的話,會同意嗎?
傅弘:同意。這件事父親是知道的,他希望導引按蹻能從我手裏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知道,讓更多的中國人從老祖先的智慧中受益。
山西晚報:將導引按蹻發揚光大是父親給妳的最後壹個禮物。
傅弘:是的,有時候我給大家講導引按蹻的時候,我會想到,如果父親在的話,他會怎麽說,他會怎麽做,他會用什麽方式告訴大家。不過,他是比我更含蓄的人,妳問他十個問題,他八個問題的答案可能都是:識大體。但是,當妳真正理解了這三個字,壹切都能迎刃而解。
有時候,我也試圖用壹些我的思路、我這個年紀的人的思想,甚至用壹些國際化的思維去考量。雖然這些思維未必每壹次都合適,但這是我的嘗試,是我作為導引按蹻的掌門人的壹種探索。
每壹個我這個年紀的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能過程中會撞很多南墻,但這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在摸索,如何讓導引按蹻更加符合這個社會,我要在保持它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找到壹條讓更多的人接受它的路。
本文原載於山西晚報記者 王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