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是山東的地級市。
威海市,別名威海衛,山東省轄地級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端,位於北緯36°41′—37°35′、東經121°11′—122°42′之間,屬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總面積5799.8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威海市常住人口為291.78萬人。截至2023年1月,威海市轄2個市轄區、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環翠區新威路1號。
威海市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中期,境內就有人類聚居。夏、商、周三代,今市境為東方嵎夷之地,有萊夷聚居。北齊天統四年(568年),境內設文登縣,今市境盡屬之。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為地級市。
威海地理環境介紹:
1、地質
威海市位於山東省膠北斷塊隆起的東端,其南側與膠萊坳陷的東部邊緣接壤。境內出露地層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膠東群、中生界上侏羅系萊陽組和白堊系下統青山組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皺構造有乳山—威海復背斜,其軸在乳山臺依,向北東經昆崳山主峰、汪疃、羊亭,在田村傾沒,軸向北東。
斷裂構造有近南北向的雙島斷裂,北北東向的金牛山斷裂和老母豬河斷裂,北東向的牟平—即墨斷裂(跡經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島斷裂、海埠—神道口斷裂、俚島—海西頭斷裂。巖漿巖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崳山巖體和文登巖體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階段的偉德山巖體和石島巖體、嶗山階段的槎山巖體和龍須島巖體。
2、地形地貌
威海市屬起伏緩和、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區。區內除昆崳山主峰泰礴頂海拔高度923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為200米~300米的波狀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山體主要由花崗閃長巖構成,山基表面多為風化殘積物形成的棕壤性土,土層覆蓋較薄,但土壤通透性好。山丘中谷地多開闊,多平谷;平原多為濱海平原和山前傾斜平原。
其中,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15.77%,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島嶼占0.28%,灘塗占4.01%。河網密布,河流暢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勢中部高,山脈呈東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大海。北東南三面環海,海岸類型屬於港灣海岸,海岸線曲折,岬灣交錯,多港灣、島嶼。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威海市