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亡國後被流放到朝鮮的中國皇帝,如今子孫遍布韓國各地,此人是誰?

亡國後被流放到朝鮮的中國皇帝,如今子孫遍布韓國各地,此人是誰?

歷史上被流放到高麗(朝鮮半島)的皇帝有兩位,壹位是陳友諒之子陳理,壹位是明夏皇帝明升。

後明夏開朝皇帝明玉珍(子明升)的墓穴在重慶被發現,成千上萬的後代從朝鮮不遠萬裏趕到重慶祭拜先祖。

有傳聞稱這兩人在朝鮮的後人多達4萬,然而據史料,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壹、不戰而敗,難兄難弟輸在壹張嘴上

陳友諒死後,陳理以及和陳友諒有關的親眷都受到了朱元璋的厚待。活著的封侯進爵,死了的建廟祭祀。陳理作為陳友諒的兒子,更是被朱元璋養在京城,常常召見。好吃好喝的供養著,美女丫環伺候著,不用幹活白白享受,這樣的生活對於仇人之子的陳理來說應該是求之不得。

但他本人卻並不這樣認為,甚至恰恰相反,臭就臭在壹張嘴上。

若是真的覺得不甘也應該臥薪嘗膽、發奮圖強、勵精圖治、卷土重來。要不然又是壹部精彩小說,明朝勾踐。

但他唯壹的本事就是喝多了嚼舌頭,壹哭二鬧三上吊。大放厥詞侮辱已經是皇帝的朱元璋,甚至言語威脅,智商堪憂。

二、既然殺不得,朱元璋將倆“祖宗”壹起流放高麗

活在京城是陳理能獲得的最好的結局,朱元璋為“顯示寬仁,撫慰人心”絕對不可能殺他。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都會禮待陳理,禮待仇人之子,沒有比這更能昭告天下他的仁者之心的了。

但這小子偏偏不知好歹,還攪上了同樣被困京城的明夏皇帝明升。自認同病相憐的兩人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每天在壹起最大的樂趣就是罵朱元璋。

朱元璋再怎麽說也是個皇帝,放著兩顆隱雷在身邊,還天天聽他們罵自己,受得了才怪了。

殺又殺不得,於是說得好聽送到高麗,拜托高麗王好好照顧,說白了就是流放。

在京城壹個是歸德侯,壹個是歸義侯。雖然沒有自由,但至少生活水平高,要啥有啥。到了高麗說好聽是“禮待”,但壹個是戰敗皇帝壹個是受降皇帝。山高皇帝遠,高麗王又怎麽可能真的給他們啥好條件。說白了,好東西自己用都不夠。

看地圖瞬間明白為什麽高麗要誠服明朝,甚至那麽聽話。

三、陳理窮困潦倒,明升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陳理到高麗時22歲,而明升才18歲。兩個孩子在高麗雖然被稱王,但實際上無權無勢,布匹糧食全靠接濟。高麗王只要保證兩人活著,對上頭有個交代就行了,根本不關心兩人的生活到底怎麽樣。

但到底是文化人,明升的境遇比陳理好太多。壹開始是難兄難弟,後來明升就擺脫階級,成功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巔峰。

要不說是骨子裏的貴氣呢,出生貴族的明升棋藝精湛和李朝太祖李成桂切磋棋藝直接混成了兄弟。而陳理,就只會喝酒放胡話。

後來明升娶了高麗總郎尹熙王的女兒,李成桂登基後封明升為“華蜀君”,享受“忠勛世祿”。

這待遇和陳理就是天差地別了,壹個迎娶了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而另壹個在高麗只要活著就行。

四、陳理不具備留下後代的條件,4萬子孫都是明家的

所以說兩人到朝鮮後留下了4萬多後人,這個並不準確。陳理的情況根本不允許他富裕的繁衍後代,自己都養不活,享受“忠勛世祿“的明升卻可以。據高麗史料,陳理在高麗生活潦倒,於1408年去世。去世時有壹個兒子陳明善,而陳明善無後而逝。

所以說兩人***同留下數萬後代並不準確,統計的四萬人應該是明升的後代,也就是隴蜀王明玉珍的後代,因此每年會有數以萬計的後人從朝鮮趕到重慶祭拜。

陳友諒並未絕後,畢竟他兄弟姊妹多,大多受到朱元璋禮待混得並不差。位於湖北省的陳友諒墓每年都有後人前往祭拜,但陳理這壹脈或許是真的絕了。

五、陳友諒的失敗也印證了兒子陳理的失敗

反觀陳理的下場,不得不說陳理和父親陳友諒壹樣都是上不得臺面的人,壹把好牌打得稀爛。壹個輸在嘴上,壹個爛在心狠。

同樣都是草根出身,鄱陽湖壹戰陳友諒卻輸得徹徹底底。超60萬大軍卻硬是沒打過朱元璋的20萬,他的失敗不只在謀略上。

壹個臭名昭著,壹個卻萬眾擁戴,這中間難道只差壹個李善長嗎?

陳友諒是打魚的,朱元璋是種地的,在那個年代說白了都是乞丐。兩人壹個攀上了徐壽輝,壹個找到了郭子興。

都是靠謀略獲得賞識,擁兵獲權,飄了後下場卻截然不同。

陳友諒此人心狠手辣,靠著徐壽輝獲得更多的權利,最後卻反過來殺死戰友吞並他們的軍隊,自己挾持徐壽輝自立漢王。無情無義,心狠手辣,又怎麽可能服眾。

而朱元璋同樣的靠著郭子興大權在握,民心擁戴,自立門戶擴大軍隊後,郭子興壹句話就交了兵權,甘心為臣,明退實進。最終娶了郭子興的女兒,抱得美人歸,同時在郭子興去世後獲得了更多的兵權,成長翻倍。

再者在李善長的建議下,朱元璋“高築墻、 廣結糧、 緩稱王“。得到擁護,獲取民心。

而抓住先機的陳友諒卻根本不懂這個道理,槍打出頭鳥。人家在籠絡人心的時候,他卻在喊打喊殺,殺的還是自家兄弟,他不亡誰亡。

兒子隨了爹,沒那金剛鉆非攬瓷器活。壹個戰敗鄱陽湖,壹個好好的生活不過,被流放高麗郁郁而終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